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医生猝死 院长:恐惧是最大压力

2018
01/25

+
分享
评论
蓝狮公社
A-
A+
没有一个国家会认为医生是高风险职业,除了中国。

文 | 一淼

1月23日,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医生郭庆源持续工作18小时后猝死,年仅43岁。留下了同为医生的妻子,他两个孩子中最小的仅5个月大。

该院院长在中新网记者采访时透露,青大附院每年都有医护人员被辱骂,被打,甚至就连出急诊的医护人员都难逃“厄运”,每晚都要面对前来就诊的醉酒、打架受伤病人,威胁是经常遇到的,医护人员不单是劳动,劳累的付出,身心的付出更大,更多。急诊科医生面临最大的压力是恐惧。医护人员的自身安全,病人及家属的不理解,比劳累所带来的压力还要大。

听完此番言论,中国医生真有身心俱疲之嫌。压垮中国医生的最后一根稻草究竟是什么?难道恐惧真的是罪魁祸首吗?

该院长将医生之死的根源归结于恐惧,恐惧的来源是医患矛盾。

有网友在评论中说道:

有一次我们医院一名医生给病人看病,发现那名病人手上拿着录像机在录像。问他干什么,病人说,“我要把你给我看病的过程录下来,否则以后出事了没有证据。”——来自一名五官科医院眼科的实习医生

“我妈今天做手术,术前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管床护士长护士分别极尽详尽的讲述各种流程状况,我能感受到他们不仅仅是负责,其中流露出的谨慎,生怕一点没说清楚招惹来的后果,看着听着我真的觉得好心疼他们,别人我不知道,三十年来家人和自己将近十次住院,没一个医生收过我红包,绝大多数医生护士负责认真态度和蔼,个别有瑕疵的也就是态度生硬一些,我感谢这些白衣天使,没有他们,我十八岁仅仅因为急性阑尾炎就已经不在人世了,感恩白衣天使!”——来自一位患者家属

可见,“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已经成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常态。各大医院的医患沟通办公成立10年了,医患纠纷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在“近十年间,医暴力冲突呈井喷式爆发。《侵权责任法》生效后医患纠纷和医患暴力冲突不仅未见减少,反呈增多趋势。从医闹、伤医、杀医、医生自杀......中国医生生存现状真是可以上《走近科学》栏目了。

这样看来,“急诊医生面临的最大压力是恐惧”也不荒唐,往往精神上的压迫更能摧毁一个鲜活的生命。但是,笔者(公众号ID:changyanlanshi)留意到记者的报道中提到,郭医生2009年从武警青海总队医院专业至地方医院,对工作积极热情,分配的工作按时高质量完成,对待患者态度和蔼可亲,病人出院后还打电话要求给予表扬。可见,在平时工作中,郭医生和患者的关系相对是和谐的。

图为郭庆源呼吸暂停后被送往抢救室。视频截图

但是又有一名搭班医生向记者透露,在郭医生猝死前,当天凌晨3点,一名异地转诊患者,因没有床位对郭医生等人进行辱骂,郭医生不断忍让,不停向患者解释急诊科内不能加床。

笔者(公众号ID:changyanlanshi)无法做到文过饰非,也并非为谁洗清责任,或将责任扣到谁的头上,医患矛盾或将成为急诊科医生的最大压力,但就这位急诊科医生的猝死,或许“真凶”不止一个

据介绍,青大附院急救中心医生每四个月从急诊科轮换至急救中心,4人一组,月工作量基本为8个白班和8个夜班。

这些数字看着没感觉是么?除法会吧?4人一组,月工作量是8个白班和8个夜班,也就是说,白班和夜班其实只有2名医生!

白天有门诊分担问诊和治疗,但晚上就全部积压到了急诊科室。

据了解,该院急诊科过去一晚只有二三十人就诊,而近期一个晚上有近一百五十多人。也就是说,两个医生一晚上接诊七八十个急诊患者,平均下来每小时10个急诊患者,每十分钟一到两名急诊患者!一刻都不得闲!我们的算法还是按照患者挨个进医院的次序来算的,实际情况是经常会同时涌来多个患者,而急诊科的患者病情可谓之凶险,已经过了不惑之年的一名中年男医生,身体真的撑得住吗?

这也是笔者感到气愤的地方,院长将所有矛盾都指向医患关系,是否有避重就轻之嫌?此番言论是极失公正的!

郭庆源同事的朋友圈

诚然,超负荷的工作状态是中国所有医生面临的窘境,身为管理者,更应该去照护到每一位与疾病做斗争的员工,与其在失去了一名优秀医生之后“甩锅”,为何平时不多关注员工身体健康?

医疗制度将“供不应求”的医患现状转嫁给了给医院,而医院又将就诊压力转嫁给了医生,那医生的压力去转嫁给谁呢?无非“一走了之”,无非“默默承受”,而中国大部分的医生,都选择了后者,无不在负重前行。

但愿郭医生的离开能给所有医院管理者以警醒,超负荷工作,一个顶俩甚至顶仨地去诊治患者虽能“解近渴”,但这是这种以牺牲医生身体健康为代价的工作模式,必然是饮鸩止渴!一个优秀的、替患者思、替患者虑的好医生的离去,对医院、对患者、对他的家庭来说,代价几何?

还有我们的患者,别再像防贼似的防着我们的医生了!给医生多一些信任,多一份理解,让医生减少精力在处理医患关系问题上,多留点精力在疾病本身、在手术中吧!

但愿一个医生的死能唤起全社会的理性和冷静,这绝不是归因于医患矛盾或是过劳这些原因就可以完事的,而是需要我们去共同讨论破解之道,才不枉医生之死。

-后记-

笔者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觉到我们存在的价值到底有多大,猝死、暴力伤医,中国的医护在医改的血雨腥风中寻求庇佑,但医改没有尽头,改革永远在路上。但是革命必然有牺牲者,那一个个倒下的生命,受伤的灵魂谁来守护?

编辑:一淼

新闻来源:中国新闻网

蓝狮会原创,欢迎转发,欢迎关注我们,谢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急诊科,医生,压力,患者,医患,医院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