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归来话评级

2018
01/18

+
分享
评论
糖翁
A-
A+
谈谈电子病历应用评测的一些感受>>

1.受到邀请

实话说,接到来着深圳的电话,最初我以为是恶作剧或者诈骗电话。对方说,深圳卫计委信息中心要开展电子病历应用评估,邀请我前往参与检查。当我收到对方发来的邀请函邮件后,才确定。请好假,踏上了飞往深圳的航班。

深圳于我,可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蜂巢状的机场候机大厅,充满了现代感,总能让我一次次迷失其中。陌生的是每次都是来去匆匆,甚至依然不知道深圳的模样。


对于“电子病历功能应用水平分级评价标准”,我个人认为是目前国内最好,最全面的对医院信息化建设进行评价的标准。也曾经购买此书来反复学习。它比较系统的将信息化和我们医疗业务进行了关联。它也是我所知道的一本从医院管理角度去诠释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的书。(这书又缺货了)

与HIMSS评价标准相比,此规范从中国医院管理的实际出发,对国内大多数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更有针对性,也更具操作性。当然了,HIMSS我也只是看过标准,也不知它是否有对标准的详细解读的书籍。欢迎各位微友指正我的无知。

标准学习了很久,终于有机会运用标准去检验一个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成效了,想想还是有点小激动。在宾馆我还偶遇北京的沈韬主任和浙江的陈凌平主任,能与二位大专家一起对深圳的医院信息化进行测评,确是一大快事。

根据卫计委医院管理研究所的规定,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四级以下的评测是由各省级卫计委负责。权力的下放也使得能有更多的医院能够有机会参与测评,依据标准开展信息化建设,同时卫计委也能更好的监督和指导所属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情况。

2. 参与工作。深圳的检查模式是根据评价标准要求,从标准中将关键考评点提取出来,形成检查表。并根据申报等级逐项检查,基本项不满足则一票否决,必须满足低一级条件才能继续申报高一级的评测。也就是申报四级评测,首先必须满足一二三级的要求。内容涉及门诊、急诊、医生站、护理、药剂、检查、检验、输血、手术室、病案、治疗、灾备、用户管理等多个环节。按照标准达到四级电子病历应用效果需要具有中级医疗决策支持,通过数据接口方式实现所有系统的数据共享,对临床路径、合理用药进行管理。所有基本项必须全面达标方能通过四级考评。一天检查两家医院,工作也是走马观花,对于所检查医院的信息化工作也只是片面的了解。很多地方更存在错误的认识,在此我先对同道说声抱歉。

3. 直观感受。通过一天的工作,对深圳的两家三级医院申请的四级电子病历应用评价进行了检查。总体来说,要想达到四级标准并非易事。需要前期信息化建设的应用达到一定的深度才能实现的。尤其是运用知识库去解决临床问题,提升“患者安全、提升医疗质量”上必须有确实的案例。而这里的知识库不是手册的电子化,而应该是操作时的主动提醒。

4. 信息化建设是一个领导重视,全院参与的过程。因此在评级工作也应该体现这种理念。不能把电子病历应用等级评价当成是对信息科工作的检查,其他各科室都不知晓,变成了信息科的独角戏,这也失去了应用评价的初心。按照规定,评级必须逐级申报,不能说没有通过四级测评就直接奔七级测评,饭必须一口口吃,信息化也要一步步实现。因此医院要重视每一次“打怪”(解决问题)升级的过程,信息科也可以通过每一次的评测发现问题,“以评促建、以评促改”,持续提升管理能力和技术水平。

5. 日程安排要充分,检查时间不宜过短。由于需要对整个医院的相关环节进行检查和访谈。通过我的体会,就算时间紧迫,一家医院也应该安排一天时间比较合适。专家的检查不仅是对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测评更是一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过程,每一个参与检查的专家都是本行业资深人士,相信通过他们的眼光发现的问题,通过他们的学识也一定能够为医院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因此在时间安排上要留出时间跟医院交流,这更对医院及信息科的信息化管理能力的提升非常有好处。

6. 信息科还需注重细节工作。通过我对两家医院的走访,发现国内大多数医院信息科的通病就是,不注重资料和工作记录的留存。做了事情没有记录的现象非常普遍,工作总是靠回忆,拿不出相应的记录。对核心区域、核心数据的管理需要加强,数据库访问和修改记录不全,尤其是当一些工作是外包给第三方时,没有对第三方的工作质量的监管,这是非常大的安全隐患。需要我们所有信息科人员注意的是,信息安全永远是我们的生命线。再者,信息科人员负责全院的信息运维和项目管理,足迹遍布每个科室,应该佩戴好工作牌,用于科室人员识别。有医院已经发生过冒充信息科人员下临床的案例,这需要我们管理者强化管理。

7. 人员的培养任重道远。深圳是医院界资金条件非常充裕的地区,对医院信息化的投入令其他地区同行羡慕。资金不缺但人员依然不足,这种不足更多表现在满足工作需要的人员不足。在信息化人员短缺问题上,普遍的解决办法就是外包加“招安”。医院将IT公司的人员招聘为医院信息科人员,解决系统二次开发和管理工作。但是这种方式个人认为只能解决上线问题。但是信息化的长期运维和二次开发是个长期的过程,从IT公司来的同道需要长期的学习和提升,尤其是要培养组织规划信息化建设能力及流程管理能力。当然具备这些能力的人在各IT公司依然缺乏。所以医院应该制定信息人才的长期培养计划,才能支撑起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工作。

8.  规范的医院管理能促进信息化建设。信息化只是医院管理制度实现的一种手段。信息化需要全院业务的协同,这就需要医院在管理上达成共识,形成制度。避免出现一个科室一个样,多个科室百花齐放的混乱局面。这样会导致在业务协同时,出现大家不同认知造成的误判误读,甚至出现简单电子化后的乱象横生,带来医疗安全风险。

信息化建设永远在路上,这已经是一个全员的共识了。它需要我们不断的提升和努力,需要规范的管理,需要从我做起的踏实作风。电子病历分级评测只是一个手段,也是我们可操作的指南。相信在各地不断的实践中,标准能够在实践基础上与时俱进的修订,成为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评价的金字招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评级,深圳,信息化,信息科,卫计委,医院,标准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