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界占2席!央视“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出炉

2018
01/23

+
分享
评论
医创家
A-
A+
一位是高科技创新创业者,一位是临床学科带头人,他们为何获得“2017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

2018年1月21日,央视公布“2017年度十大科技创新人物”,医药卫生界荣获2席。

其中,一位是高科技创新创业者朱锐,一位是临床学科带头人何晓顺。

朱锐 高科技创新创业者

作为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下称西安光机所)OCT与生物医学影像中心主任、副研究员,中科微光医疗器械技术有限公司(下称中科微光)总裁,朱锐的获奖词里这样写道:

成功研制出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产品,实现总销售额近4000万元,远销海内外;此外,研制出国内首台临床用介入式光学相干断层影像系统,打破该产品的进口垄断,从而实现该高端影像设备的国产化,降低医疗成本和费用,产品现已经进入医疗器械注册的临床阶段,预计于2019年初获得产品注册证书,有望成为国内首家成功获得产品注册证的介入类OCT影像系统。

时间拉回至2012年,29岁的朱锐创立中科微光,并瞄准一项庞大和复杂的项目——光学相干断层影像技术(OCT)。但是,大项目势必需要长周期、大金额的投入。

从公司发展战略角度考量,朱锐决定先做一款“小产品”过渡。根据当时的市场痛点需求,借助西安光机所在资金、技术、人员等方面的支持,朱锐及团队耗时8月研发出“扎针神器”——投影式红外血管成像仪,并于2013年10月上市销售。基于深厚的技术储备,该款产品在山寨和跟风潮的夹击下,仍已占据七成市场份额,为公司的良性发展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支撑。

现在,朱锐已带领团队将内窥镜技术研发至全球领先,内窥镜导管直径仅有0.86mm,分辨率则是目前超声技术的10倍;其科研成果转化产品——临床用介入式光学相干断层影像系统即将注册上市,该产品未来或将在心血管、消化道、呼吸道疾病诊断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值得一提的是,朱锐还是CCI(心血管医生创新俱乐部)创新学院第一期的学员之一。CCI创新学院第一期学员已于2017年5月31日毕业,第二期学员正有序接受培训。

随着CCI发展壮大至CMIA(中国医学创新联盟),其内部学员也将逐渐享受到更丰富的支持和更全面的资源。

何晓顺 “无缺血”肝移植术发明人

作为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器官移植科学术带头人,何晓顺的获奖词里这样写道:

2017年世界首创“无缺血”肝移植术,破解了移植器官缺血损伤这一世界性难题;创建器官捐献支撑技术体系,推动我国器官移植成功转型;突破多器官移植技术难关,实现了其从临床尝试到常规应用的跨越,提高了我国器官移植的整体水平。

器官移植技术问世63年以来,器官在离开捐献者后便处于“无血流供应”状态从数小时至数十小时不等,是普遍操作共识,亦是影响移植疗效、乃至引发移植失败的重要原因。

针对这一难题,何晓顺带领团队多年来坚持探索,并自主研发出“多器官功能修复系统”,助力其在2017年7月23日,顺利完成全球首例“无缺血”人体肝移植术,将肝脏以“最鲜活”的状态移植给了患者。截至目前,该类手术已成功完成14例,手术过程比常规肝移植更平顺,术后肝功能指标明显优于传统肝移植手术。

“医学创新”专业号获悉,“无缺血”肝移植技术还可延伸至心、肺、肾等器官的移植上,有望重构半个世纪以来器官移植理论与技术体系。

与此同时,何晓顺还实施了亚洲首例成功的上腹部多器官移植,突破了多器官移植技术难关;更成功构建了符合国情的器官捐献支撑技术体系,推动我国捐献例数实现井喷式增长,挽救了数以万计患者的生命。

六届综观 医药卫生界创新能力说

“科技盛典——中央电视台年度科技创新人物”推选活动由中央电视台、中国科学院共同发起,联合科学技术部、教育部、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同主办,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共同承办,聚焦年度中国科技领域的重大创新成果,推选最具影响力的“年度科技创新人物(团队)”。

据“医学创新”专业号了解,教育部科技司会在每年9月向各高校和科研机构发送通知,由各机构自荐年度创新人物/团队,然后由主办方代表、院士代表、媒体代表、其他各界代表共同组成的推选委员会进行评审。“科技盛典”自2012年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六届。

回顾过去六届获奖情况,医药卫生界在共计57席的“年度科技创新人物”中荣膺18席。

综观迄今获奖的18位医药卫生界代表中,有4位专家的获奖原因与器官移植相关,有2位专家的获奖原因与干细胞相关,有2位专家的获奖原因与传染性疾病相关,有3位专家的获奖原因与创新药相关,有3位专家的获奖原因与医疗器械相关,有1位专家的获奖原因与基础研究相关,有2位专家的获奖原因与遗传相关。可以说,我国当前在医学相关各领域内的创新发展仍不均衡,医学创新成果转化能力仍有待提高。

另外,在18位获奖的医药卫生界专家中,仅有8名是临床医生出身。可见,医生并未成为我国医学创新的主体,医生群体的创新活力亟待激发。

点击链接,加入中国医学创新联盟!

CMIA报名表.docx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卫生界,央视,医药,何晓顺,器官,朱锐,创新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