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方:医学不是“人与机器”的故事

2018
12/06

+
分享
评论
卫生经济与文化专业委员会
A-
A+
毕竟医学的故事是“人与人”的故事,而不是“人与机器”的故事,“人- 机委托”的边界是需要认真商榷的。

作者 | 王一方

编辑 | 张园媛

众所周知,“人是机器”的命题,是由法国哲学家拉·美特利提出来的,他于1748年发表了著名的《人是机器》,如今,人们仍在批评他的机械论立场和还原论意识,指责他将血肉之躯等同于钢铁组件,将复杂的生命等同于机械器具。其实,在当时,将人体的生物性类比成机器却是一个进步,他帮助人们从混沌、神秘的生命图景中解放出来,进入局部、精细、客观、规范、受控实验的认知轨道。

不过,人体毕竟不是机器,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以,当玛丽·雪莱(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妻子)1831年在科幻小说《弗兰肯斯坦》中讲述了“一位疯狂的生物学家从新坟中盗取各种肢体和器官(教授的大脑、铁匠的肌肉),然后缝合电击造人”的故事。毫无医学背景的玛丽显然受了“人是机器”思维的启示。

图片来源:图虫创意

最令人惊叹的“人是机器”展示事件发生在1933年,美国芝加哥市为了庆祝建城100周年,申请举办了一届世界博览会,主题是“世纪的进步”,刚刚从经济大萧条走出来的美国人为了展示其科技成果,在展览会的入门处安放了一架巨大的透明人体模型(图2为其内部机械原理),其内脏透明可见,完全为最先进的机电零部件,并告知观众可以由这些部件来完成一切生理功能。

现代医学也摆脱不了“机器构造”原理的影响,20世纪医学最值得炫耀的业绩除了以战争模型征服部分传染病之外,就是器官移植和人工器官技术的突破与普及。大夫处理人体的疾病和创伤也像机器修理工一样,适时更换“零部件”即便大功告成。

不仅病人的躯体如同机器,医生的肌体也摆脱不了机器的“纠缠”,在现代诊疗现场,几乎所有的医护人员都将感官(视觉、触觉、听觉)“出租”给了机器,无须接触病人的躯体,一切观察、聆听、触摸的诊察节目都推给了“声光电磁”武装起来的诊疗机器,甚至连临床分析(思维、决策)也都听命于机器。

手术也可以安排机器人来完成。理由很充分,机器(传感器)、电脑有超出人类感官极限的分辨和分析能力,时代进步了,难道我们还应该像愚公一样去“挖山”而不使用推土机吗?道理固然不错,但是,人们也有理由担忧,一切假手机器,人的技能、情感会逐渐“荒芜”,毕竟医学的故事是“人与人”的故事,而不是“人与机器”的故事,“人- 机委托”的边界是需要认真商榷的。

如今,机器已经不是拉·美特利那个时代的“铁疙瘩”的概念了,由于机电一体化与数字技术的介入,机器正在成为人类的助手和替身。有专家预言,随着机器人的不断智能化,不出30年,它们将成为我们社会生产的主力, 到那时,医生也许除了旅游、休假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可做的,大部分的临床工作都可以委托给“机器人替身”了,它们也不再丑陋,而且可以足量、均匀地输出“机器式”的微笑、同情、人道关爱,只是不知病人会不会答应。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王一方,机器,医学,机器人,人体,器官,思维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