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难免“一争高下”。对于江湖的顶尖高手之间的“一争高下”,大家常常尊称其为“华山论剑”。2020年11月13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年度“医院排名”和“学科排名”就相当于医学界的“华山论剑”。一方面,这个排名让国内患者了解中国的特色医学专科,进而方便其求医治病;另一方面,排名有利于国内医学专科之间的交流和竞争,激励着医务工作者们不断提高医学临床技术、科研创新能力和医疗服务质量。复旦大学的“年度中国医学学科排名”最早开始于2010年,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据了解,该排名借鉴了美国“最佳医院排行榜”的评价方法,向医学专家库里的专家发出邀评信,并根据专家的投票来产生榜单。邀评信的评价方式以临床学科水平、专科声誉为核心,兼顾当年的科研产出,力求让“最了解情况的同行专家来评选本专科的最佳医院”,让最懂“学科建设的专家”来评医院的“专科声誉”。据称,今年的复旦“医学排名”是受邀专家最多,有效参评信件最多的一届。我看今年这次的“年度中国医学学科排名”可谓是“百家争鸣”,其中麻醉科的“华山论剑”最具看点,一种麻醉“拼搏情怀”荡漾其中。从历年的排名看来,相对于其它学科较为固定的排名而言,麻醉学科的排名竞争十分激烈,每年的名次变化都透露着一种你争我赶的架势。
有人说,麻醉医生完成繁重的临床麻醉工作就已经够辛苦了,还需要什么“拼搏”呢?其实不然。对于大多数麻醉医生而言,忍辱负重只能够勉强不输,勇于拼搏奋斗才能够有机会去赢。勇于“拼搏”才能够有机会赢得自身的发展、学科的进步、医院的重视和患者的信任。
对于自身的发展,麻醉医生有选择“拼搏”的权利,也有选择安逸舒适的权利。对于这种选择,孟子曾经说过“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美国诗人罗伯特也说过:“林子里有两条路,我选择了人迹罕至的那一条,人生从此而不同。”对于一名麻醉医生而言,安逸舒适的麻醉工作无外乎自己的病人麻醉风险小,麻醉操作又简单,上班的时间又短,并且没有科研的压力。选择“安逸”的麻醉工作确实无可厚非,但是时间久了容易丧失自己的斗志,进而可能在突然出现的临床麻醉或教学科研的困难之中望而却步甚至妄自菲薄。麻醉从来不是一条“安逸”之路,各种突发的状况和危机随时潜伏在日常的工作之中。麻醉医生为了自己的麻醉水平和职业生涯,都需要有一种“拼搏”的情怀。所以说,麻醉“拼搏”为自己。
回顾麻醉学科发展的历史,犹如展开了一幅惊心动魄的长江漂流画卷。麻醉先驱们探寻麻醉药物的历史犹如在青藏高原探寻长江源头一般出生入死;麻醉前辈们完善全身麻醉和神经阻滞技术的历史犹如在云南山谷连环之中蜿蜒曲折;麻醉老师们当年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完成麻醉临床工作和教学科研犹如在川蜀三峡之间撑杆避礁或赤足拉纤;我们现在的麻醉设备和技术水平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麻醉风险,犹如在平静缓和的长江下游乘坐高船巨舰。但是我们目前所享受的一切都是麻醉前辈们“拼搏”出来的。我们当然也有义务去为我们的麻醉后辈们“拼搏”一把,包括拓展手术室外麻醉业务、研究器官保护和器官功能辅助技术、优化麻醉可视化技术和围术期舒适化麻醉技术等等。所以说,麻醉“拼搏”为学科。
部分医院的麻醉科室在医院的地位比较尴尬,重要性很高但是被重视的程度却不够高。俗话说,人争一口气,佛争一炷香。在不违反麻醉“禁忌”的前提下,尽量做好危重患者的麻醉,必然可以赢得手术医生的尊重和医院的重视。我们医院的心外科是十分辛苦的,每年不仅有很多的平诊择期手术,还有很多的心脏移植和主动脉夹层的急诊手术。心脏外科的患者病情危重,麻醉工作复杂而繁忙。但是我们科室负责心脏外科手术麻醉的几位高年资教授,无论春夏秋冬,不管深夜凌晨,都会亲临一线坐镇指挥,有时候还会亲自身披铅衣进入DSA房间完成心脏急诊介入换瓣的手术。这种麻醉“拼搏”的情怀赢得了兄弟科室的尊重和医院的重视。所以说,麻醉“拼搏”为医院。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网络知识的普及,人们逐渐认识到了麻醉学科和麻醉医生的重要性。因此,越来越多的患者在选择医院就诊的时候,也会考虑到那个医院的麻醉水平。复旦大学的年度“医学学科排名”具有名人效应,很多患者特别是病情复杂的危重患者在求医治病的时候,也会考虑一个医院相关学科的综合水平。医院管理领导往往认为病人是冲着手术科室或手术医生而到该院就医。其实,一个医院麻醉学科的水平也是患者求医时候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近年来,不乏有患者因为麻醉风险考虑而选择麻醉水平较高的医院进行手术。所以说,麻醉“拼搏”为患者。
复旦大学的“全国医学专科排名”就指出了麻醉“拼搏”的方向:专科声誉和科研。在本次全国“麻醉专科排名”的榜单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高居榜首,获得了专科声誉标化值满分(80分)和科研标化值亦满分(20分),最终综合得分满分(100分)。诚然,全国“麻醉专科排名”的榜单上所有的麻醉专科都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和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但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的满分表现更值得麻醉界同仁的敬佩和学习。
个人认为,华西医院麻醉科的优点在于多方面开花,临床、教学、科研三方面都井然有序地发展。麻醉如何“拼搏”的标准答案就是努力提高和协调临床、教学、科研三方面水平,让临床促进教学,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又来促进临床,形成一个三者相互促进的正循环和正反馈机制。
然而,“标准答案”就在前方,但是我们却不能直接拿过来照抄,因为各个地方的麻醉科有着各自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困难。毕竟不同医院麻醉科的不同之处太多了,难以一一列举。例如麻醉科室人员配备以及医院对麻醉学科的支持力度,例如医院科室间的协调合作以及医院社会间的交流沟通,例如当地的医疗资源以及经济文化等等。虽然这么多年来全国麻醉学科排名前两名一直是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麻醉科和北京协和医院麻醉科,但是后面的名次每年都竞争激烈、此起彼伏。值得关注的是,这几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麻醉科和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麻醉科地排名有上升的趋势,今年更是分列排行榜第三和第四位。这种排名的变化给了麻醉界同仁们一个激励和暗示,那就是麻醉学科排名不会永恒不变,只要敢于“拼搏”,敢于“冲锋在前”,终会有所收获。
毛主席曾经说过:“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年少时虽然能够感受到这句诗的气势,却一直不懂得这句诗的含义。如今细细品来,方察觉到世间万物正在无情地发生着沧桑巨变。我们在变,世界在变,复旦大学发布的中国年度“学科排名”也在变。正因为这种变化,激励着我们去“拼搏”,去努力变得更好。如何让一个麻醉医生变得更好,如何让一个医院的麻醉科变得更好,如何让一个国家的麻醉专业变得更好,如何让一个国家的医学未来变得更好?我想,这种让一个国家的明天变得更好的沧桑巨变,还是需要从一个个麻醉医生“拼搏”着变得更好而开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