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宁陕健康扶贫有路径

2020
05/12

+
分享
评论
陕西健康
A-
A+

2016年以来 宁陕县努力实施“三有工程”,在城乡医院能力提升、服务模式转变、疾病预防控制、人才培养招聘、医保政策联动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实践。不仅实现了山区困难群众,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制度保障的目标,也化解了当地多个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瓶颈难题,趟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扶贫“宁陕路径”,为全县决战脱贫摘帽奠定了良好基础。

92001589238498772

宁陕县是国家首批扶贫开发重点县、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中央办公厅定点扶贫县。经过四年集中攻坚,累计脱贫6808户、19606人,贫困发生率降至1.04%,40个贫困村全部退出,2019年如期整县脱贫摘帽。

这个人口只有7万的县域内,健康扶贫曾是困扰当地脱贫攻坚的一大难题。但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实施有地方看病、有人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的“三有工程”,让这个小县城顺利摘帽。

日前,中共陕西省委办公厅、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通报全省2019年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结果,安康市宁陕县综合评价等级为好。

37901589238499272

山大沟深、人口分散,医疗资源不足,服务能力薄弱,曾让健康扶贫成为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难中之难。2016年以来,该县围绕解决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中的突出问题,努力实施“有地方看病、有人看病、有制度保障看病——三有工程”,在城乡医院能力提升、服务模式转变、疾病预防控制、人才培养招聘、医保政策联动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实践,不仅实现了山区困难群众看病有地方、有医生、有制度保障的目标,也化解了当地多个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瓶颈难题,趟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健康扶贫“宁陕路径”,为全县决战脱贫摘帽奠定了良好基础。

“复活”乡镇卫生院     

再过些日子,就是宁陕县金川卫生院乔迁新居一周年的纪念日了。一年前的2019年5月27日,破旧的镇卫生院搬进了新宅,封存了几年的诊疗设备排上了新用场,2名掌握新技术的成员回归了旧团队,翻山越岭的看病史有了短、便、优的新体验……而这一切都得益于宁陕县近年来在城乡医疗机构能力建设上的不懈努力。  

金川是宁陕县偏远镇,距离省会西安和县城120多公里,邻最近的一个中心卫生院也得1个小时的车程,原来的卫生院只有两层小楼,当地群众基本医疗无保障的问题尤为突出。院长朱丰平只能将职工宿舍改造为业务用房保证医疗服务,在就近的农户家里为职工租用寝室渡难关,2017年通过项目争取,让金川卫生院的医疗服务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几年镇卫生院虽然房子紧张,但县上也通过远程医疗,城乡医院支援协作,镇村一体化管理、诊疗设备投入、人才培养、技术帮带等办法来解决眼前的难题,政府承诺要让困难群众过上好日子,我相信基层卫生院也一定会迎来发展的春天”。院长朱丰平信心满满地说。

随之记者参观了新院,宽敞明亮的病房,部局合理的诊室,600余种常用药品足足有14个药柜,还有19间业务用房,5间医技用房被朱丰平视若珍宝的B超、心电图、生化检验、DR影像等设备占得满满当当,一些常规的检查在当地就能满足。

据了解,2016年以来,宁陕县政府整合国家项目和社会扶贫力量资金7300余万元,用于城乡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县建立起以县医院为中心、三个中心卫生院为辐射点的“一心三点”的发展布局,县医院、中医院与北京、江苏、西安等6家三甲医院组建医共体,与西电集团医院建立了以分级诊疗为核心的“3+2+1”一体化医疗服务、重点学科主任“双兼制”责任考核和医疗专家工作站进驻等医疗服务模式,通过支援、协作、共建,将技术、设备、管理等优质医疗资源整合投用基层,填补了县医院儿科、眼科、血透、核磁共振、重症医学等多了业务发展空白,县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评估,6400万中医院新建项目己主体完工。

如何补足农村卫生短板同步实现技术“脱贫”?县卫健局医改办主任张云骞介绍,2017年以来,县医院、县中医院、妇计中心与全县14家镇卫生院签订了医联体帮扶协议,逐级协管帮带,累计下沉24名医生,分布到全县各个基层医疗服务薄弱站点,开展了慢性病诊治、大骨节病、白内障筛查、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等基本诊疗服务,并将村卫生室纳入镇村一体化管理范畴,对村卫生室人财物统一管理统一配备,驻派坐诊、公有化对待,定向培养,实现了村级医疗机构设置到位、人员聘用到位、业务管理到位,一些常见病、慢性病在村镇能得到有效救治,重病大病基本都在县级医院住院诊治。

 沿金川通村路,记者驱车30余公里走进该县最边远的广货街镇北沟村,在村卫生室,村医张修文正在为患者姜荣彩检查血压、血糖并进行大骨节术后访视,250余种基本药品整齐摆放,健康体检一体机、慢性病访视包、妇幼访视包、诊疗床、巡诊箱等设备一应俱全,姜荣彩将家门口的村卫生室比作“小医院”。

60601589238499476

说起这几年日新月异的变化,县卫健局局长杨春华脱口而出一组新数据,“较2016年同期相比,全县新建镇卫生院6个,新建和改建村卫生室52个,消除了村卫生室空白点,县医院新增功能科室7个、新增服务技术11项,新增大型检查设备4项,县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转诊救治中心、县疾控中心实验大楼建成投用,县域内就诊率达到90%以上”。

“土政策”留下好医生    

贫困山区医学人才招不来、留不住的问题一直是困扰贫困山区医疗发展的大问题。宁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人才“引进、招聘、培养、管理、使用”等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出台多项“土政策”,短短5年时间,留下了很多好医生。  

今年35岁的崔永鑫毕业于陕西中医院学院临床医学系,2008年通过本科生招聘来到县医院工作,前几年同伴里好多因家庭、经济收入等原因纷纷选择离开,这也曾一度影响了他的去留选择。县医院领导班子通过与崔永鑫深入沟通,了解到他对眼耳鼻喉学科有浓厚兴趣。

2012年开始,县医院先后三次将崔永鑫送往西电集团医院进修学习,由西电集团医院眼科主任李建军手把手带教指导,在随后与西电医院组建的眼科专家工作站中,崔永鑫参与全县光明扶贫工程,先后帮助500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筛查救治眼疾患者4000余名,成为县域内首屈一指的眼科专家。谈及这几年成长变化,崔永鑫深有感触地说:“县医院改革管理体制和培养激励机制给了我很大的发展平台,能够从一而终的干一件自己喜欢的事情,服务好患者,这是对我的职业最好的诠释。”

据了解,像崔永鑫这样通过培养激励选择留下的好医生不仅在县级,在乡镇卫生院也有很多。该县积极探索形成了“订单定向培养+公开竞聘+村医培养”的县镇村三级人才队伍自主培养机制。按照学历不同,出台订单定向培养本科医学生和乡村医生政策,对考上二本医学专业学生,由县财政向签约学生每人每年提供1万元补助,毕业后由人社、编制和卫健部门解决编制及就业岗位;对低学历有意愿从事乡村医疗服务的,按照“村来村去”、“院+县”村医订单培养模式,与安康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框架培养协议,县政府每年进行5000元学费补助,完成学业取得相关资质后,安排到村医岗位开展村医工作,从源头杜绝人才流失,实现了本土医学人才培养不断档。

该县还出台“先资质、后聘用”公开竞聘办法,通过考试的竞聘人员先上岗,待取得相关执业资质后转正为正式编制人员,有效解决基层医务人员紧缺和执业资质考取率低的问题。

与此同时,利用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人才振兴计划、国家免费定向培养和全市事业单位招考政策,拓宽招聘专业类别,大力实施“十百千万”人才提升工程、“骨干医师培训项目”和“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全面提升县镇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副县长马倩介绍说,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在医疗专技人才引进工作,一方面加大资金支持,落实安心政策,使外地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另一方面通过建立本地人才招聘培养机制、改革医疗机构用人制度,实行“重能力、看实绩”考核,使全县人才流动呈现相互激励的活跃局面,全县医疗机构缺人才的局面得到有效改善。

随后,记者和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定向培养的村医许海燕取得联系,2016原本打算务工营生的她,在丈夫的鼓励下,重新拾起课本,选择学成归来经营好四亩地镇空白村卫生室,在培养激励机制下,许海燕每年的学费由政府买单,能否上岗还要通过县上考核以及国家资质考核,许海燕在学校发奋图强,先后两年取得国家励志奖学金,今年7月她毕业后将在家乡严家坪村卫生室工作,“能用知识服务家乡,还能有可观的经济收入,这让我的生活底气越来越足。”许海燕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她的丈夫张绍斌在镇中心卫生院工作,也因工作能力突出走上卫生院领导管理岗位。

此外,该县投资300万元实施了“安心工程”,为各镇卫生、村卫生室院配备了职工灶、太阳能、电冰箱、消毒柜等一大批日常生活用品,改善基层医务人员生活,10名退休大夫和未干的村医又走上健康扶贫一线,充实到村卫生室,实现了村村都有一名合格村医的目标。

99641589238500058

从宁陕县近几年卫生人才调研报告中记者获悉,通过培养机制和激励考核,近年来累计招聘、培养大专以上学医人才186人,培养业务骨干15名,较2014年比大专以上学历占比由68.8%增长到83.3%,中高级职称人数增幅10%,先后有15人从边缘镇村走进中心卫生院,17人从中心卫生院到县直医疗机构,21名医护人员走上医院管理的领导岗位,调动了医务人员积极性。

“保障网”带来幸福感     

宁陕县上下联动、精耕细作,健全医疗保障服务机制,   共同编织了“金融救助”保障网、“精细化”健康管理网、“信息化”诊疗服务网和“一站式”报销便捷网,   让困难群众在防范因病致贫返贫的同时收获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在“金融救助”保障网上,宁陕县首创“四三二一”防范因病返贫工作机制,在坚持基本医疗有保障、不拔高报销标准、不加重财政负担的前提下,聚合政府、政策性金融机构和社会爱心力量,争取了800万政策性资金额度,建立县域外大病就医应急保障机制和危重病特困群体社会救助两项机制。通过政策性金融贷款和组织社会救助两种形式对贫困群众进行“双重保障”,重点解决“救急”和“救困”两大问题,医保部门提前为贫困户支出医疗费用治疗,再经过贫困户后续报销后将提前支出费用归还,形成一个资金调度的缓冲,让贫困患者在重大疾病前能够“提前支付”,不延误病情,不因病举债返贫,实现了县域外就医“先诊疗后付费”。

在“精细化”健康管理网上,该县组建了80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按照“一户一策、一病一方”的服务模式,扎实开展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慢阻肺、糖尿病、高血压等重点慢性疾病筛查和重点人群健康精细化管理,全面落实65岁以上老年人、学生和贫困人口免费体检、35岁以上高危人群首诊测血压等一批普惠型民生项目,并对全县贫困高血压病、糖尿病、慢阻肺及大骨节患者实行免费送药上门服务。与此同时,该县以“国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和“八大健康细胞创建”为载体,广泛开展“健康进万家、幸福伴我行”活动,进社区、上学校、到机关、去企业、访农户,宣传健康知识,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全县验收达标健康健康社区4个、健康村庄20个,健康家庭335个,有效控制了疾病的增量。

在“信息化”诊疗服务网上,宁陕县探索建立信息互通的整合性医疗服务体系,借助远程医疗平台,发挥县医院中心枢纽作用,将北京、西安、安康等地多家大型三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进行共享和对接,先后建立了医疗、影像、病理远程会诊中心、远程培训中心和远程门诊,实现了省-市-县-镇-村五级联动。打通了不同级别医师交流的梗阻环节,对于基层无法确诊的病例,通过县医院中心枢纽将检查资料发送至省市医院,省市医院会诊后将诊断结果和治疗建议第一时间反馈基层,对基层首诊患者及时进行了初诊和分诊,有效减轻了基层患者就医支出,推进了分级诊疗工作的开展,缓解了看病贵、看病难、看病不方便等问题,基层卫生院设备利用率实现了最大化,早发现、早诊断、早管理、早干预的疾病防控网底职能日益凸显。

3021589238500241

在“一站式”报销便捷网上,宁陕县落实“先诊疗后付费”制度,整合合疗、民政、大病保险等多个救助报销政策,简化流程手续,在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结算实行“一站式”无缝衔接制度,低保困难群众报销时仅需在医疗机构设置的一站式报销窗口、县政务大厅窗口提供《宁陕县困难群众医疗保障证》、个人身份证、户口簿、合疗证(卡)、惠农卡等资料,由医院报销窗口一次性办结新农合基本医疗补助和民政医疗费用救助,医院再分别与医保部门进行结算。 

 “对于宁陕健康扶贫工作,没有经验借鉴的范本,只能脚踏实地,以每年实现一个目标,突破一项难题,建好家门口的医疗机构,让更多的患者享受优质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副县长马倩信心满满地说。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宁陕,路径,脱贫,医疗,村医,县医院,宁陕县,卫生室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