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世宝:“9703”养老模式,倡议“智慧养老+康养服务+物业

2020
05/21

+
分享
评论
ITH康养家
A-
A+
随着智慧社区的发展,智慧养老产品与养老服务公司共同与开发商、物业公司合作是大势所趋。

ITH康养家专访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人工智能研究院老年健康信息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郑世宝教授。

上一篇内容郑教授解读了12+x智慧养老应用场景,交通大学 郑世宝教授:解读12+X智慧养老应用场景|ITH康养家专访(上)。

61岁还在带博士生的郑教授依旧锐意创新,提出“9703”养老模式,“康养服务公司+智慧养老技术+物业服务”合作模式。

提议由民政和科技部门联合,加大智慧养老产品的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制订力度,建立智慧养老行业协会,对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和行业自律。

ITH康养家:您如何解读“9073”养老模式?

郑世宝:“9073”养老模式普遍解读是90%的老人选择家庭自我照顾、7%的老人需要社区日间照护养老服务、3%的老人选择全照护机构养老。这个“9073”还可以从个人的生命周期来解读:90%的生命时间是自我照护的居家养老;7%的生命时间是需要社区日间照护;3%的生命时间是需要全照护、长期照护。

提出“9703”养老模式

我个人想把“9073”改为“9703”养老模式,分两个方面解读。

“9703”养老模式第一种解读。

97%居家养老。这里的居家,主要是指具有智慧养老服务的社区养老模式。希望智慧养老不仅是一些高端养老社区的产品,而是可以普及到老人们习以为常的自己家所在的社区。

因为,普通社区,才是最适合人居的(有各种年龄层次的人群,生活服务设施齐全)。

3%机构养老。老年人到了“不得不”的阶段,即需要24小时陪护服务,有选择、有去处,例如康复医院、护理院、“认知症”专院等,也能有尊严地、随时可以申请加入。

“9703”养老模式第二种解读。

我希望老人97%的时间是健康的、可以在自己熟悉的环境生活、晚上住在家里,白天有丰富的社区养老活动。3%或者更低的时间才到“不得不”的阶段,到专业机构接受长期照护服务。

97%的时间是健康的,前提需要老人在“不得不”之前就注重身体健康,注重慢病管理,注重饮食搭配、锻炼身体、注重护理;同时,有更多的智慧养老企业和智慧康养老服务公司,提供社区居家智慧养老服务,协助老人,帮助老人,减缓老人进入“不得不”的阶段。

“智慧养老+康养服务+物业”合作模式

ITH康养家:您提出97%居家养老人群,需要大量的养老服务企业,对于养老服务企业您有哪些建议?

郑世宝:我认为“康养服务公司+智慧养老技术+物业服务”合作模式未来很有前景。

每个自然小区,都有独立的物业公司管理,有大门,有保安,有清洁,有维修等,都有数量不少的老年人。老人年龄层次不同,要满足就餐、康复、锻炼、医疗、文娱、社交等多样化、个性化、多层次的需求,需要专业的为老服务公司提供服务。

首先,可以做“物业+智慧养老”。

其次,我认为,中医康复理疗,对老年人健康可能会是一种刚需。将智慧健康管理、中医康养与智慧养老叠加,能够更加吸引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

“康养服务公司+智慧养老技术+物业服务”合作模式。首先解决了业主对服务公司信任的问题。一般来说,物业公司是由业主委员会聘请和管理的,物业公司与业主具有天然的联系。

如果,养老服务能够和物业服务叠加,通过物业信息,借助智慧养老媒介,养老服务公司与需要服务的老人精准对接,减少资源浪费,避免独立设置日间照护等养老据点的选择问题。

这样,对于社区老人的服务更精准和及时,尤其独居老年人有不可预测的危险,物业+智慧养老+养老服务的模式,大大提高了为老服务的安全性和及时性(例如,心脑血管突发急救的黄金6分钟时间)。

进一步利用智慧养老的康养服务功能,有效引入健康管理和中医康复服务,可以大大提升为老服务的品质甚至刚需,弥补了物业为老服务方面的短板。

随着智慧社区的发展,智慧养老产品与养老服务公司共同与开发商、物业公司合作是大势所趋。


为老服务人员无可替代

ITH康养家:为老服务人员和家政阿姨有部分工作重叠,如何保障为老服务人员的“单量”?

郑世宝:为老服务人员经过专业的培训,未来的为老服务工作者是集专业护理师、专业生活照料师、专业老年营养师、专业康复师为一体的技能型专业人才。

为老服务人员就像家政阿姨无法替代“月嫂”一样,术业有专攻。

ITH康养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是否可以代替为老服务人员呢?

郑世宝:不可以。社区医生除了日常的坐诊,还要下社区,做回访,办义诊,建立健康档案等,目前一位社区医生平均要负责近1000人,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来做这件事。

另外社区医生属于卫健委管辖,养老服务属于民政局管辖。目前,人员和业务管理,尚未打通。但从智慧养老目标看,应该允许两者同时许可:养老服务+康养服务。

各方协同发展

ITH康养家:目前智慧养老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郑世宝:涉及的因素很多。

一方面是智慧养老技术还不够成熟。包括产品还不够丰富,产品还不够耐用和好用。

另一方面,市场不够成熟。

目前,大多是to B,即由机构采购。但目前的大多数养老服务机构也还比较小,购买力弱,仅仅是把“智慧养老”当成一个“科技概念”作销售,因为行业缺乏标准,机构并没有真正去实施智慧养老的服务。

且由于产品缺乏标准,大部分是一些创业型科技小公司的产品,因此,在采购招标时,也没有充分地市场化。

对于部分to C产品,适用人群定位不清晰,缺乏让用户需要的刚需或者必须的产品,性价比不高。目前主要是一些智慧健康或医疗的产品,容易进入家庭。

但是,这些产品也存在老人选择困难、老人买单难以及后台的服务跟不上的问题。

此外,从整个社会来说,还存在下列诸多方面:

标准层面。目前尽管一些行业协会,开始制订一些智慧养老技术的团体标准,但这些标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行业标准,国家标准。

法律层面。需要为智慧养老服务提供相关法律保障。目前仍存在事故责任界定不明确。智慧养老设备安装后,如果老人发生危险后续没有得到及时救助,责任不明。

服务层面。政府或行业协会应加强智慧养老服务的培训、资格认证等工作。培训跟不上,普及度不高。

现阶段不管是使用的老人还是机构工作人员普遍接受新鲜事物能力不高,学习能力有限,导致普及有障碍。为一些服务机构或社区授牌:智慧养老社区或智慧养老服务企业。

制造方层面。智慧养老企业生产产品单一、智能化程度有待提高。政府应加大对智慧养老科技产业的扶持。

我个人建议,由民政和科技部门联合,加大智慧养老产品的技术创新和标准化制订力度,建立智慧养老行业协会,对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和行业自律。

政府引导 企业坚持

2019年中央提出 “健康中国2030”规划。“健康中国2030”是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会议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要坚持预防为主,推行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老年人的健康生活观念需要各级各类媒体和整体社会持续的、正确的引导。

每个行业发展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每个新产品被接受前都需要走一段黑暗和孤独的路。养老行业的企业家们现在要做的就是脚踏实地,打磨好每一个产品,提供好每一次服务。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郑世宝,康养,养老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