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创先锋 | 80后朱锐与全球最牛内窥镜

2018
02/08

+
分享
评论
医创家
A-
A+
中国创业环境最好的城市在哪里?中国医疗器械产业链最完善的城市是哪个?高科技创业最难的环节是什么?听听80后创新创业者朱锐的选择与探索。

“医创先锋”栏目关注医学创新领域最前沿的人、公司或事件,围绕医学创新的主体、环境、机制,探讨当前医学创新机会,分析当下医学创新成功条件,分享团队或个人医学创新项目的发展历程。

文/王方怡  

2018年开年,央视公布的“2017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将朱锐推向公众视野。(点击阅读

作为一名高科技创新创业者,80后朱锐早已不是场上的新兵,而是行业的先锋。

他带领中科微光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微光医疗),自2012年一路走来,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自主创新的OCT影像系统,包括硬件、软件、耗材,并积累40项专利,3项核心授权发明。 

学院派VS.创业者 

初看朱锐,恰是妥妥的学院派。

出生在人口大省河南,依然能高分考进清华大学,在物理系读完本科和硕士,又到香港大学电子工程系攻读博士。优质教育在朱锐身上显露得淋漓尽致——他富有勇于创新的精神和优秀的科研能力。

研究生期间,朱锐一直致力于OCT技术的研究。后来的一次偶然机会,他萌生了将OCT技术与光纤技术结合起来做内窥镜,以增加疾病诊断精确性的想法,并就此打开了高科技创业的大门。

2011年,朱锐率领团队研发出国内首台商业化内窥OCT造影系统,并获得深圳“创业之星”大赛初创组冠军,一时引来许多关注与机会。

2012年,朱锐决定开始创业。彼时距离朱锐博士毕业还有一年时间。

这一信息曾被多家媒体挖掘并报道。朱锐表示,当初的决定到现在来看仍是非常值得的,如果那时自己没有抓住机会,可能今天也无法走在OCT行业的前沿。

或许再让朱锐做一次选择,他依然会选择放弃学业,因为他骨子里注定是一个创业者。

朱锐在博士期间就开始参与一些公司的“创业”。当时,他周一到周五在香港读书,周六周日就回到深圳做项目。他享受把想法一步步实现产品化的过程。

而当被问起自己创业的滋味时,他的回答是“九死一生”,声音里尽显坦然。

他形容自己“不折腾就会死”,不喜欢平淡,而偏爱正弦曲线式的生活,哪怕要承受跌下去的风险。

做医学创新项目“就像做乘法题目一样”,朱锐说,“有一个地方为零,则结果为零。”

具体到微光医疗,朱锐认为,最难的在于“人”。

虽已研究OCT技术十年有余,但朱锐觉得做技术与做产品存在较大差异。产品的最终成形,需要包括光学、机械、软件、电子、算法、材料等各领域人才的共同合作。不同的研发人员又有不同的背景、方向、思路,把大家召集在一起组成一支团队,本身就是一个很大的挑战。而将OCT技术落实为产品又需要很大程度的创新,并无现成经验可以模仿。各位团队成员如何协助工程师,把这一技术想象做出来,又是一个难点。

为解决人的问题,朱锐选择了创新人才与职业人才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在西安借助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下称西安光机所)的力量寻找创新人才,一方面又在深圳引进较为成熟的职业工程师。

这位创业者,为微光医疗寻找到了一种两地优势共行的布局策略。 

西安VS.深圳

“公司的创新源头在西安。”朱锐说。

微光医疗在西安设有OCT与生物光学工程中心,负责前端的创新技术开发。该中心就落户在西安光机所。而西安光机所给予微光医疗的支持远不止于此。

当微光医疗还没有整编队伍时,刚从香港回到内地的朱锐,带着已做好的技术模型,获得了西安光机所的投资,并在这里得到了迅速孵化。

更早一点,当朱锐还在香港读书期间,就与西安光机所结交了缘分。彼时,朱锐在一次展会上与西安光机所的米磊博士一拍即合,决定共同研发一台OCT设备,于是有了为期几个月的合作。在此基础上,双方都希望能够开展长期合作。

也因此,当朱锐决定自己创业时,便将目的地锁定在了西安。

但是,做企业务必要考虑到民商所处环境,而深圳正是中国医疗器械产业最聚集的地方。在医疗器械方面,深圳拥有丰富和完善的产业链,这一点是国内其他任何城市都无法比拟的,也是朱锐选择将深圳作为公司注册地的考量。

“但深圳现在的问题是,房价涨起来之后,人才流入突然呈现断崖式的下跌,创业公司非常难招到优秀人才,这对创新十分不利。”朱锐坦言,深圳房价高涨之后,明显感觉到年轻人待不住了。而医疗行业,尤其是医疗器械行业难以承受人才的频繁流动,对团队的稳定性要求极高。

相比之下,西安则是一个更接地气的城市。在朱锐看来,现在中国创业环境最好的可能有四个城市,即苏州、武汉、西安、成都。在这些城市里,房价没有那么高,人心没有那么浮躁。“我们公司前台在西安工作两年都能攒够首付买套房。”朱锐举例道,生活的满足让人才非常稳定,并高度认可公司,整个团队就能踏踏实实地做事业。

因此,公司充分发挥两地优势,以取协同发展之利。在朱锐看来,微光医疗的这一布局,正是创新企业在当下时代做出的妥协与融合。

而之所以选择回到内地开启事业,是因为朱锐看到了大陆地区医学创新的前景与优势,一方面是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刚需市场,另一方面是国家政策鼓励医学创新带来的各项利好,第三方面是基因、介入等新技术发展带来的巨大可能性。

顺应时机,朱锐希望带领微光医疗开拓国内介入影像的未来。

OCT与介入治疗

让朱锐关注十多年的OCT技术,学名为“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其光纤式扫描探头可深入血管栓塞处进行精细断层扫描,并将患者的心脏血管从二维影像转换成三维立体影像,因此被称为未来植入支架管理的“金标准”。

“中国心血管健康指数(2017)”显示,当下中国有2.9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血管疾病,每年约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平均不到10秒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病。

形势严峻之下,介入治疗的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医患群体所采纳。所谓介入治疗,就是在病人的手、腿或其他部位的动脉上开一个小孔,插入导丝和微导管,将导丝经由血管到达心脏内血管的堵塞处,通过导丝置入心脏支架,扩张闭塞处,恢复心脏血流输运,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效果。

但并非所有病变都需要进行介入治疗,临床诊断上仅靠医生的知识,又很难精准判断血管狭窄是否存在致命风险;随着介入手术的普及,如何选择最合适大小的支架成为新的难题;对于已放置的支架,如何进行长期随访,以辅助后续的治疗决定?以上三个方面,将会是OTC技术的主要应用优势。

而且,对比目前可用的影像技术,OCT是其中性价比最高的一种。尤其在新型全吸收生物可降解支架(Bioresorbable vascular scaffold, BVS)应用大潮来临后,OCT将能发挥出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效果。

技术风口自然吸引全球诸多医械公司展开激烈角逐,但进口仪器超过300万元人民币的高昂售价,制约着该技术在国内的普及应用。

现在,朱锐团队已成功研发出国内首台临床医用介入式光学相干断层影像OCT系统,并将内窥成像导管直径做到了0.86mm,打破了此前0.92mm的全球记录。仅仅导管细度方面的突破,整个团队就耗时两年多。而这一极致追求,就是为了更好的临床效果。

目前,该系统已进入创新医疗器械注册的临床阶段,有望于2019年初获得证书并推向市场,并将大幅降低市场售价。 

也因此,朱锐团队在国内医院市场颇受欢迎。朱锐分享道,几乎每一位打过交道的医生都对微光医疗交口称赞,因为病人确实负担不起昂贵的治疗价格。

但说到底,支付问题亦是朱锐不能避免的一关。如果OCT影像检查能进医保,一切自然迎刃而解,朱锐对此看得十分清楚,并保持乐观。“就像我们看病一样,得先看准病,再进行手术,而不是一上来先做手术。以前缺乏这种技术,现在技术有了,如何普及就是价格问题。”朱锐认为,未来OCT技术会先从发达地区进入医保系统,然后再逐渐全国铺开,“我相信会是这样”。 

朱锐的创业思路亦十分坚定——从小众市场与新兴市场切入,实施曲线战略。“虽然我们的团队很新,也比不上外企实力丰厚,但我们就在一个小点上聚焦人员与投入,做出来的产品甚至比进口的还好。那么,这时候我就有了充足的实力去占领业务市场。”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从边缘切入国内市场的占领路径。

而OCT技术就是朱锐团队始终聚焦的核心方向。以“做全球顶尖的介入影像器械公司”为愿景,微光医疗一方面不断与哈佛大学医学院进行深度合作,以推进研发多功能的OCT技术;另一方面,还希望突破诊断限制,将OCT技术与激光消融技术等结合起来,通过诊疗一体化的方式,解决现有的临床技术难题。

更多采访精华

医学创新评论:您是在什么契机下加入CCI创新学院,成为第一期学员的?

朱锐:2016年的时候,我在参加一场课程时收到一张宣传单,上面写着“第一届心血管创新学院招生……”收到以后我特别激动,觉得这是一个与医生和同行沟通交流的好机会。

医学创新评论:在CCI创新学院,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朱锐:收获非常大。这是我很难忘的一段经历。

第一,与许多临床专家、工程专家在一起沟通,能了解到临床的许多难题,感受不同的思维方式,使我们的技术设计更加贴近临床的需求。

第二,在学院里,多数是非常具有创新思维的、敢想敢做的年轻人,让我结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

医学创新评论:现在CCI发展壮大至CMIA(中国医学创新联盟),旨在推动中国医学创新全链条良性发展,您对联盟发展有何建议?

朱锐:由心血管领域的创新联盟推广到全医学领域的创新联盟,我认为特别契合当前的行业发展和时代发展主题。我们临床有这么多有经验的专家,这么大的病例量,还有很多优秀的工程科学人才,必须是通过这样医工结合的方式,才能创造出真正中国原创性的医疗器械或医学设计。

医学创新评论:就个人而言,您最希望在CMIA获取哪方面的帮助?

朱锐:我觉得就是多参加一些活动,促进医工结合。我认为联盟实际上是一个平台,它提供了工程人员跟医学人员交流的机会。在这个前提下,大家来到CMIA,就是瞄向未来的临床转化。我也希望能与业界各方面的专家交流,从而开拓我们腔内影像和介入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空间。

点击CMIA招募令.docx

加入中国医学创新联盟,

共推中国医学创新事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内窥镜,朱锐,先锋,OCT,医学,技术,创新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