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私人诊所模式不如中国天长和罗湖医共体模式

2018
01/22

+
分享
评论
友康413
A-
A+
本人不赞成英国的私人诊所+门诊按人头付费模式,赞成中国的非公立医共体 + 门诊、住院和预防健保按人头付费。

今天笔者连看了一位学者的两篇长文章:一篇是昨晚群友在我们“用四合一医共体谋居民健康”微信群里转发的《中国医疗能否弯道超车?》,另一篇朋友圈转发的《有关流感疫情的央视访谈问答》。本人对其积极推崇的英国“私人诊所+门诊按人头付费”模式的医改作法持不同看法。

对医保按人头付费,笔者已有整整关注和研究了二十年,也一直在呼吁国家重视对按人头付费的研究和应用,但笔者的体会是:按人头付费不能仅用于门诊,而且必须要有合理和完善的配套措施。

对英国“私人诊所 + 门诊按人头付费”模式虽然本人了解不是很深,但也看过一些关于对英国这种作法的报道文章。英国的这种作法有其优点,但最大的缺陷是:如果居民得了大病要从诊所转专科医院住院,需要复杂的转院手续和漫长的等待时间。已有不少文章介绍,在英国患者从门诊转住院,等待时间短则在十天半月,长则要数月,甚至半年一年。虽然住院的人数明显少于门诊人数,但需要住院的患者一般都是重病和大病。谁能保证自己只得小病,而不得大病。在国内医院再大,病床再紧也不要等待那么长时间。如果学习英国模式,即便看门诊不贵不难,而住院却要这么难,国人能接受吗?

而笔者的主张我国应当采用:“非公立紧密型医疗集团(即医共体)+ 门诊、住院和预防保健按人头付费 + 居民有自主选择医疗集团签约权力“的作法。不过,我并不主张完全私化,同样应有公立医疗集团参与公平竞争。笔者十多年前就在为实现这种医改思路一直在呼吁。这种作法,除了具有英国”私人诊所+门诊按人头付费“作法所具有的优点外,还能克服前者转院不方便的弊端。因为承担门诊的社区服务网点与承担住院的大医院都是医疗集团的成员单位,它们是“一家人”,所以转院的手续必然要简单容易得多。这就类似我国目前的罗湖和天长医共体模式。
不过,目前的罗湖和天长医共体模式的缺陷是:行政化倾向较重,公立医院所固有的“大锅饭”机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医共体的效率,尤其是在目前还没有非公立医共体强有力竞争的情况下;同时居民签约没有自主选择医共体的权力,只能由政府按行政区域划定,这更无法进行公平、有效的竞争。总之,这类医共体目前基本还是处于政府垄断状态。如果这些不足都能改进和完善了,再加上有强大的非公立医共体参与竞争,想必比英国的“私人诊所 + 门诊按人头付费 ”作法的效果要好得多。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共体,模式,诊所,医共体,门诊,笔者,人头,英国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