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基层医疗服务如何发展“互联网+医疗服务”?指导文件来了

2020
11/04

+
分享
评论
惠宏医管
A-
A+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远程医疗网络能力建设的通知》(工信厅联通信函〔2020〕251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是近期国家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的系列文件之一,学习并解读文件后,笔者认为这更是一份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文件。该《通知》的背景是什么,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如何借助这个契机实现服务能力的突破?且听我们分解。

一、背景

1. 远程医疗是实现分级诊疗的工具

2014年,国家卫计委发布文件《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国卫医发〔2014〕51号),提出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将发展远程医疗服务作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和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问题的重要手段积极推进。

在该文件中还明确远程医疗服务的定义,即是一方医疗机构邀请其他医疗机构,运用通讯、计算机及网络技术,为本医疗机构诊疗患者提供技术支持的医疗活动。也就是说,医疗机构运用信息化技术,向医疗机构外的患者直接提供的诊疗服务,都属于远程医疗服务。目前开展的远程医疗服务项目包括: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医学影像(含影像、超声、核医学、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等)诊断、远程监护、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病例讨论等。

2. 互联网技术是实现远程医疗的手段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8〕26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快实现医疗资源上下贯通、信息互通共享、业务高效协同,便捷开展预约诊疗、双向转诊、远程医疗等服务,推进“基层检查、上级诊断”,推动构建有序的分级诊疗格局。

鼓励医疗联合体内上级医疗机构借助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面向基层提供远程医疗服务,促进医疗联合体内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实时查阅、互认共享。推进远程医疗服务覆盖全国所有医疗联合体和县级医院,并逐步向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延伸,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

3. 网络能力是实现互联网技术的保障

《意见》提出,要从三个方面提升医疗机构网络能力:

第一,提升“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保障水平,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提高基层装备保障能力。

第二,重点支持高速宽带网络普遍覆盖城乡各级医疗机构,深入开展电信普遍服务试点,推动光纤宽带网络向农村医疗机构延伸。推动电信企业加快宽带网络演进升级步伐,部署大容量光纤宽带网络,提供高速率网络接入。完善移动宽带网络覆盖,支撑开展急救车载远程诊疗。

第三,面向远程医疗、医疗信息共享等需求,鼓励电信企业向医疗机构提供优质互联网专线、虚拟专用网(VPN)等网络接入服务,推进远程医疗专网建设,保障医疗相关数据传输服务质量。支持各医疗机构选择使用高速率高可靠的网络接入服务。

二、文件内容

《通知》包括了三个方面内容:

(一)扩大网络覆盖——2022年实现98%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入互联网。

具体包括3项任务:

1.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络覆盖水平。

2. 推进5G网络覆盖医疗卫生机构。

3. 推动专线网络资源覆盖二级及以上医院。

(二)提高网络能力——数据传输速度大幅度提升

具体包括3个目标:

1. 推动医疗卫生机构网络普遍提速。

1) 采用公众互联网接入的医疗卫生机构提速至100Mb/s以上。

2) 采用互联网专线接入的医疗卫生机构提速至20Mb/s以上。

2. 增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网络能力,具备千兆网络接入能力。

3. 丰富远程医疗网络技术手段和服务模式。

提供整体远程医疗中心解决方案,实现医联体内部业务的互联共享。

(三)推广网络应用——医疗服务创新+健康扶贫

具体包括5项任务:

1. 探索5G网络在远程医疗中的创新应用。

2. 建设医疗云计算和大数据应用服务体系。

3. 推进“互联网+健康扶贫”试点。

4. 提升远程医疗系统互联互通能力。

5. 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面向医疗卫生机构资费优惠。

三、发挥网络能力优势,实现两个协同,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我国医改的目的是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基层医疗资源难以承担基层首诊任务是目前面临的主要矛盾。远程医疗是解决这个矛盾的重要手段,但要认识到,网络能力只是技术支撑。要利用好网络能力建设契机,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能力提升,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目标,必须做好两个方面的协同。

1. 远程医疗服务能力与基层医务人员服务能力的协同发展。

要认识到,远程医疗是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的手段之一,目前开展的远程医疗项目包括了远程病理诊断、远程医学影像(含影像、超声、核医学、心电图、肌电图、脑电图等)诊断、远程监护、远程会诊、远程门诊、远程病例讨论等。对患者的病情基本判断以及对三级医院专家的医嘱执行,都需要有基层医务人员具备相应能力。

实践中,很多远程诊断技术开展,就是因为双方能力差距过大,导致沟通困难而搁置的。所以,技术再先进,项目再完善,若使用双方能力不匹配,也会很大程度上阻碍远程医疗的发展。所以,要在远程医疗发展同时,通过培训、专家下沉等方式持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任何一个环节突进,都会适得其反,难以取得预期效果。

2. 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要与区域医疗资源布局协同发展。

远程医疗是利用其资源共享特性,跨空间调配优质医疗资源,可充分发挥大医院或专科医院医疗中心技术和医疗设备优势,对医疗条件较差地区患者进行诊断和治疗,降低医疗成本。合作形式普遍为三级医院作为主导方,横向接连其他医院,纵向连接二级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以及西部省份所有医疗机构与东部某综合大医院连接等。

在进行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时,要考虑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和需求,以及医疗机构的功能定位和目标,并将其纳入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在选择远程医疗服务合作方时,要关注基层服务机构的服务能力和需求,也要注意主导方的服务能力和意愿,两者要形成适当的匹配关系,要充分利用做好城市和农村、东部和西部的医疗资源共享。在开展远程医疗项目规划时,要考虑机构功能定位。比如,对于社区医疗卫生机构,主要是围绕健康管理提升计划,一级医院以及二级医院为主体的县级医院,则更主要考虑如何开发好远程诊断技术,对于部分县级大型医院,则可以试点开展远程手术等操作系统。

作者:戴丁荣 惠宏医疗管理集团副总裁/“管理+IT”首席顾问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医疗卫生,互联网,基层,医疗,服务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