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战略前景美好,市场巨大,是拉动国人消费,增强国家实力的实打实工程,更是老百姓最实惠的实实在在的切身利益。
但是,要建设好健康中国,就要提供足够优质的健康医疗供给,需要完善的健康医疗体系支撑,需要大量优秀的医疗人才,需要足够的经济上的投入,需要纠正和彻底改革当下一些不良的习惯做法。
1.健康医疗行业投入偏低
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健康医疗消费,占其GDP的10~20%以上,而中国只占4~5%。我们在健康医疗方面投入偏低,直接导致人民群众接受的健康医疗服务的水平也偏低。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在农村普遍接受不到正规的长期的治疗。一些原本可以通过体检早筛可以检查出来的的早期疾病,如冠心病,癌症等,也不能早期发现、早期及时治疗及预防。不少病人等到最后发现了,但却已发展到心肌梗塞的重症阶段或者是癌症晚期。还有一些家庭或个人因病致贫现象,仍然普遍。
2.健康医疗完整体系建立尚待完善
尽管近二十年来,国家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医疗保险制度,人民群众的医疗健康保障水平也有了明显提升,但广大农村医保报销比例低,使用的药品耗材品种少的问题还存在。
另外,对国家医疗保险不足部分的补充一一>商业医疗保险,目前还是处在起步婴儿期,一直发展不起来。这一现象值得高层重视及学界研究,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对基本医疗保险的补充,是满足不同层次人群医疗需求的有力措施。
基层医疗体系逐待完善并标准化。今年,海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已启动乡镇基层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工程,但基层医疗机构人才流动性大,人才难以保留,配套设施设备不完善,是基层医疗机构发展受限的难题。海南省文昌市将各乡镇卫生院心电图及放射X光影像,通过网上传输到文昌市人民医院会诊读片发报告,发挥网上远程医疗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好的举措。但目前这种助力基层乡镇医疗机构的服务措施还在试点阶段,并未普及应用。
3.优质医疗资源供应不足
城市大医院一床难求,一号难挂现象普遍。北京是全国最优质的医疗资源城市,北京市各大医院有近一半患者来自全国各地。优质医疗供给严重不足是一个普遍现象。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拥有1万张床位,号称全球最大的医院,有人指责其规模过大,但也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需要。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技术不信任是主要因素。
4.健康医疗行业医生地位与其付出不相适应,行业没有吸引到最优秀的人才
在国外,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甚至一些不发达贫穷国家,基本上都是最优秀的高考考生,进入医学院校。而我国这方面则差距甚远,绝大部分最优秀的高考考生并没有选择报考医学院校。这样,与世界各国相比,我们在医疗人才建设的起跑线上,就已经输给了别的国家。
健康医疗行业没有吸引到优秀高考考生报考医学院校,与长期以来医生的付出及其得到的收入报酬相对较低有关,与全社会尊医重卫氛围不够有关,与医闹医暴对医生职业的影响有关。导致医生社会地位相对不高,难以吸引最优秀的人才进入医疗行业。
这个问题需要高度重视,医疗人才的培养是需要时间的,一个医生没有十年至二十年的经验积累,是不能够成为优秀的合格医生。
5.目前健康医疗行业的管理急需加强规范管理
一是表现在有限的健康医疗经费没有更充分地使用好。比如一些所谓的辅助用药、保健品及高值耗材,占用了本来就不多的健康医疗费用支出。
二是医生自身个体能量还远没有充分发挥。受体制、制度等方面制约,宝贵的优质医疗人才使用还存在浪费现象,没有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比如喊了多年的多点执业,到现在还没有落地。占医疗资源及市场80%以上的公立医院,医生多点执业制度难以兑现。应该全面放开医生诊金定价的限制,让医生和医院自主定价,有助于释放发挥医生特别是优秀医生的能量,缓解群众看病难的问题。
三是医师职业培训制度不够规范。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培训制度才刚刚起步,培训基地建设还在探索完善,培训标准及质量还不能够一致。
四是医生职业评价体系还需改革,传统的以论文、科研为主导的职称评价体系已明显不适应医生职业特点,以临床技术水平为主要评价标准的评价体系,急需完善起来。
一些人只认识到经济发展才是发展,没有认识到健康医疗产业的提升也是对社会的巨大发展贡献,也是对经济GDP增长的贡献。没有真正认识到健康中国战略的内涵,对健康中国战略的发展路径,发展目标的认识还模糊不清,决心不够。停在口头上、纸面上的多,落实到行动上的少。
因此,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还面临着一些问题,特别是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优质医疗供给,令人焦虑,应引起足够重视。
作者,陈劲松,男,54岁,主任医师,教授,曾任某军队三甲医院业务院长16年。现在三亚筹建一家大型民营三甲医院,任筹建院长。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