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盘可以拿走,拔下的牙却不行......为啥它俩待遇不一样?

2020
08/10

+
分享
评论
健康大河南
A-
A+

为什么牙齿和胎盘的待遇不一样?

如果说身体的部分组织是医疗废物,为什么牙齿和胎盘的待遇不一样?是因为一个能吃,一个不能吃吗?

对此,健康河南小编综合整理了清华大学玉泉医院的刘严教授及大成律师的吴维钦律师等人的专业意见——

根据相关规定,拔下来的牙不可以拿走

1、牙齿属于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

其中,《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规定,病理性废物是指诊疗过程中产生的人体废弃物和医学实验动物尸体等。包括:

1、手术及其他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的人体组织、器官等。

2、医学实验动物的组织、尸体。  

3、病理切片后废弃的人体组织、病理腊块等。

2、医疗废物需要按照规定处理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及时收集本单位产生的医疗废物,并按照类别分置于防渗漏、防锐器穿透的专用包装物或者密闭的容器内。

3、医疗机构将医疗废物交个人,可能会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第四十七条规定,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例如将医疗废物交给未取得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或者个人收集、运送、贮存、处置的。

将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处1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传染病传播或者环境污染事故的,由原发证部门暂扣或者吊销执业许可证件或者经营许可证件;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胎盘归产妇所有,可以拿走

胎盘属于胎儿附属物,是一个重要“器官”。

根据卫生部网站发布的《关于产妇分娩后胎盘处理问题的批复》中明确指出:

1、在产妇分娩后胎盘应当归产妇所有。

2、产妇放弃或者捐献胎盘的,可以由医疗机构进行处置。

3、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买卖胎盘。

4、如果胎盘可能造成传染病传播的,医疗机构应当及时告知产妇,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消毒处理,并按照医疗废物进行处置。

也就是说,胎盘的处理方式有三种:

1

妈妈有传染性疾病,胎盘由医院销毁

如果妈妈患有传染性疾病,如艾滋病、梅毒、肝炎等,如果胎盘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疾病的传染,必须要交给医院集中焚烧处理。

2

健康妈妈的胎盘可以自行处理

在分娩前医院都会和孕妈签署一个胎盘处理知情同书,如果你选择了自有处理,在产后就可以把胎盘带回家啦。

3

建议交由医院处理 

现在的城市生活很少有合适的场地能够掩埋胎盘,如果没有强烈食用胎盘的意愿,建议还是交由医院统一处理更加方便。

现在的三级甲医院管理也越来越严格,对于留在医院的胎盘也都有明确完整的登记记录,各个流通环节的监管也越来越严格和透明,很少会出现员工私自倒卖胎盘的行为,也不用担心自己的胎盘会在医院会被倒卖。

一般胎盘在医院的最终结局也都是按医疗废物被处理掉或者是统一转交给有资质的公司用于科研。

读到这里,大家是不是有点儿懵圈啊!都是身体上的组织,待遇为何如此不同?

医疗废物的特点——废弃的     在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化学性等。   除了牙齿和胎盘,其实还有很多医疗废物,例如:   一个肾脏,当没有用处被废弃时,就是医疗废物;可以作为移植物移植给受体时,就不属于废弃物,不是医疗废物,而是器官。   一个胎盘,当包含病毒、细菌等病原体可能传染疾病时,就丧失了其药用价值,只能废弃,也就是医疗废物。当胎盘是健康的,可以食用,也就具有了药用价值,变成了器官,而非废弃物。   同理,牙齿拔掉了一般只能废弃,所以就是医疗废物。   有关医疗废物的处理和处置,如果不正确的话,就会造成严重的继发性疾病传播风险,因为垃圾收集工、废物工作者、医务工作者、患者以及整个社区都可能因废物处置不当而接触到传染源。没有开展适当控制污染的露天焚烧和焚化会使废物工人和周围社区暴露在含有有毒污染物的空气排放物和灰烬中。  

临床实践中,很多家长会收集、保存孩子的牙齿,在拔牙后会向医生索要。一般医生是不会给的,会搬出各种规定。于是,在网络上看到了以下这些评论。

92341597029241781

17541597029241867

45051597029241949

网络截图

其实,医生要留下什么,是严格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的。因为如果违反此条例,医院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于医生来说,如果违反管理条例造成医院被处罚,可能会被医院处罚。若造成其他损害,可能面临赔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不妨回想下,还有哪些东西,是患者想带走,医生不让的呢?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来源:综合整理清华大学玉泉医院刘严医生、大成律师的吴维钦律师、孕妈学堂等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胎盘,医疗,牙齿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