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思 | “三问”区域卒中中心一体化建设靠什么?

2018
04/04

+
分享
评论
时空之旅
A-
A+
深入推进区域卒中中心一体化建设关键靠什么?苏大附一院卒中中心在引领苏州市区域卒中协同防控体系建设进程中,走出了自己的特色……

去岁年末,2017年脑卒中防治工作总结暨第十次中国卒中中心建设工作会议在云南昆明隆重召开。苏大附一院副院长方琪介绍了苏州市区域卒中中心一体化建设落地举措。正是在本次大会上,苏大附一院荣膺首批国家卒中中心培训基地(全国仅7家)。

“郡县治天下安”,将卒中中心普及至县级医院是人民健康需求的大势所趋。大健康时代,深入推进区域卒中中心一体化建设关键靠什么?各地可能都在实践中思考。时光不觉间已匆匆走到了2018年仲春时节,伴随着一季花开,苏大附一院在引领区域卒中协同防控体系建设进程中,又有了哪些创新举措?

2018开春以来,

苏州天气冷暖交迭频繁,

送至苏大附一院的脑卒中患者居高不下,

医者朋友圈中常见24小时内接诊3-4例中风病人,

卒中中心多学科团队不辞辛劳、合力救治。

脑卒中患者及疑似病例来苏大附一院就诊,

几乎成了苏城百姓默认的第一选项,

说明苏大附一院医疗技术过硬在民间已口碑盛传。

小编心中点赞之余却别有一番滋味,

苏城脑卒中依旧高发,病患纷纷挤向一家医院,

据悉在其他地域也有诸多类似情形,

这是否应该引起业界更多深思,

脑卒中防控解决之道究竟在哪里?


第一问:如何检验区域卒中防控成效?

流行病学调查与业界公认,脑卒中至少有“四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和复发率高。时间就是健康和生命,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说明救治可能不及时,发病率高和复发率高提示预防及康复需加强。因此,衡量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卒中防治效果,区域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和复发率作为卒中防治效益指标必不可少;卒中救治“唯快不破”,从120接警到病人接受治疗时间(OTT),从病人进医院急诊到静脉溶栓时间(DNT),从病人来医院急诊到外科治疗时间(DST),3个时间指标最直接反映院前急救与院中急救的速度和效率。

试想,单靠一家医院或者屈指可数的几家大医院,能有效对抗卒中“四高”取得防治效益吗?能在发病最佳“时间窗”内给予有效治疗吗?答案显而易见,政府及业界早已形成共识:以脑卒中急救地图贯通区域急救一体化,以脑卒中专病医联体夯实区域联合防控,以脑卒中全程信息化云平台体系建设,在急性期第一时间汇聚区域卒中多学科诊疗团队,架构院前、院中、院后及院间绿色通道;在发病前或慢性期,不遗余力推动社区筛查、早期康复和出院随访等,建立以患者为中心而不是以医院为中心的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均需要信息平台支持。归根结底,区域卒中协同防控成效究竟如何,需要依靠基于信息平台而非人工输入的科学评价指标体系。

第二问:百家争鸣缘何众里寻TA?

苏大附一院国家高级卒中中心,2017年底被评为首批国家卒中中心培训基地;血管超声诊断、静脉溶栓、内科诊疗3项适宜技术成为国家培训基地。卒中诊疗技术需要不断交流才能共同提高,卒中多学科医护团队则是技术创新的源泉。

今年3月中旬,国家卫健委脑防委主办的“缺血性卒中介入治疗全国巡回大讲堂(苏州站)暨东吴缺血性脑血管病诊疗进展研讨会”在苏大附一院总院顺利召开。2018第一站卒中技术盛会缘何选择此地?带着疑惑,小编参加了当天的会议,深感这不仅仅是技术盛会、也是管理盛会。

苏大附一院副院长方琪在开幕词中指出,临床适宜技术始终是第一位的,本次会议旨在介入治疗技术领域交流再提高,原则共识方面融合再推广。苏大附一院卒中中心在全国虽处于第一方阵,但目前肯定不是做得最好的,国家脑防委之所以选择苏州作为2018年卒中适宜技术交流的第一站,主要有以下几条理由:第一是因为苏大附一院能在短短的五六年间,从几乎名不见经传发展到全国知名,其走过的成功之路值得同行借鉴;第二是因为苏州市政府支持、医院领导班子重视,苏州建立了院前急救一体化与卒中专病联盟,区域卒中救治水平“同质化”有组织和制度保障;第三是因为全国有更多像苏州这样的地级城市,也大都有自己的区域诊疗中心,苏大附一院引领的区域卒中协同防控“苏州模式”,或能给全国各地区域卒中中心建设以更多启迪。

苏州市卫健委谭伟良主任做特约报告,主要介绍了政府在区域协同卒中防治“苏州模式”中所起的重要主导作用。卒中中心是未来的重点方向,区域高效协同防控势在必行,优化管理很重要,需要政府和医院齐发力。

如何将区域卒中中心建设做的更好,5月初国家脑防委在京举办“中国脑卒中大会2018”,相信全国各地都会拿出自己最好的答案,苏大附一院应邀将举办专场“区域卒中防控工作体系建设论坛”,苏州市卫健委主任谭伟良、苏大附一院院长侯建全、副院长方琪等应邀参会重在讲“管理”;宣武医院华扬教授、火箭军总医院姜卫剑教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杨弋教授等知名专家,亦应邀参会重在讲“技术”。技术与管理双剑合璧,这样的组合您期待吗?

第三问:区域卒中中心建设有诀窍吗?

“打铁还需自身硬”,即便成为国家高级卒中中心,成为国家卒中中心培训基地,前进的步伐也不能有片刻停歇。如何更好地发展自身、同时带动区域,苏大附一院卒中中心一直在思考、在探索,也一直在时刻迎接上级领导检阅、督查和指导。

3月29日,国家卫健委巢宝华处长莅临苏大附一院,风尘仆仆专程检查区域卒中中心信息化建设成果。院党委书记陈赞主持会议,对国家卫健委领导督查表示诚挚欢迎,并表态医院一定优先支持脑卒中中心发展。区域脑卒中专病信息一体化建设是重点也是难点,方琪副院长做了全面翔实的工作汇报,从社区筛查、院前急救、120联动、院中绿色通道、院内及院间协作以至院后随访,无一不需要信息化平台支持。贯通、整合多种信息平台,实现全方位、全流程专病信息一体化成为优化管理必需。苏大附一院在区域卒中防控信息化进程中,已经完成了整体架构并做出了诸多特色,还需要在实践应用中不断改进。

巢宝华处长指出,信息化建设要“实用、好用、够用”,不可为信息化而信息化,不能因信息化而增加临床医务人员工作负担。最后,巢宝华处长总结了卒中中心建设内涵“1,2,3,4”:第一,“1”条真正畅通的“绿色通道”;第二,“2”个卒中护士:一在急诊启动绿通,一在病房专做随访;第三,“3”个时间截点:OTT(接警到诊疗时间),DNT(入院到溶栓时间),DST(入院到外科治疗时间);第四,“4”个协作:120与医院协作,急诊与卒中团队协作,影像检验协作,内外科协作。

“1,2,3,4”法则重在人与人之间的协作,鼓励奉献精神固然需要、但只能驱动一时,长久之计当为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小编联想到众多医院正在建立“绩效奖励”机制,只要制度规范合理、落实到位,定可大大激励广大医务人员的智慧与协作,最终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当然小编认为有一条底线不能突破,医务人员需要有职业荣誉感,医务人员不能为了荣誉或利益而“过劳”。科学调配“绿色通道”中多学科值守力量,需要人为统筹也需要信息化平台辅助。

春天里“健康”与您有约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是一个美好的季节,各色花开、缤纷一季,

春天给人以无限美好的观想和新生的希望。

在国家高度关注人民健康和美好生活的新时代,

如何做好重大疾病防控一直都是一个重要课题。

疾病防控与健康促进靠技术、靠管理、靠宣传,

也靠区域信息一体化与专病医联体建设。

苏大附一院引领的苏州市卒中防控一体化,

让业界有识之士看到了战胜脑卒中的曙光。

记得在2017年中国脑卒中大会上,

陇德院士以大数据指出,

脑卒中连年高发态势不容乐观,

能否出现“拐点”关键靠区域联合防控。

小编不由地浮想联翩,

全国卒中高发“拐点”的出现可能尚需时日,

某一区域的“拐点”出现一定有先有后,

哪里会率先实现呢?

人民健康不能等待,

愿全国各地有资质的医院与120携手,

在国家及当地卫健委共同领导下,

跃马扬鞭勇向前、百花齐放春满园,

上下联动、万众一心共推“大健康”!

健康梦圆

花开一季果成时,区域协同创奇迹。

信息一体龙头引,走畅绿通提效率。

技术管理双飞翼,政府医院齐发力。

卒中发病拐点日,健康共促圆梦时。

李世刚2018.04.03(夜)

作者: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医务部 李世刚(博士)

审核:方琪 教授(国家卒中急救地图工作委员会 秘书长;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副院长)

备注:文中观点仅为一家之言,供同行参考。欢迎在留言区各抒己见,让区域卒中中心建设少走弯路、多出成效。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三问,锐思,区域,苏大附一院,脑卒中,医院,防控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