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学习见闻与感悟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儿科 邰苗苗
第二期 医护人员赴以色列施耐德儿童医学中心研修项目
2017年3月,我有幸通过了由国际应急管理学会医学委员会(TEMC)和北京华通国康公益基金会(BHGF)的选拔考试,荣幸成为第二期(2017年3月-6月)医护人员赴以色列施耐德儿童医学中心研修项目的一名学员,有幸和来自全国各大医院的25余名优秀的医护一起,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市佩塔提科瓦进行为期近3个月的进修学习。这次宝贵的进修经历,不仅让我对以色列的医疗制度和医疗技术有了一定的了解,以色列文化、人文关怀精神也让我感触良多。现简要地将这三个月的学习、工作、交流情况总结,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获益。
与TEMC主任陈冉女士合影
一、以色列的概况:
以色列国(母语希伯来语)是一个位于西亚黎凡特地区的国家,地处地中海东南沿岸,北靠黎巴嫩、东临叙利亚和约旦、西南则为埃及。1948年以色列宣布成立,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2016年以色列总人口850万人,其中犹太人口共637.7万人,是世界上唯一以犹太人为主体民族的国家。
以色列是中东地区唯一一个自由民主制国家。以色列工业化程度较高,总体经济实力较强,是中东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商业自由程度、新闻自由程度和整体人类发展指数最高的国家。以色列对于科技的发展贡献相当大。自建国以来,以色列一直致力于科学和工程学的研究,以色列的科学家在遗传学、计算机科学、光学、工程学以及其他技术产业上的贡献都相当杰出。以色列的研发产业中最知名的是军事科技产业,在农业、物理学和医学上的研发也十分知名。
以色列首都:耶路撒冷
是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共有的首都(双方都有争议)和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是耶路撒冷区的首府、原巴勒斯坦最大城市。
耶路撒冷位于近东黎凡特地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地理上位于犹大山地,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被誉为三大一神宗教的圣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以色列各大城市:
二、施耐德儿童医学中心简介:
以色列施耐德儿童医学中心是以色列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唯一一家三级儿科医院,专为儿童及青少年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中心可接收全球多个国家的转诊病人,以履行在该地区作为“和平之桥”的使命。对于他们而言,孩子是上帝,一个基本原则就是不分国别、种族或宗教,给予每个需要医治的孩子同等的医疗待遇。
施耐德儿童医学中心创立于1991年10月29日,由美国纽约的欧文及海伦·施耐德赞助并因此得名。该中心是在综合研究了以色列医疗系统及其国家儿科医疗需求的基础上建立的,是特拉维夫大学萨克勒医学院的附属医院。
医院7层大楼,地上5层,地下2层,占地约35000平方米,258张床位,45%为重症和特殊护理病床,共有1800名员工,每年门诊量40000人次,收治1800例严重的婴幼儿和儿童病人。其心脏外科及器官移植技术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
三、医疗卫生体制:
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所有以色列公民必须参加,年满18岁居民要按收入比率缴纳健康保险费。未满十八岁的居民、不外出工作的已婚妇女和未满一年的新移民免缴。
以色列健康保险运行实行管办分开,公平竞争。根据医保法,政府授权独立于各部委的(国家医疗保险机构)统一管理收取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会同卫生部门制定统一的医保相关政策。
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科学。以色列有46家综合性医院,2000多个社区诊所,46%的医院由政府直接举办。①是医疗机构层级和功能较为清晰。有四类:初级保健服务,主要是社区门诊,50%由卫生部直接管理,其余由卫生部拨付资金给其他机构管理。综合医院诊疗服务,主要是指一些大病和疑难杂症。一般而言,住院患者不可自行挑选专科医生,只能到排班表分配的专科医生处就诊。急救医疗服务,以色列各大医院急诊部、紧急医疗服务中心和夜间医疗服务中心提供急救服务。康复医疗服务,主要是由大医院转诊出来的患者,费用由医保和个人共付。②医疗机构间建立了协同的医疗服务体系,类似国内的“医联体”。
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实行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在行政区域内建立中心实验室,所有医疗机构都可以使用。
把各种卫生投入集中起来,基本建设、价格管理、资金使用由卫生部门统筹安排,通盘考虑布局医疗资源。
分级诊疗制度完善,病人遇到医疗问题,首先看家庭医生,如家庭医生认为有必要到上级医院就诊,会为病人出具推荐信,没有家庭医生的推荐信,病人是不能到大型医院就诊的。
人才培养和薪酬制度健全。以色列医学人才培养有三个方面的特点:一是周期长,以色列医学生培养是非常严格的,完成四年制大学本科后才能进入医学院校学习,学制为七年;二是重视家庭医生培养,三是注重医学实践。以色列医学生在校学习七年,有三年临床见习,一年临床实习。
四、学习体会
在施耐德儿童医疗中心学习期间,我有幸去了两个大科室学习——血液肿瘤科,普通儿科病房。其中血液肿瘤科6周,普儿科4周。通过两个半月的学习,对以色列医疗有个基本了解,从护理管理,医院文化,教育模式等方面做以下总结:
1、移动式平台的应用——简化工作流程,大大减少工作量。在这里我见到的所有工作用的物品基本都能移动,如移动式电脑,移动式输液架,移动式治疗车,移动式生命体征检测仪,移动式抢救设备等等,这里重点介绍移动式电脑、移动式输液架、移动式生命体征检测仪在医疗护理中的应用。在这里你很少见到护士在埋头书写护理文件,她们会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病人,而不是在书写上。病区里随处可见移动式电脑,基本每个病房门口都配有一个,治疗室配有两个台式的。病房门口的电脑用于护士查看分管病人的信息,治疗前进行再次核对,以及对护理数据及治疗后进行记录。医生查完每个病人进行下医嘱,护士根据医嘱进行执行。治疗室的电脑主要用于病人治疗给药,打印治疗卡。移动输液架的使用,也给患儿带来很大益处,患儿不需要待在病房输液,在安全范围内可以四处玩耍。所以在病区内,你可以看见带着输液装置随处奔跑的孩子,那一张张稚嫩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如一缕春风拂面,暖暖的。随处可见的移动平台,大大减轻了医护的工作量,值得推广。
2、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
① 建立家庭式病房
施耐德儿童医学中心的医务人员认为,患儿感到安全,平静可以促使早日康复,家长亲近患儿并积极参与治疗使治疗更易成功,基于这种观念,医院重视安置家长的陪伴处境,即建立家庭式病房,营造家庭气氛,使患儿和家长在院期间享受在家里一样的待遇,病房中每个细小环节的设计都具有人性化,致力于为患儿创造一个如家般的住院环境,最终达到使患儿尽快康复的目标。
② 合理的病房结构
病区护士站到每个病房之间的距离几乎相等,护士站在病区的中心,病房位于围绕该中心的三条边上。每一边上设有5个病房,每个病房的患儿迈出病房都能看到护士的身影,使患儿有被重视和照顾的感觉,达到一种安全便捷的护理模式。
③ 为家长提供便利的服务设施及免费餐饮
病房内常规两张床,间距约1.5cm,并以窗帘相隔,一方面方便护理操作,另一方面保证患儿拥有自己的私人空间和隐私,每张床正前方有悬挂电视,每个床配备一个沙发床(白天沙发,夜间当床使用),还有设备齐全的洗手池和洗手间,还有储物柜等等。病房走廊还有给母乳喂养的宝妈们提供电动吸奶器,给人工喂养的宝妈们提供热奶器,与此同时每天还会给患儿和家长提供免费的餐饮,由护工配送并在固定的地方设有午餐车,车内备有茶、咖啡、开水、点心等以方便家长自行取用。
④患儿的教学及生活计划
每个病区都配有儿童电脑室,并配备1至2名经过专业培训的老师,医院利用该室为患慢性病和严重疾病需要长期住院治疗的学龄儿童提供上课、学习的机会。除电脑室外,每个病区还设有患儿娱乐室供全科患儿娱乐。娱乐活动有5个方面,看图书,玩玩具,玩电脑,绘画和做手工劳动。家长可以参与其中,同时娱乐室的墙上随处可见孩子们的涂鸦作品,可爱、稚嫩的、充满童趣阳光的精神。
3、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标准预防-—降低院感的发生率
消毒隔离做的好(手卫生严格,一次性物品的应用很普遍),院感率低。每个病房都配有卫生间,洗手池,洗手液(1种速干手消毒液,1种洗手液)擦手纸,大的白色带盖生活垃圾桶。每天早晨,中午,下班之前都有护工来收拾房间,倾倒垃圾。每天早晨病人没来之前护工打扫卫生,把每个病床重新换被单枕套。这里护士做治疗的时候,输液瓶口消毒不用棉签,用一次性纱布消毒。安剖瓶也不用砂轮划开,直接用纱布包着掰开。病人的留置针头用无菌的一次性纱布消毒,关键是每个操作后都会洗手,垃圾分类也很明确。生活垃圾桶,血液制品垃圾桶,化疗药品垃圾桶,锐器盒,都是按照要求严格分类,不仅是医护做的到,家属、护工和志愿者都能做到。
4、疼痛的护理—技术上的支持,人文的关怀,趋于无痛治疗
输液港的应用就是个减轻疼痛的典型代表,给不配合病人穿刺时,护士会在穿刺前给病人血管处涂上利多卡因膏状物以减轻病人痛苦,留置针外的敷贴去除之前会配上易去除胶贴液体以减轻胶贴对皮肤的粘性。做侵入操作时都会应用利多卡因,咪达唑仑,丙泊酚等,比如让我惊讶的是插胃管,腰椎穿刺,骨髓穿刺以及个别不配合的孩子留置针穿刺都会应用丙泊酚(静脉全麻用药),不过这边操作前应用麻醉药的结果还是很好的,病人在无痛的时候结束治疗,然后在复苏室观察,家属可以陪护,清醒后就可以喂食,不像国内的腰椎穿刺后严格去枕平卧6个小时才能进食水。
5、心理护理——“医疗小丑”
主要关注的是病人的情绪、精神、心理和社交需求,他们试图通过魔术、表演、音乐、说故事以及其他小丑技巧,将病人的注意力从痛苦甚至令人害怕的治疗过程中转移,帮助病人适应新的未知环境。这一点施耐德医院做的特别好,从生理,心理,精神层面去关注孩子的健康,值得我们学习 。
五、回国工作业务开展计划
1.从护理管理理念方面,家庭式的护理模式,责任制的护理模式,护理工作流程优化等方面着手。
2.制作出一系列关于院感方面的计划,希望能有效执行,减低科室院感的发生率。
3.从人文关怀上,努力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开展类似小丑医生的服务,把微笑还给孩子。
六、离别
眼看就要回国,离别总是伤感的,在以色列学习的3个月,已与外国老师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医学是无国界的,很愿意为中以医学架起友谊的桥梁。在此非常感谢TEMC&BHGF给我这次出国学习的机会,也感谢院领导对我的信任。经过此行,了解了以色列的风土人情及科技进步,以色列的医疗体制,特别是在施耐德儿童医疗中心的学习,从护理理念,护理管理,人文关怀方面等都有所收获,也感谢施耐德的老师们对我的无私帮助,无论从语言上和生活上都对我十分关照。回国后,我希望能通过我的所学,为医院的发展尽一份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