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医二院陆慧菁:三层数据服务架构下的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2020
10/19

+
分享
评论
海森健康
A-
A+

三层数据服务架构不但保留了数据原貌,适应数据标准不断发展,还有效地满足了医、管、研等需求。

「内容整理自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信息科科长陆慧菁在2020年华南医院信息网络大会上的演讲」

2191602468869954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信息科科长陆慧菁

大数据之于医疗,可谓是一场正在不断发酵的、破除传统临床、科研及管理模式的革命。在2020年新冠疫情的推动下,医疗大数据共享和利用的价值进一步凸显,越来越多的医疗机构正在形成“大数据已成为支撑临床业务和学科发展的战略资源”的共识。

数据管理与应用在医院信息化建设与规划中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特别是如何从资源的角度充分利用数据,成为近年来医疗行业信息化探讨的热点话题。

“数据治理比数据更重要”

“数据是重要,但是怎么治理数据更重要。”在9月24日-26日举办的2020年华南医院信息网络大会的“智慧医院建设论坛”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下称广医二院)信息科科长陆慧菁道出了自己对医疗数据管理与应用的体会。 陆慧菁这一体会,既源自于她多年的医疗信息化建设管理经验,也是其主导广医二院通过国家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五级乙等测评之后的直接感受。

广医二院信息化建设始于90年代初,是广州市最早使用信息化管理的医院之一,于2019年5月通过了国家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五级乙等测评。2016年,医院信息化进入“数据治理和数据应用”的第四阶段,主要围绕患者服务平台、临床信息系统、服务保障体系、综合管理平台、数据实时交互、信息监管六大板块推进医院信息平台建设,拥有超过90个业务系统,合作公司超过20个。

“如此多的业务需求,平台的建设对医院来说非常关键。”陆慧菁说。按照以往的经验,她认为所有的数据都应该先经过平台,然后再由平台直接进入到数据中心。

但在改造系统的时候,她发现,这“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来梳理数据。”

三层数据服务架构下的数据标准化

在陆慧菁的心中,数据的标准化是数据应用的重中之重。

在这种认识的牵引下,广医二院花费大量时间梳理了各系统中数据集、数据元的现状及标准差异,然后在各业务系统中进行改造,直至满足数据集、数据元标准。

同时,医院还于2016年建成集成平台——Health Connect,该平台能把以往的数据标准化,能实时监控系统性能,并把一些实时数据直接收集到数据中心。对于不能直接从集成平台调用的数据,则在业务系统中对照标准进行一一修正,然后再进入数据中心。这样,“最起码保证了数据中心的数据是标准化的。”

最终,广医二院在数据资源标准化上,核对数据集改造58个、涉及数据元数量2201个、完成字典映射73种、病历模板改造数量2062个、数据集改造数量58个、数据元数据10448项……

87441602468917399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数据服务架构

但很快,陆慧菁发现,尽管数据中心能够促进数据的管理和应用,但当真正应用的时候,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需要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深度治理。”

为此,广医二院在数据集成平台和数据中心之上,建立第三层平台——智能化医疗数据平台,形成了“三层数据服务架构”。之所以分为三层,目的是要保证数据的原貌,以适应数据标准的不断发展。

智能化数据管理与应用的三大案例

“三层数据服务架构”既保证了数据的标准化,又保留了数据的个性化,为大数据的管理与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数据基础。

陆慧菁介绍了几个数据应用案例。

一是临床场景智能化。实现诊疗全过程辅助诊疗决策,减少医疗差错。陆慧菁强调,CDSS实现应用效果最大化需要医生的深度参与,“只有医生在使用过程中不断的反馈情况、磨合,不断地对系统‘找茬儿’,才能提高数据质量,优化数据模型。”

此外,后台的规则制定也很重要。她指出,虽然国家对CDSS有详细的标准、政策,但直接用来制定后台规则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临床的实际需求。因为“一条规则对应不同的科室,会有需要修正的地方。”为此,广医二院要求每个科室设置信息联络员,成立信息核心小组,由科室主任及科室骨干组成,按照科室把国家标准重新归类,然后根据不同科室,按照相同的指征或者病种,设置不同的规则。

664016024689519962020年华南医院信息网络大会“智慧医院建设论坛”火爆现场

在她看来,CDSS推荐诊断的作用是很大的。“医生有自己的判断,但是CDSS会给他一个辅助诊疗或风险的预测、提醒,能帮助他减少医疗差错。”

二是病历内涵质控。在传统上,质控科能做到的质控,基本上就是时间质控,即在8小时内是不是完成了病历的书写,书写的质量并不能详细了解。

为此,广医二院以国家病历质量评价标准为基础,综合三甲医院高年资质控医生专业评审意见,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医院10年的电子病历进行处理和学习,形成智能化质控规则,做到了既符合医院特色,也满足国家医疗质量要求。

三是大数据科研分析。根据临床医生的需求,提供“一站式”临床科研平台,医生只要有科研构思,可以很快地获取数据,系统帮助医生辅助科研构思、辅助数据获取、辅助数据处理、辅助统计分析,形成临床研究闭环。

事实上,在上“一站式”临床科研平台之前,广医二院的科研与临床也是处于半割裂状态。“基础科研部想拿到更多的临床数据,但医生不想做这么多事。”陆慧菁说。

这也是大部分医院临床与科研的普遍现状:科研需要更多的数据,但临床医生很难有动力花费精力去整理数据。广医二院的优势在于,对数据进行了长时间的梳理,保证了数据的标准化与质量;在使用CDSS与AI病历内涵质控系统的过程中,医生的建议、反馈进一步修正了数据模型。两者结合,为科研打下了坚实的数据基础。

据陆慧菁介绍,广医二院“一站式”临床科研平台采用了多层次医疗术语抽取技术,能够真正读懂病历所表达的意思,自动筛选、建立研究关系,为医生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同时,平台嵌入R语言,医生可自主导出自己需要的各种数据,大大降低了临床研究人员使用统计工具的门槛。

陆慧菁表示,未来,医院还需要不断挖掘数据应用的场景,提升数据标准化和治理水平,同时,在构建智能预测引擎时,保证规则设置的权威性。“只有这样,数据才能用得好。”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广医二院,陆慧菁,数据,架构,管理,质控,医疗,科研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