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天津市泰达医院 李青
有一位76岁的老人,尿毒症,春节期间因严重的肺部感染、心衰入住我院的ICU,经治疗后病情稍缓解而转入肾内科。
有一天我查房时,见一中年男子,阴沉着脸坐在床头,后得知是老人的长子。我问他话,他也不理我,而老人的情绪也不高。
出于职业的敏感,我担心他们娘俩在跟医护人员闹气,所以没敢多说话。
出病房后我问什么情况,主管医生说跟咱们没有关系,他在跟他妈闹气呢。他每次来都这样,好像不是来探视的,而是专门过来跟他妈生气的。
进一步了解情况得知,这位老人是个退休职工,老伴已经去世,生活比较困难。有两子一女,生活也不宽裕,尤其是小儿子,前几年因高血压脑出血瘫痪在床。老人患病后担心自己时日不多,便将仅有的一处房子明确给了小儿子,房子的面积并不大,但仍招致了大儿子的强烈不满。患者住院后三个孩子共同出钱请了个护工,大儿子、女儿及小儿媳定期来探视。
主管医生曾向老人的女儿交待病情,谈到老人严重的肾衰、心衰随时可能去世时,没想到这位女儿说:不用交待了,她要这样就好了。自打住院后,我哥不愿来,我弟来不了,我实在是太累了,我都受不了了。
这一对儿女可都是亲生的!
老人享受的是职工医疗保险,天津市的医保政策个人支付并不是太高,加之老人还有退休金,所以三个儿女的经济负担应该不是很重。
我们医院的住院条件在全天津市不敢说是最好的,起码也是一流的。标准的两人房间,收费并不高,24小时热水,三餐送饭,午餐免费,除护理人员外,每个病区还配备两名护工专门接送患者进行各种检查。这么好的住院条件,家属陪床没有多少事情可做,加上有自己请的护工,子女们来探视也不用任何劳累,仅仅是亲情的交流而已。
但即使这样,这一对子女对母亲仍如此的厌倦。
这位儿子,来探视不但不会给母亲情感的支持,反而可能会加重病情。如果你探视就是为了和你患重病的母亲来斗气,你还来探视干嘛?难道也是和你的妹妹一样盼你的母亲早点去世吗?
还有一个更糟糕的不孝。
我科还住着一个五十多岁的尿毒症患者,肾性高血压,高血压致脑出血,偏瘫,失语。患者的孩子根本不来探视,住院时拿出了一点钱,说钱花光就不治了。
每天看着患者急的咿咿呀呀想表达什么而又表达不出来,似有所期盼但总是失望,我们医护人员的心里都不好受。
这两个例子肯定不是普遍现象,但也并不见。
我们怎么来到这个世界,谁又将我们养大?
我们还能再和老人一起生活多长时间?
孤独和疾病是老年人面临的两大问题,解决好老人面临的问题,就是对老人最大的孝敬。
孝敬老人其实很容易:经常探望老人,给老人以感情的支撑;当老人患病无助时,积极的安排治疗,为老人解除病痛。
可即使这么简单的事情,许多人都做不到。
久病床前,才知道孝不孝敬。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