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与心理的“双心”健康

2020
04/02

+
分享
评论
顾亚亮心理医师团队
A-
A+
双心治疗已经成为了心脏中心和心理科医生的共识,如何更好的发挥联动却还需要医生们更多的努力。

“心病”为何需要“双心”

当你出现心慌、胸闷、气短等症状的时候你会找谁?你一定会说是“心内科医生”。

服药后症状没有明显好转,情绪低落,多次换药效果不好,你会找谁?十之七八你的会说是“心外科医生”。

在十年以前也许只能如此选择。如今却有越来越多心血管内、外科医生会告诉你,你需要的是心脏内、外科医生和心理医生一起为你诊断、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双心门诊”、“双心查房”和“双心会诊”

中华医学会的调查显示,心内科是临床各科中心理障碍发病率最高的科室。2005年在北京10家二、三级医院的心血管内科门诊对连续就诊的3260例患者进行调查显示,焦虑的发生率为42.5%,抑郁发生率为7.1%。其中,冠心病患者分别为45.8%和9.2%,高血压患者分别为47.2%和4.9%。超过12%的心内科门诊的患者根本没有器质性病变,仅是患有惊恐障碍、躯体化障碍等心理疾病;大约三成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原本只有偶发早搏等轻微病变,只是因为医生解释不到位或患者个性敏感而对健康过度担忧而导致抑郁和焦虑,进而病情加重和生活质量降低。

严重的心血管病患者,如严重冠心病植入支架患者常常因为过度担心而不敢出门,不敢活动,失去生活质量,继而发生抑郁和焦虑,增加了疾病复发和死亡的几率。Schleifer等报道急性心梗发生后抑郁发生率高达35-45%,而伴有抑郁和焦虑的患者复发率比情绪稳定的患者高25%,死亡率则高3-4倍。

另外,研究还表明,长期抑郁、焦虑不仅是冠心病发病重要因素之一,本身还可以单独导致冠心病的发生。而冠心病发作后的疼痛、生活质量下降、经济负担加重等问题又会加重患者心理疾病,从而形成恶性循环,使心血管疾病患者治疗效果不良、治疗费用增加。

心血管疾病患者心内科患者在治疗中必须考虑其精神心理状态,现实却是因为心血管医生缺乏足够临床心理学知识和技能,导致患者心理障碍的误诊误治率高达84%。因此,从2002年起就有多位心血管专家呼吁在临床治疗中引入心理医生和心血管医生一起为患者诊断治疗的“双心门诊”,至2006年起卫生部又选择北京、广东、江苏等省市多家医院作为试点单位,逐渐在全国推广双心门诊理念。使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完成了从注意脂质沉积到炎症反应再到易损斑块再到易损病人再到关注身心一体的心血管疾病治疗的第四次跨越。

心脏和心理如何相互影响

心理疾病会诱发心血管疾病。当非常强烈的恐惧、快乐袭来或者我们的内心数月、数年、乃至数十年承受着抑郁和焦虑的时候,我们大脑中负责神经调节功能的系统就有可能功能失调,使负责我们内脏功能的植物性神经系统和负责机体控制与调节的内分泌系统异常工作,引发心跳加快、心律失常、血管收缩、血栓形成、血管炎性反应等一系列心血管反应。这些反应有的仅仅是很快就会随着情绪好转而好转的心脏和血管生理反应,有的却可以直接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甚至导致死亡。《巴士奇遇结良缘》片头中因为儿子考上大学的过度喜悦的父亲和因为朋友开玩笑被放在废弃铁轨上被从不远处通过的火车活活吓死的青年,就是如此死于急性心脏病发作的。

抑郁和焦虑等不良情绪还会造成患者生活习惯不良,熬夜、吃的太多或太少、只吃油腻高盐的东西、不运动或很少运动;对自己的身体或者医生没有信心,不愿意或不能按医嘱吃药,术前准备、术后康复间接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复发或治疗效果不佳。

心脏疾病和心理疾病互为因果,心血管疾病同样也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我们的血管和心脏被堵塞或者异常反应同样也会损伤我们的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元受损,神经递质代谢紊乱,各种心理疾病随之而来。

罹患心血管疾病也会让患者产生死亡的恐惧,或者过度担忧治病的花费超过了自己和家庭的承受能力,或者害怕因为患病没法正常工作而成为家庭的负担等一系列问题,使患者伴发焦虑症、恐惧症和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双心”医生共筑健康

严格说来,每个心脏内科和外科的患者都需要“双心”治疗,以提升患者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这就需要每一位心血管医生有“心理”概念,能够做基本的心理评估,一旦初步判断患者有可能是心理疾病或伴发心理疾病就要及时联系心理科医生会诊或转诊。同时,也需要心血管医生学习一些谈话技巧,了解患者个性,社会经济状况,治疗期望,对疾病看法,选择乐观的表达方式,根据患者担心和期望给予合理解释减少医源性焦虑;尤为重要的是每位心血管医生还要清楚的知道,“双心”治疗不是心血管治疗加抗抑郁药,更是对患者内心世界的理解和关注。

患者短时间反复就诊,担心死亡,心理压力过大;客观证据证明治疗效果很好,临床症状频繁反复发作,存在情绪低落、缺乏兴趣、注意力不集中、失眠、早醒、紧张不安、过分担忧;躯体症状繁多,症状与检查结果不符,每次发病往往与孩子生气、失业、离婚等生活事件有关。这些患者有可能只是心理疾病或伴发心理疾病。他们需要的是心血管医生的理解、医学科普、心理支持和指导家属帮助患者更好的理解症状和疾病;更多的需要心理医生通过专业的认知或精神分析谈话,放松训练等行为训练,绘画等表达性治疗方法,生物反馈等物理治疗方法……发现患者的认知错误,探索患者内心深处被故意遗忘的无法接受的部分,帮助患者建立更好的生活模式和行为模式,自我接纳发现真实的自己,重新构建内心的想法、感受和情绪表达。

如果患者总是心悸、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出汗、颤抖乃至濒死感严重的出现昏厥通常伴有强烈恐惧,心内科治疗无效,在各科反复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病变。这些患者有可能是患上了惊恐障碍。一般是心理医生使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患者重新感知自己、生活和感受,重建认知和行为模式。

患者病情轻微,却因为精神压力过重,出现抑郁、焦虑、恐惧、过度担忧等情绪,有可能与医生解释不到位或者患者性格有关。前者需要心血管医生医生给予患者足够耐心的医学科普和心理教育。后者有可能需要心理医生和患者长期的潜意识探索和内心力量的建立。

心脏介入、搭桥、起搏器植入等术后患者,即使手术成功,因急救、手术、病友死亡等刺激担心死亡、经济负担、担心成为“废人”产生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加重疾病。他们需要“双心”一体的支持,精神上的鼓励。

而那些血压总也稳定不下来的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心绞痛反复发作的冠心病患者则需要心血管科医生的生理上的专业治疗以稳定心血管的机能,更需要心理科医生帮助他们探索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过程中告诉我们潜意识隐藏了什么,并将潜意识意识化,重新整合自我,让自我更加完整。当一个更加完整的“我”出现的时候,疾病将会后退。

“双心”也要求心理医生也不能忘记我们的心脏并不只是承载情绪,它还是一个有机体。面对一位因为心理原因突发心脏症状直接来心理科就诊的患者,你绝对不能盲目的判断患者仅仅患有心理疾病,一定要和心内科医生合作排除任何生理疾病的可能性。尽管患者因器质性心脏病来心理科就诊的机会微乎其微,我们仍然保持足够的警惕,否则万分之一的疏忽可能导致患者百分之百的死亡。

医学是科学也是精神的和艺术的,今天治病观念从延长生命到提高生命质量,从治病到以人为本,从局部医学到整体医学,循证医学,所以只有“双心”医生共同为患者提供帮助,才能真正为每一位心血管患者构筑一道健康长城。

作者: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临床心理科 顾亚亮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