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日记 之 关于“保胎”致中华医学会生殖医学分会、围产医学分会和妇产科分会的一封信

2020
01/08

+
分享
评论
段涛
A-
A+
对于“保胎”的临床实践,可以有指南和共识以外的探索。
 


写这封信给各位专家的目的非常简单,希望三个分会的专家能够一起坐下来制订一个关于“保胎”的专家共识。



 

“保胎”事业乱象丛生


在中国,“保胎”事业蓬勃发展,乱象丛生。


“保胎”在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显学,成就了一个庞大的上下游产业链,发展太快,从业人员太复杂,野蛮生长出很多的“砖家”,那种野生型的“砖家”。


在过去的几年里,一下子冒出来很多的“保胎”大神,“保胎”专科和“保胎”医院。


越来越多的人被判定为需要“保胎”,需要卧床休息,需要禁止性生活,需要常规检查血液的孕酮水平。


只要一查孕酮,就会被认为是孕酮低,就需要口服黄体酮,肌肉注射黄体酮,阴道塞黄体酮,接下来估计要出品“黄体酮面膜”了。


坏了,我不应该说出来的,应该自己先去注册好商标,生产好“黄体酮面膜”,然后再发这篇文章的。



 

“保胎”套路深



 


如果是有过自然流产,套路会更深,先是抽好多好多管的血,做各种抗体和各种指标的检查,只要有一个指标阳性(只要你化验的项目足够多,至少会有一个指标阳性),就会有全套的保胎治疗方案跟上。


好多人都是一天吃药三次,每次吃药要吃一大把(真的是一大把,是姚明的那种一大把),单单吃药就吃饱了,一点饭也吃不下。


 

(图片来源:摄图网)


不仅如此,还要喝一大碗的中药汤,肚子上屁股上每天都要打各种各样的“保胎”针,阴道里还要塞很多的药。


“保胎”结束,有的人还真的一本正经地给患者颁发“毕业证”,很有仪式感,热泪盈眶,山呼万岁的那种。


不少患者单单“保胎”用药就要花掉十几万甚至是几十万,太荒唐了,太野蛮了。


这种野路子的做法难道不应该有人出来管一管吗?



 

“保胎”说法不一致


当然,有些患者也的确是需要“保胎”,但是在面对真正需要“保胎”的患者的时候,即使是学院派的专家,大家的说法做法也有很多的不一致。


辅助生殖有辅助生殖的做法,生殖免疫有生殖免疫的做法,同一个专科的每个医生还都有自己的做法。


辅助生殖医生和产科医生之间、生殖免疫专科医生和产科医生之间不沟通或很少沟通,患者在各科医生之间也没有很好的衔接。


有的医生“保胎”是12周“毕业”,有的医生“保胎”是36周才“毕业”,和产科无法衔接,说法不同,口径不一,做法各异。


对此,产科医生和患者都有不少的困惑。


 

(图片来源:摄图网)



 

“保胎”患者需要多科室配合


 


其实这些辅助生殖的患者,这些反复自然流产的患者往往会合并有其他问题。


孕妇会有子痫前期的风险,会有早产的风险;胎儿可能会有结构异常和染色体异常的风险,这些都需要胎儿医学/产前诊断,以及母体医学的亚专科医生在11-14周就要开始介入。


如果一直留在辅助生殖医生手里,如果一直留在生殖免疫的医生手里,会错失及早筛查和早期干预的机会。



 

“保胎”的专家共识


所以,我建议三个学会的专家组成一个专家委员会,一起好好商量和讨论,制订一个“以患者为中心,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原则”的“保胎”专家共识。



 

保胎的目标



 


  • 目标是在临床上达到“三共”:共识(形成三个专科之间的共识);共管(共同管理患者);共享(共享患者的临床资料);


  • “保胎”原则达到“三有”:有节制;有节奏;有节操;


  • 有明确的循证医学证据的做法,按照证据的级别进行相应的推荐;


  • 对于循证医学证据不足,意见不一致的,至少要有共识,要有基本原则。


对于“保胎”的临床实践,可以有指南和共识以外的探索。


但是这种探索应该是以研究为目的,是“一个中心(以患者为中心)”和“一个原则(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原则)”基础上的探索,而不是大规模的常规开展。

 
本文由作者自行上传,并且作者对本文图文涉及知识产权负全部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邮箱:guikequan@hmkx.cn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