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路在哪里?

2020
01/19

+
分享
评论
华西医院曾波
A-
A+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树立“大健康、大卫生”理念,提出了新时期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发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健康中国上升为战略,勾画了打造健康中国的美好蓝图,这是我国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重要里程碑,对于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发展卫生和健康事业、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从建国初期的 “四大方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到“两为方向”(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再到“全民健康”(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针对不同时期人民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不断推进卫生改革发展,稳步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构建起世界上最大的基本医疗保障网,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质量水平,使群众从“不得病、少得病”到“看得起病、看得上病、看得好病”,提高了人民健康水平,走出了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卫生改革发展道路,为全球健康治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了中国智慧。

全民健康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体人民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参与协作,需要从优化现有的相关政策入手,并从多个环节进行统筹,实现以健康为目标的联动改革。公立医院作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主阵地,打造“健康中国”的桥头堡,在推进“健康中国”的既定战略中,理应走在前列、积极作为,这既是职能所系,也是责任担当。

命题需要解答,时代呼唤担当。新中国成立70年来,公立医院经历了激荡七十年。从建国初期的“全额管理,差额补助”到“用经济方法管理医院的业务活动和财务收支,实行定额管理制度,即定任务、定床位、定编制、定业务技术指标、定经费补助”再到“给政策不给钱,以工助医,以副补主”再到“改革公立医院管理体制、运行体制和监管体制,积极探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逐步解决‘以药补医’的问题”最后到“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公立医院改革的任务和要求不断调整充实。面对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头戏”和“硬骨头”,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和时代命题,公立医院肩上的担子不是轻了而是更重了,只有不断增强改革定力、保持改革韧劲,加强思想引导,注重研究改革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高改革精确发力和精准落地能力,扎扎实实把改革举措落到实处,才能打好医改攻坚战。

目前,公立医院数量超过了1.3万家,在改善和提升人民群众健康方面发挥着主力军作用,各方面改革继续呈现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但是,公立医院面临着老问题与新情况叠加、发展问题与改革任务交织、巩固已有改革成果与拓展深化新领域改革并重的复杂局面。公立医院事业发展还存在不少短板,供给服务质量偏低、资源总量不足、资源配置不合理、人员结构不平衡、基层服务能力薄弱、老少边穷地区发展滞后[1]。总之,公立医院改革发展到了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触及更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面临的都是更难啃的“硬骨头”,必须紧紧牵住公益性这个“牛鼻子”,走好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这步“先手棋”,进一步占领先机、赢得优势。

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必须由打基础转向提质量、由形成框架转向制度建设、由单项突破转向综合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即“一个目标”、“两个关键”、“三个转变”、“四大原则”和“五条路径”:

“一个目标”:基本形成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和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治理机制,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推动各级各类医院管理规范化、精细化、科学化,基本建立权责清晰、管理科学、治理完善、运行高效、监督有力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2]。

“两个关键”:也就是“一升一降”,一是持续提升医疗质量,聚焦“规范、提高、整合”,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高质量的卫生健康服务,特别是患者安全方面,争取达到航空业级别的六西格玛水平(0.034%的错误率);二是不断降低医疗成本,减少经济和时间上的浪费,充分借鉴制造业成熟的精益管理模式,切实降低民众的医疗负担。

“三个转变”:在发展方式上由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提高质量。在管理模式上,从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在投资方向上,从投资医院建设向扩大分配提高收入转变。

“四大原则”:有利于破除公立医院逐利机制,切实维护公立医院的公益性;有利于实现以病人为中心,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服务;有利于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积极性,实现公立医院民主管理、科学决策;有利于发挥好公立医院的引领带动作用,提升医疗服务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率[3]。

五条路径”:一是创新医疗卫生服务供给模式,完善医疗联合体、医院集团等多种分工协作,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上下联动、急慢分治的合理就医秩序。整合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大力发展实现优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实施健康扶贫工程;

二是科学规范诊疗行为,优化诊疗流程,提升医疗质量安全水平,建立与国际接轨、体现中国特色的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体系。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提高健康供给需求变化的适应性、灵活性和人文性,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加普惠、更有效率的健康服务,增强患者的就医获得感;

三是强化医院管理制度建设。各级各类医院要制定章程,明确办院宗旨和方向。要健全医院决策、民主管理、人力资源开发、绩效考核、人才培养培训、科研管理等制度,激发广大医务人员参与医院管理、服务人民健康、促进医学事业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是加强医院党建,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领导的核心作用,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工作,把医院党建与各项制度建设紧密结合,强化对医院工作的政治、思想和组织领导,将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推动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五是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相匹配的人才队伍,以临床需求为导向,培养能看病、会看病、治得好病的临床医生,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医疗工作队伍。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再美好的蓝图,不去描绘也不会自动实现;再美妙的乐曲,不去演奏也不会自动唱响。公立医院要把学习贯彻健康中国战略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准确把握强化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制度保障的核心要义,坚定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制度,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维护人民健康,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健康基础。

[1] 刘延东. 深化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奋力开创健康中国建设新局面[J].求是,2017(16):4-10

[2]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 国办发〔2017〕67号

[3] 刘延东. 深化卫生与健康事业改革发展奋力开创健康中国建设新局面[J].求是,2017(16):4-10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高质量,医院,公立,医疗,健康,制度,改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