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方:同是DNA 为何你是你 我是我

2018
12/12

+
分享
评论
卫生经济与文化专业委员会
A-
A+
“我们都是DNA,但为何你还是你,我还是 我?”

作者 | 王一方

编辑 | 张园媛

来源 | 卫生经济与文化专委会

“我们都是DNA,但为何你还是你,我还是我?”

这是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德 ·桑格(Frederick Sanger 1918~)的诗句,也是一个医学哲学母题。

说起这位桑格,可是大名鼎鼎,他1939年毕业于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获工程学学士学位, 1940年获剑桥大学文学学士学位, 1943 年获剑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毕业后进剑桥医学研究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工作。不久成为该实验室蛋白质化学部门负责人。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40年,直到1983年退休。

他是迄今为止唯一的一位两次摘取诺贝尔化学奖桂冠的医学家,1958年获奖是因为他从事的“胰岛素结构研究”,1980年第二次获奖,则是缘于“测定核酸中碱基顺序”的贡献。 

也许是早年的文学兴趣与训练,桑格喜欢将自己的工作入诗,同时在诗中叩问医学的母题?下面是他的另一首诗:

蛋白质单体首尾相连,

构成了世上一切生命,

正是这DNA链,

我们才有了如今的模样,

其中的窍门终将发现。

却不知何时能解读人类的心灵?

通过诗歌,桑格提出了两个医学哲学命题,其一是“人的差异极其生物学根源”,其二,“生物基因研究能否破译人类心灵”(能否揭示人类高级智能活动的机理),即“还原论引领下的生物微观研究与复杂系统模式中的脑科学与精神现象研究如何契合、统一”。目前,第一道“桑格悬题”的破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似乎越来越触摸到“谜底”,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份独一无二的基因组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为此,桑格的贡献在于创造了著名的 “桑格测序方法”,他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DNA测序的科学家, 同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剑桥大学桑格中心和由他的子弟兵率队承担了 “人类基因组计划”1/3的测序任务,课题组开创人艾伦·库尔森(Alan·Coulson)就是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和弗雷德·桑格一起工作的研究主管,他1967年大学毕业后一直是桑格的研究助手,他们曾经一起研发了最早的RNA和DNA的测序技术

如果有一天,每一个人DNA分子的图谱都被测序绘制完 成,我们就可以按图说 “异”了,因为,人类费尽千辛万苦探寻基因组构成的秘密,不仅仅为了比对差异,揭示人类个体的生存多样性,更重要的是透过这些信息寻找疾病(尤其是遗传病)的证据。开辟基因病理与基因治疗的新空间。

或许是从基因组研究中找到了新的灵感,退休在家的桑格思想仍然活跃,人类可以具有相同的基因,却有着个性鲜明的基因组,基因的“同”与基因组的“异”,或许可以为脑科学的研究提供新的启示,相同的脑组织、脑细胞,以及脑内生物化学动态构成,却会产生不同的人类思维和个体情感、意志。

这个精神“万花筒”真是太神奇了,老人越想越觉得人类生命是如此的丰富,远不是“剥洋葱皮”路径那么简单,也不是“钟表匠”的手艺所能驾驭,于是发出了“ 不知何时能解读人类的心灵?” 的感叹?这岂止是感叹,分明是一个生物学前辈的殷切希冀,一道在新的“后基因组时代”冲刺的号令。

- End -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王一方,DNA,基因组,生物学,桑格,人类,测序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