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深度”之管窥

2020
05/20

+
分享
评论
米勒之声
A-
A+
“全麻深度”是什么意思?

本文由"Anesth方舟"授权转载

全麻深度这个词提了很久,其实从我的精确与模糊学说角度看,这个词汇比较模糊,不合理。

传统上我们都说全麻分三要素:镇静、镇痛和肌松,没有大错,但我现在来给你仔细逐一地具体分析一下。

1 镇静催眠到了尽头,也就是意识消失,这是全麻的基本要求,没有任何问题。

2 镇痛呢?什么叫疼痛?疼痛指的是人对伤害性刺激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那么在全麻无意识的状态下,还有没有这种情绪体验呢?没有!所以全麻中用镇痛这个词不那么合理,最好是用抗伤害性刺激这个词,英文是 antinociception,释义:Medical definition of antinociception: the action or process of blocking the detection of a painful or injurious stimulus by sensory neurons.

3 至于肌松嘛,主要从两点考虑:一方面是呼吸肌群的松弛便于全麻呼吸管理,另一方面是有时满足手术需要的术野骨骼肌松弛,但这显然不是必须,比如说大隐静脉剥脱术,需要腿部肌肉松弛吗?还有另一种情况就是抑制因意识恢复或刺激引发的体动,这个我都不想把它正式列入其中,因为前两者因素是全麻必须满足的两要素,如果没有实现那是因为基本全麻有毛病,所以肌松这一点我已经不认为应该归于基本要素,只是一个条件性要素。

我经常会说全麻中应该将心率血压稳定控制在正常偏低水平,如90/60左右,那就有人说了,你全麻深度过深了,因为你一直深了所以不用肌松也行,但深了不好。那我就要说了:凭什么我的是深了而不是你的浅了?诚然,我们看到的心率血压并不是麻醉要素本身,大不了也就是个全麻药联合作用对交感系统和心血管系统的综合作用结果,本身肯定不代表“全麻深度”,只不过长期以来的经验告诉我们心率血压表现与“全麻深度”的关联度比较容易被接受而已。那么我提倡的心率血压到底是不是因为“全麻深度”过深而导致的循环被过度抑制呢?试想:你深睡当中心率血压会是多少?难不成全麻中的心率血压表现类似于自然深睡时的状态都是过度了吗?

然后接下来有人问:那么如何判断“全麻深度”正好合适呢?怎么去实现?

说实话,绝对的“正好”是不可能的,但也总有方法来大致判断其基本合理性,先见下图——

21101589670370804

这是我最近发布的《白氏麻醉论》里的一段,那么借鉴这个思路,再结合我前面讲的,可以得出结论:将全麻中关键的两要素镇静和抗伤害性效应提取出来,再将“全麻深度”理性而精确地分为镇静深度和抗伤害性效应深度,如果此二者都可以在全麻过程中维持稳定良好的状态(无意识加稳定偏低的循环状态),然后又都可以在全麻结束后较快(注意较快这个词)恢复至良好苏醒状态,这个苏醒状态当然是清醒程度较高而且镇痛强度没有不必要地过强,那么在全麻当时就是合理的“全麻深度”。

虽说对于镇静深度的监测有了一些还算有点靠谱的Bis等手段,暂且将其称为金标准吧,那么对于抗伤害性效应是真没法测定的,以我之见,二十年里都没希望。即使实现了,这个伤害性刺激强度也是会在术中不断变化的.......算了算了,还是不监测不知道的好,眼不见为净,要不然得忙死麻醉医生。

看完此文后,请脑海里不再有“全麻深度”这一概念。

免责声明:

所刊载原创或转载内容不代表米勒之声的观点或立场。文中所涉及药物使用、疾病诊疗等内容仅供参考。

—     END—     

 米勒之声编辑部 米勒之声,用心相伴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关键词:
心率血压,伤害性,管窥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