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行业大洗牌 | 机遇与挑战

2018
01/07

+
分享
评论
刘牧樵
A-
A+
中国新时代的新医改,正在影响整个行业,特别是排山倒海的互联网医疗参与其中,加速了医疗行业的洗牌过程。

作者 | 刘牧樵

在大家都晒18岁照片的欢乐气氛中,我们迎来了2018年。中国新时代的新医改,正在影响整个行业,特别是排山倒海的互联网医疗参与其中,加速了医疗行业的洗牌过程。一些陈旧的医疗服务模式将被淘汰,一些以患者为中心的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正在崛起。市场已经被唤醒,一些人却仍在梦中。未来十年,中国医疗行业将会呈现爆发式增长,颠覆性创新是我们唯一的出路,机会大于挑战。在2018年第一周,我思考了下面的问题,抛砖引玉,供大家参考。

一、雾里看花的中国医疗

越来越多的人,包括一些老道的投资人,看今天中国的医疗行业,都犹如雾里看花。起于1985年的医改,东改改,西改改,一直在“摸着石头过河”。2009年启动“一个目标,四梁八柱”的新医改,确立“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总体目标。国家财政医疗卫生支出巨大,由2009年17541亿达到2016年的65712亿元,增长3.7倍。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习近平认为医改已进入深水区,需要全面突破。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健康成为国家战略。中国新医改的巨大投入以及坚定不移的改革,如同复杂理论中的“蝴蝶效应”,掀的滔天巨浪,冲击着医疗行业,影响到了行业内几乎所有机构与人。我国医疗行业,正在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洗牌已经开始,行业将推倒重建,新秩序正在形成。从全球的角度来看,中国医疗行业的变革将是最彻底的。

美国“奥巴马医改计划”,被继任者新总统特朗普叫停。以市场机制为代表的美国医改,是美国社会两党的意识形态和特殊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奥巴马所在的民主党倾向于“大政府”,需要创建一个由联邦政府监管的医疗保险市场;而共和党则倾向于“小政府”,主要依赖市场机制去完善医保体系。美国的医疗市场也主要由私立机构提供服务,美国的商业健康保险占到60%,美国的医疗支出已经占到GDP的17%以上,医疗保健产业以及成为美国最大的产业。在市场机制推动下,美国拥有全球最好的商业健康保险体系、私立医院、医疗技术以及新药发明。其实,无论美国进行怎样的医改,美国的基本医疗框架是稳定的,且受到美国的基本法律保护。

以全民医保为代表的英国“国民健康服务体系(NHS)”,政府每年拨款达到1100多亿英镑,是60年前首次拨款90亿英镑的12倍多。目前NHS共拥有2700所医院,37000多名医务人员(其中医师约14000名),415700名护理与接生人员和约50万张病床。此外,还有27000名私人开业医生、949名眼科医生和约15500名牙科医生与卫生管理当局订有合同,为国民保健系统服务。英国医改的核心,就是对医疗服务的付费者进行改革,在成熟的市场体系中,政府通过改善其治理结构,提高其管理服务水平,最终促进医疗服务提供者之间的竞争,控制医疗费用上涨。

与我国医改不同的是,无论是以市场为代表的美国,还是全民医保的英国,其基本的医疗行业规则稳固的,得到全社会认同,并且受到法律的保护。就是说,他们不需要象我国一样,重新建立“四梁八柱”的新规则,他们进行的改革仅仅是改良罢了。我国医疗行业,行政垄断异化了医疗行业的基本规则,新医改正在拨乱反正,颠覆旧模式,将会引起医疗行业的变革。一个中国独有的、基于未来需求创新的医疗体系,将会在医改中诞生,甚至有可能超越欧美,我们拭目以待。

二、公立医院正在退去光环

在新医改之前,一些公立医院破破烂烂,甚至门庭冷落。县级医院的收入大约在3000-5000万左右,一般的市级中心医院之外的公立医院,收入大约也在1000-3000万。在2000年之后的市场化浪潮中,一些公立医院通过合作建设、承包科室、银行贷款以及其他融资方式,在发展中崛起,收入出现大幅度增长。公立医院出现大规模爆发式增长,是在2009年新医改开始之后,我国基本医疗保险覆盖人数超过13亿人,国家8年投入6.5万亿。促使公立医院开始高速增长,县级医院收入达到2-3亿,市级医院收入达到5-10亿,省级医院收入达到10-20亿。被称为“宇宙大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发展的历史,就是中国公立医院高速发展的典型。2008年,医院营收为6.8亿。2017年,医院营收将突破100亿,营收疯狂增长14倍!十年前的2007年底,我专门赴郑州撰写了《郑州医院印象》一文,记录了当时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印象:“第二次来到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有在职职工1800多人,床位1339张,让人惊讶的是发现几乎是国内唯一的将8个挂号窗口设在门外的三甲医院,到门诊挂号厅一看,单独的挂号厅呈半园形,不大,里面也设立6个挂号窗口了,今天只开放了2个,所以,在门口外面挂号的人很多!今天的温度是零下三度,如果更低,病人挂号的挨冻的景象难以想象。”

我国公立医院一方面在疯狂增长,一方面却在疯狂负债,银行贷款是公立医院最主要融资渠道。据我们估计,一般县级公立医院负债2-3亿,市级公立医院负债3-5亿,省级公立医院负债5-10亿。2015年底,《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展情况的报告》显示,截止2014年底,全国8677所政府办的公立医院长期负债合计2333亿元。国家卫生计委终于按耐不住了,2014年下发《关于控制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的紧急通知》,指出:“近年来,我国公立医院规模过快扩张,部分医院单位规模过大,存在追求床位规模、竞相购置大型设备、忽视医院内部管理和机制建设等粗放式发展的问题,提高了医疗费用的不合理增长,挤压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非公立医院的发展空间,也不利于医院提高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通知明确规定,严控新增床位、建设标准、设备配置等,严禁公立医院举债建设。2015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5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控制公立医院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若干意见》,采取了从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医院内部管控、举债及超标准建设、降低药品耗材虚高价格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具体措施,希望从源头上控制医疗费用增长。

中国医疗行业,终于象全球其他国家地区一样,全面进入了控费时代。一些大型公立医院院长表示,医院陷入亏损,严重的亏损达数亿元,少的也有几千万。同样,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后,公立医院再次陷入新一轮亏损的困境。特别是加上超过3000亿以上的债务,使得公立医院的光环正在退去。公立医院已经成为医改的包袱,我们希望将疯狂增长的公立医院拉回本源,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了。尽管如此,公立医院回归本源,公平公开地满足人们的基本医疗需求服务,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这种看似正常的回归,引起的变革将是颠覆性的。它将无情地冲击行政垄断下公立医院的虚幻,过去那些引以为豪的光环,将会失去原来的光辉。公立医院主导市场的的角色也将改变,天马行空的权利将被关进笼子。未来,医疗保险支付方将主导医疗市场,国家医保主导公立医疗机构,商业健康保险主导私立医疗机构。

三、民营医院冬天来临

我国的民营医院发展,同样搭上了医改的快车,在国家巨大投入的过程中,享受到了新医改政策红利。一些在关键时间点上发展起来的民营医院,凭借市场需求、政策东风迅速壮大,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了上市。2012年至2016年间,共有12宗医院上市项目,综合医院有凤凰医疗、弘和仁爱、康华等,专科医院是康宁、爱尔、和美、通策、新世纪等。被称为“民营医疗机构第一股”的爱尔眼科,估值已经达到300亿。有机构预测,未来3-5年有望保持30%以上的复合增长,2020年医院将达到1000家,有望实现超过110亿收入和18亿利润。爱尔眼科董事长陈邦表示:“千亿市值不是爱尔眼科的天花板。”目前来看,爱尔眼科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一家连锁专科民营医院集团,特别是其医疗服务产品化的精确盈利模式,使得毛利率达到45%以上。借助资本的力量,爱尔眼科快速形成规模效应,获得相对垄断的行业地位,得以保持持续高速发展。在爱尔眼科等医院上市公司引领下,各路资本快速涌入医疗行业,根据普华永道对外发布《2012-2016中国境内医院并购活动回顾及展望》报告,中国境内医院交易从2013年起逐年增长,2016年,境内医院并购数量增至106宗,与2015年相比翻了一番多;交易金额达人民币161亿元,较2015年增长237%。有投资专家认为,未来,将有400-500家医疗服务企业上市公司,至于时间节点,或许会在5-10年后。

在如火如荼资本并购潮的环境下,为什么说民营医院冬天将要来临?主要是民营医院遇到和公立医院一样的“结构性危机”,既然公立医院无解,民营医院处境将更加困难。所谓医院“结构性危机”,包括“价值机构危机”和“支付机构危机”。就是说,民营医院目前的经营模式,已经与快速变化的医疗市场不能兼容。无论是服务模式、经营模式、管理模式都将面临全面升级换代。这些悄无声息的变化,一些民营医院的投资者、经营管理者甚至感知不到。在过去成功经营经验的思维束缚下,他们难以理解“结构性危机”将猛如洪水。如果我们不实现突围,就会出现“温水煮青蛙”现象。当“魏则西事件”爆发时,我们看到因“价值结构危机”引起的莆田系医院“大地震”。据不完全统计,当年,关闭了近千家医院,十几万网络服务人员下岗。

大部分依靠医保生存的民营医院,盈利能力开始下降。当医保控费越来越严,危机将由民营医院聚集的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延伸。越大的民营医院,在医保控费环境中,盈利能力下降越厉害。在当前环境下,绝大部分民营医院,没有办法全面突破这种结构性危机,甚至无解。这也我们认为民营医院冬天来临的原因。当然,一些小规模民营医院,通过专科化创新以及延长医疗健康产业链,也许可以找到一些应激的解决方案。我们认为,民营医院实现普遍性突围的基本条件是:一是公立医院回归公益,不参与市场竞争;二、医生真正流动,非多点执业;三、商业健康保险大规模进入医疗市场。

四、医保控费,管理式医疗来临

关于医疗资金盲目投入,我2008年专门撰文《中国医改思考之四:医疗资源有限,盲目投入就是浪费》,引用普华永道调查了全球27个国家700名健康领域的领导者结论认为:全球健康系统正面临成本不断上升、资源越来越少、需求日趋增长等问题,如果没有重大改变,15年内很多资源将不可持续。新医改前期,国家财政巨额拨款投入成为重头戏,在全民医保的欢呼声中,因为缺乏控费意识以及有效监管,短短几年,很多地区的医保基金就出现了严重透支的现象。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透露,2013年全国就有225个统筹地区的城镇职工医保资金出现收不抵支,占全国城镇职工统筹地区的32%,其中22个统筹地区将历年累计结余全部花完。在城镇居民医保方面,2013年全国有108个统筹地区出现收不抵支,医保资金已经不堪重负,医疗保险基金支出增长率均超过收入增长率。《中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报告2014》预测,至2017年,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将出现当期收不抵支的现象,到2024年就将出现基金累计结余亏空7353亿元的严重赤字。在这样的背景下,2012年,人社部就出台了《关于开展基本医疗保险付费总额控制的意见》,明确提出总额控制、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结余的原则,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中国医改正式进入控费时代,管理式医疗来临,医疗行业变革已经开始,未来的影响或将超过我们想象。

其实,美国的管理式医疗,也是在医保控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65年,美国实施老人和穷人医疗保险,医疗费用报销和我们一样,用了就去报销,没有控费一说,使得医疗费用疯狂上涨。至1980年,美国医疗费用上涨超过400%。于是,美国政府出台“相关疾病诊断法”,用法律的形式开始推行DRGs实施控费,DRGs第一版将疾病分类成470种,规定治疗费用以及治疗时间。医疗机构不得不:1、提升服务能力,才能吸引患者;2、提高技术能力,才能缩短住院时间;3、严格控制成本,才能获得更好收益。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美国进入管理式医疗时代,医院全面快速进入职业化管理时代。

很明显,面对2024年7353亿元的严重赤字,我国医保支付正在实施全面改革。2017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健全医保支付机制和利益调控机制,实行精细化管理,激发医疗机构规范行为、控制成本、合理收治和转诊患者的内生动力,引导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和患者有序就医,支持建立分级诊疗模式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健康发展,切实保障广大参保人员基本医疗权益和医保制度长期可持续发展。”。在此文件中,我们看到的全部都是怎样控费节流,未提及未来医保缺口的融资改革方案。一味地节流,将会扭曲医疗服务体系。实施“开源节流”,才会找到科学的解决方案。个人认为,推动我国商业健康保险融资平台建设是最好的“开源”渠道。

据了解,我国商业医疗健康保险仅仅占比3%,美国的商业健康保险已经占到60%。我们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推动商业健康保险融资体系建设,而实现此目标的基本条件是建立与商业健康保险原理相匹配的医疗服务系统,政府完全有能力解决我国公立医院“结构性危机”,引导建立新型医疗价值服务体系,带动民营医院破解“结构性危机”。

五、互联网医疗的尴尬

我国早期的互联网医疗企业,如丁香园、好大夫、百度医疗、挂号网(微医)等,提供的基本上是医疗信息服务。好大夫链接医生与患者咨询服务,丁香园为医生提供专业知识服务,百度为医院导流患者,挂号网(微医)为患者提供挂号服务。由于信息咨询服务缺乏盈利能力,几乎所有的互联网医疗企业都希望参与诊疗的刚需市场,由于缺乏清晰的市场战略以及落地路径,在痛苦的转型诊疗过程中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完成5轮融资的好大夫在线,经营时间超过10年,收录了47万名医生的信息,13万名医生进行了实名认证和注册。尽管一天可以完成20万次的医生和患者之间的互动,但是只有5%是付费的,其余95%是免费的。为了涉足诊疗业务,他们在银川建立智慧互联网医院。在“连接·赋能——好大夫在线2018战略发布会”上,创始人兼CEO王航宣布2018年的战略目标:聚焦基层——把专家碎片时间和业余时间,分出一部分给基层医生,真正帮助基层提升诊疗能力,让患者安心留在基层,为基层实现分级诊疗目标。

成立 16 余年的丁香园,在201年获腾讯7000万美元战略投资,在为医生服务的同时,期望通过开设丁香诊所,打造医疗服务生态,致力于线上、线下的医疗模式互联。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认为,我国诊所方面至少存在10万家的空缺,丁香诊所是丁香园ToC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线上线下医疗资源对接。5年时间过去了,丁香诊所仍然只开了5家,ToC战略面临巨大挑战。丁香医生2018年战略发布:汇聚医者力量,锻造可信赖的医疗服务。

BAT中百度是唯一直接通过“百度推广,竞价排名”,参与到医疗业务活动中的,被“魏则西死亡事件”推到风口浪尖。一个时期,医疗类推广占其总收入的40%以上,大多数为莆田系民营医院。看到医疗类推广市场巨大商机,百度成立了“百度的医疗事业部”,提供O2O挂号、医生工具、买药导流和医学大数据等服务,目的是把百度巨大的医疗搜索流量做深一步,来实现“连接人与服务”的战略。在生存了764天之后,由于找不到百度医疗发展的商业模式,百度宣布裁撤医疗事业部。如今的百度,推出“华佗计划”,把医疗创新收缩到医学人工智能领域,专注于打造突破性底层医疗技术,其投资的公司如健康之路、趣医网和好大夫等在医疗服务应用层面去突破。

经历了3轮融资号称全国最大的互联网医联体开放平台的微医,估值近200亿,正在做5亿美元的Pre-IPO融资,将在香港IPO。微医前身是创办于2010年上海的“挂号网”,为百姓提供预约挂号、院外候诊、诊间支付等便捷的就医服务,后改名为“微医”。目前,微医正在通过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帮助医院、医生、药企、险企等产业链主体实现云化与智能升级,为用户提供预约挂号、在线咨询、远程会诊、电子处方、慢病管理、健康消费、全科专科诊疗等线上线下结合的健康医疗服务。如果微医实现IPO,将会产生巨大的引领作用,推动互联网医疗企业在医疗行业的融合发展,继而推动医疗行业的变革。

我国移动医疗和发达国家相比,没有可比性。一是在服务贸易中,医疗服务贸易是最难的,这也是中国到目前仍然缺乏国外医疗机构在我国落地的根本原因。其次,就是底层医疗服务结构完全不同。我曾提出:“医疗是水,移动是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为我国正在颠覆性医改中,如水的医疗行业,在改革中波涛汹涌,作为移动医疗的舟,随时都有覆舟的可能。相对来说,国外的医疗行业,尽管也在进行医改,但基本框架已经成型,水面相对平稳,移动医疗行业发展很健康。所以说,在中国做移动医疗的企业非常了不起,因为他们需要在惊涛骇浪中行舟!

由于医疗行业的诊疗行为往往是低频的,相对价格也就高,具有“低频高价”特征。移动医疗平台适建立“低频高价”的服务,互联网企业希望将“低频高价”的诊疗服务平移到“低频高价”的移动网医疗平台,实践的结果是难以兼容,这也是目前做诊疗的互联网医疗企业找不到商业模式的根本原理。但是,今天中国的互联网已经成为基础设施,互联网融入医疗行业势不可挡,传统医疗面临全面升级。“新医疗”时代已经到来,在互联网、基因组、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推动下,将会颠覆原来的医疗机构组织机构、业务体系和管理模式。

六、医疗新业态崛起的元年

中国新医改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存在的问题我们也不能忽略。目前医疗系统的核心问题是需要在行业层面突破“结构性危机”,包括“价值结构性危机”和“支付结构性危机”。在重建医疗行业的价值体系的基础上,同样需要重建医疗行业的融资结构,解决影响行业发展的支付瓶颈。尽管我们还在“摸着石头过河”,遇见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事实上,新医改仍然朝着既定目标前行,我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2016年我国人均卫生总费用3351.7元,卫生总费用4.6万亿元,占GDP6.2%;2020年卫生总费用将达到8万亿,预计占GDP总量的10% 。2009年,美国在医疗方面的支出达到了2.5万亿美元,人均8160美元,占GDP的17.6%。预计到2022年,美国医疗方面的支出将达到5万亿美元,占GDP的23%。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中国医疗健康市场,增长空间巨大。尽管如此,我国医疗行业由于在行政垄断制约下,旧结构束缚市场机制的建立,大大压缩了快速发展空间。但是,增长趋势势不可挡。机会,已经摆在我们所有人面前。我们认为,尽管医疗行业的“结构性危机”在阻碍行业发展,国家改革开放的决心建立了允许我们单点突破结构的市场环境,特别是我们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实施弯道超车已成为可能。没有什么救世主,一切靠我们自己。

1.互联网医疗,颠覆医疗行业主力军

我国一直存在互联网颠覆医疗之争,有文章甚至用了“互联网颠覆医疗是扯淡,就算有风口,也注定不会成为潮流”的标题。一些业内专家表示,“互联网+医疗”有助于构建新的医疗生态,但无法颠覆传统的医疗行业。同时,由于医疗的特殊性,“互联网+医疗”应将线上到线下(O2O)的模式纳入行业的全链条中。个人认为,在互联网已经成为中国基础设施,大数据已经成为资产的时代,特别在中国医疗行业整体洗牌的过程中,互联网会融合进医疗行业。新兴的互联网医疗,或许将是颠覆中国医疗行业主力军。从全球角度来看,《颠覆医疗:大数据时代的个人健康革命》作者埃里克·托普认为:“医学是一门极端保守的学问,即使用僵化来形容也不为过。”,他甚至用了“我们需要越狱。”来描述突破。埃里克·托普认为,iPhone、云计算、基因测序、无线传感器、现代临床实验、网络连接、高级诊断、靶向治疗与其他科学将使医疗更具个性化。“破坏性创新”成为可能,医疗行业被颠覆的进程已经到来,中国最具有创新颠覆环境。

中国“高铁、扫码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新四大发明表明,中国具有互联网颠覆医疗的基本土壤。相对来说,保守的中国医疗行业,在新医改的浪潮中,缺口已经打开,互联网和新技术正在狂潮般涌入,等待重建的医疗健康体系,需要打破一切固化的旧模式。在新时代的社会主义中国,我们根本找不到可以对标的国家,全面颠覆式创新是我们唯一的出路,在创新的路上,我们无法躲过互联网、大数据、AI、基因技术等颠覆性技术,风口已经开启,创新颠覆的狂风正在生成。

马云曾说,未来能超过我的一定在健康产业!作为中国互联网企业三驾马车的百度、阿里和腾讯(BAT),当然不湖放过千载难逢的机会,正在对医疗行业进行全面布局。我们认为,尽管互联网医疗企业热情高涨,医疗行业却在行政框架中漫不经心,甚至处于鸡同鸭讲的状态。可以肯定地说,真正实现互联网与医疗无缝的融合,才是大规模、彻底颠覆医疗行业的基础。但是,利用互联网以及新技术实现单个创新企业突破的环境已经存在,对于企业来说,这就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只是,需要我们打开脑洞,颠覆性创新,找到弯道超车的路径,实现真正商业突破。

2.商业健康保险,医疗市场化基础

以微医集团、平安好医生、春雨医生等为代表互联网医疗巨头,不厌其烦地宣称,要做“中国式凯撒医疗”;以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平安保险、阳光保险为代表的保险公司采取开办或投资医疗机构,借助保险优势,同样希望建立“中国式凯撒医疗”;连地产巨头恒大投资建立的“恒大养生谷”,希望构建的“医疗+保险”模式,突破了凯撒模式在中国落地所面临的障碍。还有无数的创业医疗健康企业,宣布将引进凯撒医疗模式。为什么美国凯撒医疗这样吸引中国企业,因为它是美国的一家获得美国总统奥巴马多次表扬医疗保险企业,奥巴马说,要是全美医疗机构都像凯撒医疗集团一样有效率,就不会出现今天的医疗费用危机。一时间,美国凯撒医疗成为中国企业追捧的明显,无论看懂还是未看懂,都表示要做“中国的凯撒”。

美国凯撒医疗,由非营利医疗保险基金、非营利的医院和营利的医疗团体组成,2014年收入达到564亿美元,服务会员达到1010万人,有2万医生和5万护士。其分支机构分布在美国17个州,有医学中心38个,医学办公室620间。凯撒模式绝不是简单的“医疗+保险”或者“医疗+互联网+保险”,它是一个基于共同价值体系建立起来的系统管理模型,通过保险模型和管理式医疗服务,将患者、医生、医疗机构、保险机构等进行整合,建立了一个有着共同价值体系的医疗健康服务闭环,为客户提供一站式、全方位医疗健康保险服务。

中国医疗企业关注美国凯撒医疗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希望开拓一片空白的中国商业健康保险市场。目前,我国商业健康保险占比大概在3%左右,美国已达到60%,如此大的空间,任何医疗企业都希望进入这片“蓝海”.可以肯定地说,超过马云的医疗健康企业就在这片“蓝海”!从政府融资角度来看,面对医保基金的未来亏空,商业健康保险是一个最好的融资平台。我们认为,国家医保只是人们健康的基本保障,商业健康保险才是推动我国医疗健康市场产业化的核心要素。

尽管中国企业充满热情,四位一体的美国凯撒医疗商业健康保险模式,在我国根本就没有可以生根发芽的土壤。因为目前我国的医疗服务模式,是以“药品、检查、手术(治疗)”为盈利基础,在国家定价比较低的实现中,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通过“过度医疗”盈利已成为常态。在匪夷所思的博弈中,医学模式已经被异化,医学标准以及临床路径都成为摆设,医疗行业价值体系被扭曲。如果要在中国实施美国凯撒医疗模式,根据保险大数法则以及保险价值原理,重建基于患者为中心的价值体系首当其冲。当我们面对坚如磐石的现阶段医疗行业结构时,弯道超车或许是唯一的解决方案。今天的中国,医疗行业基础建设,包括疾病管理C-DRG、患者健康管理系统、医生服务评价系统、健康保险精算等已经与国际接轨。在我国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基因组等基础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或许是实现弯道超车的最好工具。我们期望通过颠覆性创新,建立一个四位一体的商业健康保险管理平台,通过弯道超车的路径,推动商业健康保险在中国早日落地。

3.新型连锁诊所,寻找突破的路径

我国诊所投资受到资本的青睐,一是国家分级诊疗政策的引导,要求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未来大病不出县,分级诊疗占90%;二是市场需求,由于公立基层医疗机构效率低、服务差的原因,人们期望私立的诊所可以提供好于公立医疗机构的差异化服务。从资本的角度来看,唯有投资连锁诊所,才可以获得更高的规模收益和溢价。关于新型连锁诊所,我曾专门撰文《创新型连锁诊所的顶层设计》,对我国连锁诊所行业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院长岗位下海的段涛,在其《创业日记之:连锁医院与连锁诊所的逻辑与悖论》一文中认为:“随着医院与诊所的数量越来越多,投入产出效率会下降,管理效率会下降,技术和服务水平也会下降。因为医院/诊所是严重依赖人才的,优秀的医生和医院管理人员严重短缺,无法简单复制。”这样的结论,是绝大多数医疗专家的看法,脱离市场逻辑。其实,连锁经营模式在国外已经经营上百年,是一个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分布在包括服务行业在内的近60个行业。美国“一分钟诊所”,就是典型的连锁诊所。我国目前的专科连锁诊所,如口腔连锁诊所、眼科连锁诊所等就相对达到正规连锁诊所的要求了,即实现了“连”又实现了“规模”。

综合性连锁诊所,由于业务复杂,将面临“连”和“规模”的挑战。尽管如此,按照其他服务行业连锁标准,连锁诊所标准化管理的第一步是建立标准,通过“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体系+其它企业的经验教训+诊所的实践经验”建立各项标准,形成手册;第二步是训练标准;第三步通过培训、督导等方式来实现执行标准。在实践中完善修订标准,再训练,再执行。在连锁诊所的投资实践中,人们发现,如果要达到合格的连锁的基本要求,目前的门诊诊所即使通过改造也很难达到。于是,新建连锁诊所成为投资趋势。在实践的过程中,投资者又发现,将医疗服务产品形成标准化太难了。即使无论资源和资金都如此强大的丁香园,5年也只开了5家丁香诊所。唯有获得三轮融资(A轮350万美元;B轮1750万美元;C轮4000万美元)6100万美元的卓正医疗,按照重资产自建的模式,5年聚集了90位医生,建立了近20家连锁医疗机构,估值达到10亿美元。

毫无疑问,卓正医疗的重资产自建模式,自有它的可圈可点之处,也是连锁诊所行业难以复制的模式。其实,真正的连锁企业的核心商业模式是通过联合、并购、加盟等扩张方式,快速达到规模效益。那么,我们能不能够在今天的市场环境中,快速将诊所连锁起来,并实现规模效益。按照投资的要求、连锁诊所的市场要求,通过产业策划,在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新技术平台的支持下,通过设计专业的、符合市场需求的、可操作的连锁诊所所需的“医疗健康服务产品”,赋能门诊诊所:1)、创新设计以患者为中心的价值体系;2)、可以快速实现盈利;3)、简单易操作,提供后台服务支持。通过联合、并购、加盟等方式,快速链接500—1000家门诊诊所,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服务产品标准化,在规模效益的推动下,以创新医疗业务服务为纽带,从里到外,逐步达到连锁标准。

4.新健康领域,医疗服务的延伸

在健康成为中国国家战略,提出将面向全人群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连续的健康服务,健康服务链的延伸将会催生出很多以前没有的新的业态。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一些由医院提供服务的非重点科室,如体检科就开始延伸到了院外。由于参与体检的人大多数是健康人群,医院乱哄哄的环境以及交叉感染的可能,加之服务跟不上,逐步发展成为了一个新兴的独立的健康体检行业。至2015 年,健康体检行业规模约为 940 亿元,相较于 2009 年的 231亿元增长了约 306.9%,,6 年复合增长率 CAGR 为 26.4%。

由于医疗服务比较窄,一些民营妇产医院往往通过服务链的延伸,前端延伸到辅助生殖,后端延伸到月子中心等领域。特别是医院开设的月子中心,提供更为专业的医疗健康保障服务,受到产妇的青睐。月子中心作为新兴行业发展近10年,由于庞大的市场需求,2015年我国月子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达到56亿元,2017年月子中心市场规模将超90亿。预计未来几年,我国月子中心行业市场规模还将进一步增长。

中国是全球唯一将健康旅游作为一个新兴产业来推动的国家,三亚中医院自2003年开始,就为俄罗斯以及独联体国家游客提供“中医疗养游”服务,受到俄罗斯以及独联体国家高层欢迎,一些国家总统、总理亲自体验中医特色服务,引起了国家高度重视。2015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旅游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中医药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3%,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3000亿元;到2025年,中医药健康旅游人数达到旅游总人数的5%,中医药健康旅游收入达5000亿元。2017年,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家旅游局、国家中医药局五个部办委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健康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认为健康旅游是健康服务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业态,发展健康旅游对扩内需、稳增长、促就业、惠民生、保健康,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至2017年底,国家相关部门已公布15家单位为首批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13个公布了首批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名单。

在大家对健康旅游这个新产业看不懂时,桂林已经开始打造健康旅游目的地。桂林市以首批国家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建设为契机,以“医、康、养、健、智、学”为健康旅游产业方向,将桂林市主城区打造健康旅游集聚区,以西部3个县和沿漓江5个县为主体打造休闲养生产业带,在优势明显、特色突出的区域布局建设健康主题小镇、健康旅游集聚区,将桂林市建设成为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国内一流的健康旅游目的地。突然有一天,在中央电视台宣传广告中,我们听到了“健康旅游秦皇岛”的声音。

新时代,新产业,新机会,已经摆在我们每一个投资者、创业者、管理者的面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洗牌,机遇,医疗,民营医院,互联网,诊所,医改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