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里的配角,维C中的王者,维C含量比橙子、柠檬高太多!
众所周知,维生素C是一种非常重要、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素。
维C具有抗氧化作用,对免疫系统、骨骼和胶原蛋白的形成都很重要。
由于人体不能合成,亦不能储存维C,多余的都会随尿液排出。所以,需要每日通过食物获取维C。中国营养学会推荐每人每日摄入维生素C的量是100毫克。
柑橘类水果是公认的富含维C的水果,但你可能不知道:
有几种常见蔬菜的维C含量更高,如果你在减肥,或者控制血糖,不吃水果,也可以获取足够的维生素C,参考下图↓
▲数据源:中国食物成分库
NO.1辣椒
没想到排名第一的竟然是辣椒,川渝妹子皮肤好难道是因为辣椒的神秘力量?
但是想想吃100g的辣椒也是有点可怕,如果吃不了辣,不辣的菜椒、甜椒维C也都超丰富。吃一个菜椒一天的维生素C就够了!
其实,维生素C 在各种新鲜的绿叶菜含量都很丰富,像:小白菜、菜花、西兰花这些常见蔬菜,含量有60~80mg/100g。其次是萝卜之类的根茎类,含量在10~20mg/100g左右。
菌类和藻类维C含量很少,一般的茄瓜类比如茄子、黄瓜、冬瓜的维C含量也不高。
但是,食物中的营养,我们不一定能全部吸收,维生素C也一样,它很敏感。
许多因素可以破坏维生素C,例如:浸泡、与空气的接触(氧化)、与光的接触(紫外线)、热、酸和碱溶液等都可能导致流失。
把蔬菜做熟,维生素C还剩多少?
一项研究发现,随着加热时间增加,维生素C的损失百分比也增加。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到,辣椒在30分钟时的损失率最高达到了64.71%,5分钟后在菠菜的损失率比较低,为9.94%。
为了保留维生素C,建议在短时间内用小火、少量水煮蔬菜,最大程度地减少维生素C的损失,炒菜的时候,蔬菜可以最后放。
烹饪时需要注意5点,最大化营养
→尽量买新鲜的蔬菜
→减少空气接触
在准备蔬菜之前,将切蔬菜的时间推迟到最后一刻,这样就减少了维生素C的损失。
可以将蔬菜切成大块,而不是切成小块,这样可以减少与空气接触的表面积。
→避免长时间泡水
豆类,粗粮等富含植物毒素,抗营养素的食物,可以通过浸泡降低少量植物毒素,通过长时间高温烹饪,减少凝集素等植物毒素。
但是,浸泡也会让蔬菜中的营养物质流失。
所以,为了保护好水溶性维生素的不流失,应该避免长时间浸泡新鲜蔬菜,水洗一洗就可以了。
→减少烹饪时间
暴露在高温下,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尤其是降低维生素C的浓度。
因此,应该尽可能避免过度烹饪,可以在炒菜之前先将锅加热好,炒蔬菜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之内。
→炒菜放油,提高油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烹饪某些橙色和红色蔬菜(例如西红柿、胡萝卜、南瓜和地瓜),它们富含脂溶性维生素(A、D、E和K),多放点油,营养会更好,更容易吸收。
文章参考:BTV我是大医生、生命时报等
《丛玲带你看名医》团队编辑整理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