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器械就要低价?一个医生的不服与奋斗

2018
06/13

+
分享
评论
医创家
A-
A+
当不鼓励善,恶就会占据主流。

文/王方怡  健康界

“我希望改变一个理念。”陈纪言直言,他想改变“国产产品便宜”的大众观念。

诚然,国产医疗器械的惯有印象可以概括为两个词——质量差、价格低。这既是进口医疗器械约占国内90%市场的原因,亦是大部分有情怀的国内医生不忍面对的现状。

“经多年努力,很多国产医疗器械的质量已经有了巨大进步,但大众对其惯有印象仍没有改变。”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内科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学分会主任委员陈纪言表示,“所以,我想应该再往前走一步,让大家知道国产医疗器械在能把质量做好的同时,也可以不便宜。”

2018年6月2日,上海,健康界在一场会议结束后捉住机会专访陈纪言。但采访很快变成“争论”,而后化为担忧,进而又达成共识。

为让读者直观感受陈纪言所思所想,“医学创新评论”将近1小时的访谈内容化为受访者口述自白,细节略有调整。

医疗器械:不再以卖得便宜为荣

国产医疗器械起初因为质量不好而定价较低,定价低则难有空间提升质量。恶性循环下来,在临床上已经形成的印象是:患者想省钱就用国产的,追求质量就用进口的。同时,国家也鼓励国产医疗产品降价,以让更多患者能治得起病。

我们所处的社会是多元化社会,需求也有多元化。目前的市场需求中,处于低端的是国产产品,处于高端的是进口产品,在国产产品质量有了飞跃的今天,对于国产产品的发展很不利。在国际医疗产品市场,中国产品很难走出去,能挤进低端市场已经很不错了。显然,一味追求低价的方式值得商榷。

我自己单独或与合作者一起设计了一些创新性医疗产品,其中,一款产品比现有国际最好产品的效能还增加几倍,质量也非常好,我希望将来不但要打进国际市场,而且要占领国际高端市场,高端市场当然不可避免高端价格。我会以能设计生产全世界最好产品为荣,但不会以设计和生产廉价产品为荣。

其实价格应该交给市场。我国经常提的口号是反暴利,国际上很多国家提的口号是反垄断,内涵其实一样,因为只要不垄断就不存在暴利,但这些值得我们思考。专利是有限期的,在专利期内通过保护让发明者获得社会奖励,能够鼓励创新。但专利期过后开放竞争,这样社会可达到某种平衡。合理的价格会催生更多的创新。

我国的创新产品近几年大量增长,质量性能均可媲美甚至超越国际品牌产品,将来也要改变国人“国产产品便宜”的观念,国产产品不应是廉价的代名词。

如果有一天,我们想选择最好产品时,会选国产产品;当考虑经济实惠时,则选择进口产品。那正是我梦想的未来。

医疗价格:一味追求低价格已走进死胡同

中国医疗体系的核心问题不是贵一些或便宜一些,如果质量不好,便宜一点和容易一些有什么意义?过度扭曲的价值恰恰会带来更严重的问题。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医疗界的标签。这样的判断对吗?其实这是对医疗问题最大的误判,误判的结果是错误应对,头疼医脚,甚至使情况恶化。在这种误判下,30年中国医改所作的最大努力就是降价。经过一轮又一轮的降价,很多项目已降低到成本价格以下,甚至远低于成本价格,但降价并未带来任何核心问题的解决。

在此背景下,医院想要活下来,只能选择薄利多销,像流水生产线一样提高效率,不断追求患者赶快看诊、赶快住院、赶快手术、赶快出院。为什么?因为利薄,因为中国的知识不值钱,医院只能以快求活。

至于质量,只好放到次要位置上,甚至是鼓励或变相鼓励用宽之又宽的适应症去安排病人住院、检查和手术。

在美国,一个心脏超生检查要人民币7000多元,中国仅需要230元;而因为关税,同样一台心脏超声机器在中国比美国的价格贵约20%。因此,中国心脏超声检查的价格远低于成本,出路只有一条:多做。一部机器在美国每天为5-6位病人做检查,在中国则每天为50多位病人检查。中国的医疗收费绝大部分是成本价的1/20-1/30,我们大多数人却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我的一位中学同学成天抱怨国内看病的贵与难,却在美国旅游时因阑尾炎手术花费人民币60多万元,而且手术是由一名医学生操刀,手术刀口超长且术后感染,但却没听说有怨言,原因是因其买了旅游保险。因此,贵与不贵的感受是由谁支付所产生,与是否合理无关。

对于医生而言,由于知识在国内不值钱,挂号费和手术费不能体现其知识价值,通过多开药、多开检查才能获得高收入,在这一体制下成长和熏陶出来的医生价值观已产生改变:严谨的判断不值钱,正确的决策不值钱,精确的手术不值钱,但开药,检查可以带来价值!这就是错误的价格导致错误的价值观。因利薄,整个医疗界仅靠在大量医疗浪费前提下才能苟活。

过去30年来,医院疲于应对各项政策调控。一个政策又一个政策不断出台,这里说不给钱,那里说拒绝支付。但我总觉得没有改到点子上,如公立医院要保持公益性的问题。现在的医院不是完整的公立医院,自负盈亏不能称为真正的公立医院,真正的公立医院才能完成好公益性的任务。

另外,将来还应有更多的医疗服务分层,应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公益性的同时,满足多元化需求。

医疗质量:中国医疗体系的核心问题

如果看病难,看病贵不是中国医疗最核心的问题,那么,最核心的问题是什么?

钟南山院士曾讲过一句很悲哀的话:中国不缺医生,但是中国严重缺乏合格的医生! 我完全赞同这句话。由此,我想起一个很怪的现象:我们在国外从没有听过,在中国却经常听到的一个名词是:专家。在美国我从没有听到过“专家”一词,因为所有医生都是标准化培养和标准化行医行为。我在澳洲接受训练时,病人从我的外貌和口音很明显可以判断出我不是本地医生。我记得当我和一位患者谈病情说到“你的情况很严重,需要做一个开刀手术”时,他的答案令我非常惊讶。他竟然安慰我说:医生,不用担心,你安排手术就行了。他甚至没有打听要具体安排哪一位医生,他的技术如何等。这说明患者对整个医疗系统非常信赖,并没有要求“替我安排一位专家做手术吧!”,因为所有的医生都是“专家”。而这份信任是源自于所有医生都有很高的医疗水平。

国内医疗系统做不到的其中一个原因,也是我刚刚所讲——错误的价格导致错误的价值观,医生的价值观会被错误的价格所扭曲。大部分医生感受到,开药值钱,知识不值钱。而这个问题应该深入去思考,深入去讨论。因为这个问题牵涉到每一个人,不去纠正这些根本的问题,还只是一味去降价,不能解决问题。

医生的核心价值在于判断和决策,判断有没有病?是什么病?决策什么样的治疗是最佳治疗?应慎重对比及深思熟虑后才可以作出最佳治疗策略的选择,可惜现实与理想距离太远,现在很多医生在这方面的能力非常弱,原因有多种,其中,好医生并没有受到鼓励是最重要的原因。

我曾经建议记者做一个调查,相信结果会令人深思。由我写一个剧本,记者背熟,找20-30个医生看病,讲同样的症状,看有怎么样的结果?我担心是五花八门的结果和建议,从没有什么大问题到需要住院和手术都有,这样的质量难道不令人毛骨悚然吗?这样的状况难道不会有一天落在你我的身上吗?因此我认为中国医疗没有什么问题比质量问题更重要,且牵涉到每一个人,毕竟生老病死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

我有一个梦,即医学院的院长有病可以找他的任何一个学生去治,医院院长的手术可以让他管辖的任何专科医生开刀,同理卫生主管官员有病不用找专家,那将是国民的大幸。

社会价值:鼓励善 引导向善

我们一定要鼓励善的,当不去鼓励善的,恶的就会占据主流。

比如,我们要鼓励民族企业不再走低成本、污染环境的路。就拿我国的矿泉水来说。每瓶成本差不多要1块,卖也差不多1块,因为价格中没有把环保费用在内。矿泉水瓶不会降解,即便到了100年后,喝这瓶水的人已灰飞烟灭。而这瓶子扔在泥土里治污的成本又是原来价格的几十倍。我们透支了环境和资源,把责任推给了子孙后代。所以,我非常赞同每瓶矿泉水价格贵一点,更应提倡环保节约。在国外我们常看到街头饮水点,这样很环保,也经常看到白领一族自带午餐上班,外出旅行带大罐的瓶装水,瓶子是可以回收的。我们就应该鼓励这种爱护环境的行为,也应从制度设计上限制不环保行为,如不能卖那么便宜的水,价格不是越低越好,过低反而有害。卖贵一点,就能鼓励大家出门的时候带个水壶,上班的时候带一个饭盒,这样才能带来更多社会价值。

社会怎么走,价格是中心,过高或过低都是有害的。

在社会学上,价格本身是中性的,合理的价格起一个调节和杠杆作用;从经济学上看,难和贵是拉不到一起的:贵就不难,难就不贵。相反,价格过低会导致更严重的浪费。如我们经常在饭馆看到点了满桌子的菜却大量剩下,令人心疼。日本的食物贵且很少浪费。我们要能帮农民的最好办法,就是提高从农民手里收购农产品的价格,过低的食品价格还会导致很多疾病的产生,如糖尿病、高血压、脑中风、冠心病等。我们是不是还要拼命追求低价,这个问题值得思考。

临床创新:抓住一闪而过的念头

再说一说科研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如果没有创新,我们只能跟在别人的后面走。

如何创新?其实不是那么神秘,每个人都不会缺乏创新的能力,只是多少有异,也可以通过后天学习使创新能力增强。

首先要善于观察,不但要观察临床,还要观察社会,要善于观察和思考,要明白临床有哪些需求,用哪种方法可以满足这些需求。临床医生是创新的优势职业,因为目前医学还处在一个很原始、很初级的阶段,有大量的临床日常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怎么提高我们发现疾病的能力?怎么才可使手术更顺利更有效?怎么才可减少并发症?怎么才可预防感染?怎么才使治疗更有效?

我们每天都面对类似的问题,很多问题一闪而过,我们要善于抓住很多一闪而过的念头。因为有些时候是经过深思熟虑才想清楚的,有些时候灵感则是一闪而过。其实,我们并不缺乏创新的念头,只是有很多时候念头一闪而过却没抓住。当然,不是说所有的念头都是好的,都值得去深入。有些时候你觉得一个念头很好,但当深入分析后就会放弃。一些怎么都放不掉的念头,就要把它细化,看看能否变为创新的手术方式或医疗产品。

现在我们国家的科研投入很大,但基本上是偏重于基础科研,将来应更偏重实用,实用创新才能转化,才能变成社会财富。我相信将来一定会更多鼓励应用型创新。

另外,我建议取消科研成果奖。科研成果奖在二三十年前对推动科研创新有很积极的作用,现在已有相当的异化。创新是否有益,有多大益处,应交由社会或市场去检验。如果一项科研创新是有利的,社会和市场自然会给予回馈,而不需要政府来评选是不是可以拿奖。先进国家为什么没有科研成果奖,我们应该思考。

今天参加中国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CCI)培训学院二期毕业典礼,我觉得非常好,就是要这样做。现在正是大力鼓励创新的好时候,要通过创新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和财富。

国家和社会应该积极鼓励创新,鼓励创新产品多卖点钱,多交点税,发明人也能得到很好的回报,多做一点回馈社会的事情。这是健康社会的做法,而不是一味低价。

我们不用担心会不会鼓励得太多,应交由市场去决定价格。每个人光着身子来到这个世上,离开时也带不走任何东西。所以,财富只是个数字,应该用开放的态度来看待。而且,一定要鼓励好的。当社会不鼓励“好”,不好就容易占据主流。

人生坚持:做对的事情 提携年轻人

我的人生原则是,坚持做我认为对的事情。

创新就是这样一件事情。创新激发了我的热情,开发了我的潜能,但我更多还是需要安静。在我有许多事务性工作需要忙碌的时候,产出是低的。人需要有更多时间去思考,思考是非常有价值的。

其实我现在已经过了创新的高产期、黄金期,年轻时也曾有很多创新想法,但那时候制造和材料都跟不上,也没有资金和市场。现在是创新的好时机,我虽然老了,仍应投入到创新中去,而且应制造创新氛围,给年轻人更好的创新环境,给年轻医生更多的成长和创造空间。

我是祖国30多年迅猛发展的见证者,也非常有幸参与其中。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使我感到由衷兴奋。我感恩祖国,同时希望更多回馈社会。

后记:

采访过程如前所述,先是争论,而后化为担忧,进而达成共识,一波三折。十分有益,亦十分感慨。

当天的采访从晚21:00开始,至22:30才结束,又是在一天的辛劳奔波之后临时约成,十分不易,亦十分感恩。

采访次日,笔者收到陈老师一条短信。内容如下:

“把昨天我们的争论理了一下,理出有趣的东西。

焦点:价格

在这个问题上中国和日本走截然不同的路。

中国:低价,高污染,高浪费。

问题:价格无害,污染有害,资源有限。

同理也看到中国医疗的高浪费。”

良苦用心跃然而出。

“应该议一下,虽然在骗子不够用的社会,会招来一片谩骂。”

在陈老师的短信支持下,本文得以面世,亦欢迎充分讨论、各抒己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器械,低价,医生,医疗器械,价格,创新,科研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