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长“十大担忧”倒逼“角色转换”

2018
02/26

+
分享
评论
秦永方
A-
A+
历史的车轮到了今天,各项医改新政发力,医生自由执业倒逼,社会办医兴起,医疗趋势变幻莫测,新医改新形势新环境,面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挑战,院长的担忧越来越多,

一、院长“十大”担忧什么

历史的车轮到了今天,各项医改新政发力,医生自由执业倒逼,社会办医兴起,医疗趋势变幻莫测,新医改新形势新环境,面对内外环境变化的挑战,院长的担忧越来越多,总结院长担忧什么。

1、担忧政策风险“不期而至”

一系列医改新政都明确规定,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不允许与收入挂钩,高压红线“令箭高悬”。面对医院的绩效大部分与收入挂钩的现实,利益调整改革“举步维艰”,与政策正好相反“冰火两重天”。院长始终绷紧这根弦,担心违背政策这个“炸弹”,不知道什么时候爆炸引发追责个人风险。

2、担忧控费增收遇“天花板”

政府要公益,破处医院的“趋利性”,控费不得超过10%,医院增收遇到“天花板”瓶颈。院长担忧在不突破控费目标的前提下,医院的资金从何而来。

3、担忧政府财政拨款“不到位”

药品耗材零差价、两票制推行,医院的收入来源从三个渠道,变成“医疗收入和财政拨款收入”,医疗收入有控费目标,院长担忧财政拨款收入能不能到位,主要看各地财政状况。

4、担忧医疗服务价格调整“滞后”

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的前提是“腾笼换鸟”,只有药品和耗材降低,才能为提高医疗服务价格腾出空间,药占比和耗材比已经降低了,院长担忧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迟缓,引发医院受到损失,导致医院的经济不可持续。

5、担忧医保支付结算“不讲道理”

医保总额预算、均次费用控制、单病种收付费及DRG支付制度推行,都是基于医保基金控费为目的,不可能考虑各家医院的实际,无论收费价格调整也好,医保支付结算也好,因各家医院病种结构不同,病种成本收益而不同。虽然明确规定医保和医院协商,但是院长担心医保“不讲道理”。

6、担忧公益性考核影响“官帽子”

公立医院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考核评价应当以任期目标为依据,以日常管理为基础,以公益性为导向,注重工作实绩和社会效益,注意与公立医院绩效评价工作相衔接,防止逐利倾向。院长担心公益性不达标考核直接影响”官帽子“,如何处理公益性与趋利性是一对矛盾统一体。

7、担忧业务被肢解拆分医院 “咋管理”

伴随着医生自由要执业 、护理要自由执业、药师自由要执业兴起,检验科、放射科、病理科、血液净化等成立中心要独立,医院的赚钱科室被剥离,医联体的组建,院长担心医院业务遭拆分,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面临挑战,面对新业态如何管理?

8、担忧人力成本加大“难消化”

医务人员的自由执业,医生集团的兴起,必然引发“自由流动”,激发了医务人员价值提升认可,医务人员的待遇必然大幅度提升。院长开始担忧竞争倒逼,人力成本上升压力如何消化难题。

9、担忧就医条件改善“成本大”

为了竞争的需求,规模化粗放式增长,改善医院就医条件,购置高精尖医疗设备,导致医院运营成本加大,面临增收乏力新形势,院长开始担忧如何化解成本加大压力。

10、担忧限制医院举债 “没钱咋发展”

对公立医院举债发展政策及法律明确限制,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卫生部、银监会联合下发的《关于严格限制县级公立医院举借新债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地严禁县级公立医院举债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设备购置。首部《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草案)》提出,扭转公立医院逐利行为,禁止公立医院举债建设。院长担心不让举债发展,政府也不投资“没钱咋发展”难题。

二、倒逼院长“角色转换”

面对“政府要公益、患者要满意、医保要控制、医生要流动、业务要拆分、市场要竞争、员工要待遇、医院要效益、发展要持续”难题,传统的医院管理模式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压力,倒逼院长 “角色转换”。

1、院长从“趋利性”角色转换“公益性”

新形势新要求,院长需要站在社会的大角度看问题,破处公立医院“趋利性”,是大势所趋,医院要回归医疗自然属性,充分体现“公益性”。公立医院承担“公益性”载体责任,政府承担“公益性”主体责任,新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已经划分。站在政治的高度,院长必然要承担相应的“公益性”社会责任。

2、院长从“业务专家”角色转换“管理专家”

面对新医改新形势,医院管理压力备至,这就要求院长不但是“业务专家”,更需要是“管理专家”,院长不仅“懂业务”,关键要向“懂政策”和“善管理”转变,才能适应医疗变革新趋势。懂政策的重点是对于“令箭高悬”红灯区要规避,例如医务人员的个人收入不与收入挂钩等。

3、院长从“规模粗放扩张”角色转换“内涵质量效益”

传统的医院发展,走的是“规模粗放扩张”发展模式之路,在全民医保建立初期,医院靠举债借款等规模扩张发展获得了很大成功,医院的收入“节节攀升”,员工的收入也“芝麻开花节节高”,虹吸效应明显。但是面对新形势,增收控制举债限制,规模粗放扩展发展弊端日益显现,倒逼院长必然走向“内涵质量效益型”发展模式转变,向管理要效益,经济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尽可能的把医院办下去,尽可能不要从自己手上把医院卖出去,公立医院也是上层建筑的民意基础。

4、院长从“院长负责制”角色转换“目标管理责任制”

新政策新时代,国办发〔2017〕67号《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指导意见》指出:健全医院决策机制。特别强调了保证党组织意图在决策中得到充分体现,发挥专家治院的作用。明确提出,院长全面负责医疗、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新医改以来为何没有重提传统的公立医院院长负责制,院长负责制,关键是混淆了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关系,院长不仅是医院的经营管理者,还成了医院所有者的代表,院长的角色是董事长兼总经理,实践告诉我们,公立医院公益性不是院长可以负的责任,院长不应是董事长或理事长,应该是总经理的角色,按照公立医院的办院宗旨,履行股东会或理事会的决定而已。所以说新医改代之而来的是,医院管理委员体制下,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是院长“目标管理责任制”。

5、院长从“业务管理”角色转换“经营管理”

大部分院长都是业务专家,比较侧重业务管理,对医院市场营销、客服管理、财务预算管理、经济管理、物流管理、成本管控、内部控制、绩效管理等经营管理重视程度不够,新的形势倒逼,需要院长从重视“业务管理”角度,转换经济关注“经营管理”。

 6、院长从“疾病为中心”角色转换“以患者为中心”

虽然医院一直医疗强调“以患者为中心”,其实在医院很难得到贯彻和落实,大部分依然停留在“以疾病为中心”,缺乏“人文关怀”,加之科室经济绩效核算、举证责任倒置、药占比考核等,引发过度医疗问题,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医务人员安全没有保障,不但要靠政府高压治理,关键要真正实现医院管理要转换“以患者为中心”。

7、院长从“管控型”角色转换“合作者”

伴随着医务人员自由执业兴起,自由流动成为必然趋势,医务人员对医院的人身依附关系失去,医院对医务人员的管理从身份“管控管理”,需要变成岗位管理,把医务人员变成契约“合作者”,这就需要院长管理思维从“官本位”向“人本位”转变。

8、院长从“业余型”角色转换“职业化”

医院院长大部分是业务专家,许多院长把业务当成主业,把管理当成副业,导致不能集中精力做管理,面对医院管理压力加大,对院长职业化提出了较大挑战,需要院长专心做管理。

总之,新医改新形势,新时代新趋势,担忧改变不了现实,需要与时俱进未雨绸缪,勇立潮头,实现角色转型,因为没有医务人员参与的医改,决定道路曲折漫长,院长必然成为实现医改目标的中坚力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院长,角色,十大,医务人员,公益性,医院,管理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