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 耳鼻喉医生告诉您:耳鸣是身体健康的警报器

2018
03/02

+
分享
评论
航空总医院
A-
A+
耳鸣,实际上是我们人体健康的一个警报器。大脑常常通过耳鸣,来警示大家身体可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当我们出现耳鸣时,我们应当注意检查身体,排除相关疾病。

在我们的生活工作中,你是否感受到过这件烦人的事情:总觉得有一只蜜蜂在耳旁“嗡嗡”,或者是知了在耳朵内“吱吱”的叫?

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耳鸣。在全国爱耳日到来之际,航空总医院耳鼻喉医生在这里教大家正确认识耳鸣。

耳鸣的专业定义是指无相应的外界声源或刺激,而主观上在耳内或颅内有声音的感觉。

耳鸣,实际上是我们人体健康的一个警报器。大脑常常通过耳鸣,来警示大家身体可能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当我们出现耳鸣时,我们应当注意检查身体,排除相关疾病。

耳鸣分为耳源性和非耳源性:

耳源性耳鸣常见于外耳疾病(如耳道堵塞,耵聍)、中耳疾病(中耳炎)、蜗前病毛细博爱损伤)、蜗后病变(听神经瘤)等;

非耳源性常见于血管搏动性(颈动脉搏动)、肌肉阵挛性(腭肌阵挛)、咽鼓管病变(咽鼓管异常开放)、颞颌关节疾病(颞颌关节炎)等。

耳鸣认识的常见误区:

1.久鸣必聋  耳鸣只是一个症状,不会引起我们的毛细胞的损伤,只是已损伤的毛细胞不可恢复,逐渐的听力下降。认为久鸣必聋,是认知的局限性和夸大性导致。

2. 耳鸣引起失眠  失眠时外界万籁俱寂,只有耳旁的鸣叫(耳鸣),这时候,预警信号往往会成为我们的怪罪对象,因此,大家会认为耳鸣是导致失眠的原因。

3.耳鸣引起自杀?出现这种情况时,耳鸣其实是精神抑郁的替罪羊,耳鸣掩盖下的抑郁,才是引发自杀的真正罪魁祸首。

耳鸣的治疗

首先要排除其它重要疾病,如外耳道耵聍、中耳炎、听神经瘤等,在排除其它原发性疾病之后,可采用以下疗法:

药物治疗:如扩血管、营养神经、抗焦虑抗抑郁类药物,

掩蔽治疗:音乐疗法,佩戴助听器

习服治疗:分散注意力,逐渐习惯耳鸣的声音 重要的是不要长期关注耳鸣;长期的关注会激发记忆系统的记忆,从而难以消除,及时机体的状态恢复正常。可以挑选自己喜欢音乐来听,以分散注意力,掩盖耳鸣。

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耳鸣?

放松心情,情绪不要过于激动,注意不熬夜,避免劳累过度;

多食蔬菜水果;

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避免接触噪音;

口服药物时注意避免耳毒性药物;

如出现耳鸣,应及时去医院就诊。

 (李现龙/文 田琨/编辑)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耳鼻喉,警报器,爱耳日,注意力,中耳炎,耳鸣,疾病,药物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