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帅:当医疗的发展匹配不上病人的要求,演员叶璇怒斥“医生”的生成逻辑!
9月26日,凭借《窃听风云3》一举成名的演员叶璇,在其实名注册的拥有一千多万粉丝的微博上吐槽:谁帮我科普一下,医生可以在手术台上玩手机吗?我这手术失败了,算医疗事故吗?
视频中,叶璇透露9月25日她前往大城市的一个大医院,做了一个并无大碍的小手术。因为医院有一定知名度,加上手术的难度系数不高,所以很放心。可万万没想到的是,一个看似简单的手术居然失败了。 视频中,她痛诉: “我没有全麻,感觉到痛,护士才急急忙忙的去拿针剂” “不是技术不行,而是观念不行,觉得差不多就行了……欲哭无泪,白割两刀!” “可能(做手术的)人多嘛,不能要求那么严谨”
9月26日,叶璇就此事发短信回复关注此事的媒体时说:“我还活着,但伤口痛。想想多少老百姓因为这种不严谨的医生的态度受伤害,甚至送命啊,难受。哪有刀都切开了,药剂都没拿的才跑去拿,还手术台上不停玩手机。我这才局麻,能看到些真相,那些全麻的人怎么办?”
判断清楚一个事情,首先要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如果单单从演员叶璇、病人或者医生的立场去判断,很容易得出不一样的结论,令人无法看到更接近真相的结论。
梳理清楚这个事件里面的矛盾冲突,以及内在逻辑,帮助旁观者形成靠谱的判断和观点,这就是写评论人的手艺。
复盘这个事件。
第一个问题是,作为明星叶璇来医院做手术,作为有影响力的公众人物。作为医生,在态度上,肯定是竭尽全力去提供医疗服务。从专业能力上,作为三甲大医院,做一个这种门诊手术,难度是在承受范围内的。这是第一个事实的基础。
第二个问题是,很明显,因为明星叶璇“觉得”手术没成功,其实就是失败了。所以才萌生出一系列的不满意和追问——失败算不算医疗事故?医护匆忙和工作失误?医生手术台玩手机?
我们不需要对此做道德判断,因为医生们没有办法去要求病人“坚强抗痛”,也无权要求病人明辨专业是非,有判断医生手术的专业鉴定能力。说多了,是因为痛苦,这是人之常情。说不准确了,这是因为专业隔阂,这是无法苛求的。
第三个问题说明医疗沟通的重要性。叶璇对医生的处理和医疗手术本身有那么多想法,说明这个过程中,医患沟通是严重不足的。这种沟通不到位,导致了公众人物拿到网络上公开和医院沟通,搞得双方都很被动。但根据我的观察,这一项是公立医院的弱项之一,大家都忙着看病做手术,沟通被放到一个很不重要的位置。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因为我看到。比如,医生在手术台玩手机,出现这种概率几乎为零,为什么?医生需要和自己的饭碗过不去吗?当然,至于是不是有例外的情况?这个我们不清楚。
最后一个问题说明了国人对医疗和手术认知有偏差。手术当然不是百分百成功,出现医疗意外,这是有一定概率的。出现医疗意外,甚至手术失败,也不等于医疗事故。虽然医疗事故一定是医疗意外,判断它是不是事故?需要专业的鉴定。明星叶璇主观觉得是,这只是一个猜测,不能靠猜测来给医生和医院定罪。
病人对医疗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是名人,期望值更高,因为他们花了大量的资源来寻求医疗。但医疗,尤其是现代医疗很多时候是能力有限的,未必能满足这种需求。
在这种根本矛盾之下,再碰上一家不会沟通和蔑视服务的公立医院,这种医患碰撞的公共事件,就周期性的上演了!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