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一首诗,二十年!

2020-07-22   协和谭先杰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还记得你毕业的时候吗?

前段时间,郎景和院士作为教师代表在北京协和医学院2020届毕业典礼上做了题为《先生们的背影,就是我们的前方》的精彩发言。我从网上完整听了两遍,非常感动,尤其是最后那首《永远记着老师》的诗,让我忍不住再次分享2000年我博士毕业前的点点滴滴。

二十年,青山在,人未老!

NUMBER 1 毕业论文

2000年夏天,我博士研究生毕业。那年4月初,我将撰写完毕的博士研究生毕业论文初稿交给了导师郎景和院士(按协和医院传统,即使作为学生,通常也称他郎大夫)。

郎大夫对论文逐字逐句进行了修改,甚至包括标点符号!在修回的文稿扉页,他给论文做了一个总评。我打开论文一看,几乎每一页都有修改,有的页面“红”得惨不忍睹。他还为每一部分内容写了小结,画龙点睛!

欣慰的是,若干年之后,我在卢沟桥边的郊野公园修改我自己的学生的毕业论文时,也一样是满篇飘红。

13261595372468319

67501595372468440

(郎大夫对我的博士论文的修回稿)

NUMBER 2 毕业答辩

博士毕业论文答辩之前,我很发怵上台演讲,只能照着幻灯片逐字逐句念,稍微脱稿,就会磕巴。第一次预答辩时,我信心不足,辞不达意,郎大夫难堪得低下了头。随后,他和作为预答辩评委的潘凌亚大夫,和我一起对幻灯片进行了修改,一句一句,一张一张的过。

一周之后,进行了第二次预答辩。郎大夫鼓励我:“你演讲的时候要有信心。你要相信,在你研究的这一块儿,没有人比你花的时间更多,没有人比你更专业,没有人比你更懂”。

第二次预答辩的效果好了很多。郎大夫比较满意,正式答辩时邀请了时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主任的叶鑫生教授来旁听。博士答辩很成功,从那以后,我对上台讲演基本没有障碍了,三年后在智利圣地亚哥举行的国际妇产科联盟世界大会上,我面对台下2000多人的国际同行,也不害怕。现在,每次演讲我都会根据听众特点进行针对性准备,多半都能达到“手机时代”少见的现场效果---听众不低头刷微博微信,时髦语言叫全程没有尿点。

给评委冲茶送水的同事说,答辩期间评委们倒是没怎么喝水,但我在一个多小时的答辩中喝光了足足两暖壶热水,连评委们都担心我会憋不住。但是我居然就憋住了---水都从皮肤上挥发出去了!

70721595372468524

 (与郎大夫的合影,2000年)

NUMBER 3 考核手术

那个时候的博士研究生是限量生产,整整个一上午就答辩一个学生,答辩有时间限制,标准是不能短于多少时间。到后来则是批量生产,几个导师合在一起,一上午能答辩七、八个学生。也有时间限制,只是标准变成每人不能超过多长时间。网络时代,节奏的确快了很多。

对于外科系统的临床医学型博士,必考科目之一是手术操作。那年我考的是子宫切除,郎大夫亲自护航。我平时就属于上手术容易出汗的“汗族”,那天更不例外。手术还在切开腹壁组织,尚未进入关键步骤,我就需要台下的护士姐姐帮着擦汗了。

当时答辩评委需要七位,本院的只能有两位,其他5位必须来自院外,后来比例似乎逐渐倒了过来。院内评委是妇产科前主任连利娟教授和沈铿教授),院外评委有中华医学会副会长曹泽毅教授,北京妇产医院院长张颖杰教授(已故),301医院妇产科主任李亚里教授,海军总医院妇产科主任朱燕宁教授,友谊医院妇产科主任靳家玉教授。“都是腕啊”!

90251595372468623

(左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主任叶鑫生教授,连利娟教授,张颖杰教授,曹泽毅教授、靳家玉教授,李亚里教授,朱燕宁教授,沈铿教授,谭先杰同学第一次穿西装,郎景和教授)

为了缓解气氛,郎大夫说:“第一,考生出汗是对的,说明他对各位考官很尊重。如果没有出汗,就是不把考官们放在眼里。第二,虽然考生汗出得多,但手一点儿没抖,作为外科医生是合格的!“。

听着这些“闲话”,我果然放松了许多。

然而好景不长。开腹完毕,进行子宫切除的第一步,也就是结扎切断子宫圆韧带的时候,我一打结,线就断了。显然还是紧张,手上的力道没有准头。正在懊恼,郎大夫打另外一个结,线也断了。他果断地对护士说,换线!

我知道,评委们其实也知道,他是故意打断的.....

27571595372468666

[评委李亚里教授,护士张颖,靳家玉教授,郎大夫,助手朱兰教授(现为妇产科学系主任,当时为副教授),谭先杰同学,助手金滢教授(当时为住院医)、曹泽毅教授,张颖杰教授]

NUMBER 4 关于“台风”

说到手术台上的儒雅,郎大夫绝对是老师中的代表,是典型的“有本事无脾气”的外科医生。他几乎从来不在手术台上批评人,更不消说骂人。他还特别善于用器械巧妙指引----当你觉得你下刀或下剪子特别顺手的时候,一定是行走在正确的手术路线上。反之,如果你发现他的器械总是在挡你,肯定就是不对。

屡试不爽,没有例外,甚至没有几乎!

NUMBER 5 师生之间

郎大夫在前面的发言中说过,在其他场合也多次引用过那段师生对话,也就是老师告诉向他致谢的毕业生,从今以后,不再是师生,就是同事了。意思是说,作为老师,不能总以师长自居。然而作为学生,要永远记着老师。

我当然记着老师,更想起老师。工作有困惑、决策有难处、手术太复杂、台上出意外、重要答辩前.......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向他汇报,向他讨教,向他求助.....已近知天命,还有师可求,多么幸运!

55971595372468848

 (与郎大夫的合影,2019年)

故事分享完了,一起欣赏郎大夫的诗作《永远记着老师》(部分)。

1321595372468914

关键词:
毕业论文,妇产科,教授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相关阅读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