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性脊柱炎为什么被称为“不死的癌症”?需要手术治疗吗?
专家介绍:吴星火,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后,副教授。擅长脊柱疾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包括脊柱畸形(侧弯),脊柱肿瘤,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脊柱骨折,脊髓损伤,以及各种颈肩腰腿痛微创治疗等。
小王今年只有30岁,最近经常觉得腰痛,他听说别人说有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赶紧去骨科看病,经过一系列的检查,真的确诊是这个病。小王很害怕,担心以后会残疾了。强直性脊柱炎以前也被称为“不死的癌症”。那么这个病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么可怕呢?今天就给大家科普一下强直性脊柱炎。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与遗传因素有很大关系。主要在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发病,严重的可能发生脊柱畸形和强直。发病之时,病人疼痛难耐,备受煎熬,只能靠服止疼药来缓解,所以也被称为“不死癌症”。
1、骶髂关节炎:大部分病人最先表现为骶髂关节炎,可出现反复发作的腰、臀部疼痛和僵硬感。
2、脊柱病变:腰椎受累时,多数表现为下背部和腰部活动不灵便。弯腰、后仰、向两侧弯腰和转动均会受到限制。胸椎受累时,表现为背痛、前胸和侧胸痛,最常见为驼背畸形;锁骨、胸骨、肋骨关节受累时,则可能出现胸痛,吸气、咳嗽或打喷嚏时加重。当进展为胸廓扩张受限,可表现为呼吸困难。
3、周围关节病变:肩关节受累时,关节活动受限,疼痛更为明显,梳头、抬手等活动是不便。侵犯膝关节时则膝盖呈代偿性弯曲,不能伸直,使行走、坐立等日常生活更为困难。
除了关节部位外,患者还有疲劳、体重降低、低烧等全身症状,也可能伴随着眼部、心血管等其他部位的病变。
强直性脊柱炎症状呈渐进性,如果不加以治疗,病症会越来越严重。随着年龄增长可导致严重的关节和背部僵化,活动能力丧失并出现畸形,最终整个脊柱融合,终身残疾。目前强直性脊柱炎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因此无法根治。但不是没有根治的药物,就不需要治疗了。目前,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在于控制炎症,减轻或缓解症状,尽量延缓病情发展,维持正常姿势和最佳功能位置,防止畸形。
治疗方面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对于疾病早期的患者,通过药物、体育锻炼、理疗等能有效减轻症状,并减慢疾病发展。只要早发现、早治疗,往往不需要手术。有疼痛等症状时首选非甾体抗炎药(也就是常说的止痛药),如布洛芬、西乐葆等。随着病情发展,根据情况可应用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药物。此外,针对TNF的抗体等生物制剂对减轻症状,延缓病情发展有较好效果,但价格昂贵,长期使用经济负担较重。
那么,哪些人需要手术治疗呢?对于中晚期且出现以下情况的患者,可能就要考虑手术治疗了。1、有严重的髋关节受累,持续疼痛或髋关节活动受到限制,导致生活严重受影响;2、颈椎关节半脱位伴神经功能受损,包括头晕、颈椎疼痛、活动受限、手臂麻木等;3、驼背严重,不能平视前方;4、出现进食、吞咽和呼吸困难困难。对于髋关节病变严重的患者,主要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对于脊柱损害大的患者,可以行脊柱截骨矫形+融合术!
其实,强直性脊柱炎在我国的发病率并不低,而且越是能够早发现、早治疗,越可以控制疾病发展,完全不必“谈强色变”。事实上,对于控制得当的人群来说,哪怕“强直”了,生活也并未深受其困扰。因此,怀疑自己得了这种病,一定要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
精彩评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