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能治好(上)

2019
05/07

+
分享
评论
郑芸
A-
A+
耳鸣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但却是当今医学界的一个世界难题。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听力中心主任

郑芸教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喉科

刘蓬教授

耳鸣能治好


耳鸣真的不能治好吗?



说起来,耳鸣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疾病,但却是当今医学界的一个世界难题。


普遍的说法是原因不明,不能治愈,使许多医者不愿接诊,众多患者长期陷入求医无门、无可奈何之中,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然而,耳鸣真的不能治好吗?


多年的耳鸣诊疗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只要医患齐用心,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治疗的方向、方法对了,就会发现:耳鸣并非一个会终生缠着您不放的恶魔,它在该来的时候来,在该走的时候会走。


看到一个又一个患者专程来告诉我们,困扰多时的耳鸣已经听不到了的时候,作为医者,内心得欢乐不亚于患者。同时也让我们越来越相信——

耳鸣能治好




为什么只有我耳鸣?


不是!耳鸣是一种很常见的疾病现象。国内外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普通人群中约15~20%的人有耳鸣。换句话说,全世界的耳鸣者有十几亿!


到底什么是耳鸣?


正常听觉是在有客观声源存在的情况下主观上听到声音,而耳鸣是在没有任何客观声源的情况下主观上感知到声音的一种现象。


因此,耳鸣与正常听觉,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现象!简单来说,正常听觉是“有声源,有声感。”耳鸣则是“无声源,有声感”。


比如,蜜蜂飞过时,人听见了蜜蜂“嗡嗡”叫的声音,这是正常听觉;可是,明明没有蜜蜂在飞,人却感觉得到像蜜蜂“嗡嗡”叫的声音,这就是耳鸣。


所以,严格说来“听见耳鸣”是错误说法,准确的说法应是“感知到耳鸣”。



耳鸣是身体的善意提醒



为何明明没有声源存在,耳鸣患者却能感知到声音?西方医学基于分析的思维模式进行了很多研究。


到目前为止,虽提出了很多假说,但尚无一种假说得到证实。由于原因不明,治疗起来便显得盲目,所以耳鸣被视为当今的医学难题


幸运的是,我们生在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为我们探求耳鸣的原因提供了另一个视角。


如果我们跳出西方分析式思维模式,从中医整体观来看待人体,便会有一种柳暗花明之感。



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中就已对耳鸣的原因做出了比较圆满的解释,只是由于时间久远,其独特的文字表达方式不太容易被理解,所以很少有人发现。


当我们依据《黄帝内经》的思想去看临床上的耳鸣时,赫然发现,每个耳鸣者的原因都是清清楚楚的!

 

耳鸣是作为一个整体的人才会出现的一种独特现象,整体不是局部组织的简单相加,而是一个完整的、智能的系统。


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方式有些是健康的,有些是不健康的,不良的生活方式会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使整体出现亚健康状态。此时智能的身体便会发出警报。


具体来说,生活方式主要包括日常的睡眠、饮食、劳作等方面。


引起耳鸣的较常见原因有:生活、工作、学习压力导致的过度疲劳或心情不好,心态欠佳,如遇事喜欢抱怨却不反省自己、患得患失等。


睡眠质量或睡眠习惯不好(如熬夜)导致的睡眠不足;不良的饮食习惯,包括喜欢吃肥甘厚腻和或生冷寒凉的食物、饮食没有节制、不恰当减肥或服用保健品等。


不恰当的运动方式,如以追求大量出汗为目的的剧烈运动或夜晚运动等。


不当的保健习惯,如夏天喜欢吹空调,冬天不注意保暖等。


上述不良生活方式日积月累,导致五脏六腑的核心一一脾胃功能失调,身体出现亚健康状态,智能的身体以音声的形式发出善意的警报,这就是耳鸣。


明白了耳鸣的原因,就会明白,耳鸣不是恶魔的咆哮,而是天使的预警!感觉到耳鸣之时,正确的反应不是心烦、着急、慌乱,而是高兴和自省!


值得高兴的是,耳鸣的出现说明身体的报警系统在正常工作,没有失灵;需要自省的是,既然身体在示警,应自我检讨在生活方式方面出了哪些问题,改正错误后,报警声会自动撒除


耳鸣治疗三原则

既然知道引起耳鸣的原因,只要治疗方法得当,耳鸣是完全有机会治好的!

根据笔者常年接诊耳鸣者的临床经验,耳鸣怎么发生的,就会怎么消失,其发生、发展、加重和缓解、好转、痊愈的规律(详见附表)。一个又一个耳鸣者的好转、痊愈,不时给医患信心;不断重复的临床研究数据,也证实了这些临床经验。

(附表)


具体调养原则如下:


临床经验表明,耳鸣治疗的原则有三条:

第一,对因治疗;

第二,七分养,三分治;

第三,医患互信、好好配合,且医患双方都要有足够的信心、决心、耐心。

七分养是重点,只要围绕《黄帝内经·素问》开篇的十二字养生原则——“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去认真实践,便会有惊喜。具体调养原则如下:

1.正确认识耳鸣。耳鸣是因为人没有善待自己,智能的身体向人发出的善意警报,耳鸣这种响声本身对人休是无害的,不应将其视为敌人,只要整体的亚健康状态消除了,耳鸣这种警报声会自动消除,故不必担心着急。

2.避免过度的心劳及身劳。

3.起居作息按照自然规律,早睡早起。

4.饮食上注意自律,多吃对健康有益的食物,少吃肥甘厚腻、生冷寒凉等易损害脾胃功能的食物。

5.运动要适度,过犹不及,宜尽量避免剧烈运动、夜间运动及饭后运动。


根据中医养生理念去调整不良生活方式,可以调动人体自我康复能力,促使人体逐渐走出亚健康状态,从而使耳鸣渐减轻,直至消失。

如耳鸣程度较重或同时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状(如耳闷胀堵、眩晕等),可配合适当的中药、针灸或按摩导引(如鸣天鼓、鼓膜按摩、耳轮按摩等)的方法,有助于加快耳鸣康复进程。


(原文首刊登于《家庭医药》2019年3月刊)

手绘插图| 张筱倩

排版|又又 又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耳鸣,耳鸣者,声源,蜜蜂,原因,运动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