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香港医管局如何防止医疗腐败的发生

2017
09/03

+
分享
评论
黄石头
A-
A+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香港很少听说有医疗腐败?”我的回答很简单:“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高薪,二是补贴。”

有朋友问我:“为什么香港很少听说有医疗腐败?”

我的回答很简单:“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高薪,二是补贴。”

香港正式医生的年薪在150万-250万港币之间,私人医院可能会更高,而且还有免费住宿、加班补贴等其它福利。从事医生这个行业,不仅待遇高,而且在社会上极受人尊重,这也是为什么每年香港的高考状元都踊跃报考医科的原因之一。

有了高额待遇,医生不会再为蝇头小利所诱惑,他们极其重视自己的职业声望,不会冒着被吊销医师执照的风险去行走于灰色地带。

不久前,香港医院管理局总行政经理刘少怀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说:

“香港医院管理局是香港公立医院及诊所的法定机构,1991年12月1日正式接管全港公立医院。与内地不一样的是,大部分是政府拨款,与政府管办分开,对政府负责。

香港现行的医疗体制有两套医疗系统。

一个是政府高度补贴的公立医疗系统。

一个是私立医疗系统。

(图片来源,香港政府网站)

香港医院管理局现管理42间公立医院和医疗机构,47间专科门诊及73间普通科门诊,各医院及门诊按期所属区域,划分为七个医院联网。

推行医院联网,可以确保病人在同一个地区内,获取优质持续的治疗,不论病患过程中有任何需求——由发病、养病、康复以至出院后的社区护理等——都能得到优质持续治疗。

(图片来源,香港医管局网站)

这样的格局下,自然也会有高低之分。但总体来说,医疗水平都比较平均。市民无论到哪个医院去,都对医院的水平充满信心。

在香港,以前病人看病也都倾向有名的医院,后来这些医院就把周围、较远地方的医院纳入其管理,医院的水平也旗鼓相当。

“成立医管局,统一管理,统一采购,打造同一个水平的医院,医生可以在医院间相互流动。”这也意味着,人们再也不用有个头疼脑热就要找名医,挤大医院了。

(以上摘自“华西都市报”文章“医改的“香港模式“:医生拿定薪标准薪酬规避“灰色”手段”)

打开香港医管局网站,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医院联网图(由不同颜色代表)。及相关医院简介,联系方式,提供的服务种类等信息。

(图片来源,香港医管局网站)

七个医院联网区所辖医院列表:

(图片来源,香港医管局网站)

除了联网的医院外,医管局辖下还有18间公立医院急诊室,为急诊病人提供服务,以及相当于我们社区医院的普通科门诊服务。

(图片来源,香港医管局网站)

香港医疗系统所有员工均使用聘用制,由医管局统一管理,医务人员也不再有副高、正高职称,而是沿用香港体系,分为住院医生、副顾问、顾问。伴随身份的变更,配套的薪酬改革也随之进行。医管局有关人士介绍,与实行编制管理的医院不同,不再以级别定薪,而是以岗定薪,自主制定每个岗位的薪酬标准。“这种设计以医生的实力和贡献为本位,能激励医生努力提高医术,为病人看好病。”

此外,为了评估医生的薪酬级别,香港政府还专门建立了一个医疗信息系统,医疗管理层可以通过这个系统看到任何一个医生的诊疗行为,并据此对医生的级别进行评价。

在药品价格环节,刘少怀还介绍,为了保证医院能够采购到价格相对低廉的药品,香港实行严格的药品公开采购制度,整个过程中,医生都不会参与。加之各个环节都受到各个方面严格的监督,一旦出现徇私,将受到严厉的惩处。

(以上摘自“华西都市报”文章“医改的“香港模式“:医生拿定薪标准薪酬规避“灰色”手段”)

所有的医疗采购供应商均可以医管局网站进行登记,政府采购公开透明。

(图片来源,香港医管局网站)

香港医生的高薪,及医院的优质服务,很大一部分程度是建立在政府的高额补贴之上。医院只管用心做好服务,财政问题由政府来托底。

如果医院有经营压力,不得不整天为赚钱赢利而想出各种所谓的方法对策,管理者无心做好医院管理,医生也无心为病患更好地服务。

目前内地的公立医院,大多数政府补贴严重不足,需要医院自谋出路,所以药品加成,药品回扣,过度医疗等情况屡禁不止,个人贪念固占其中,很多时候,医院也有很多无奈之处。

然而,香港仅仅七百多万人口,又是一个世界著名的经济发达城市,香港政府有足够的财力来给各医院、急诊部、社区门诊以补贴。

反观内地,十四亿人口之巨,且各地区经济发展极度不平衡,如果照搬香港模式,政府需要承受的医疗补贴将是一个天文数字,这明显是不现实的。

事实上,早在2012年,毗邻香港的深圳市,就曾试图探索出一条港式医院的管理模式。

2012年10月24日,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开始正式营业。这家医院由深圳市政府投资35亿元,营运费用也由市政府补贴,总占地19.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达36.7万平方米。

医院采用分诊制度,开设初期设有家庭医学全科门诊、专科诊疗中心等7个诊疗中心。由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由香港大学深圳医院董事会负责管理,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监事会进行监督。

医院采用港式管理模式,因此相对于内地的其它医院来说有以下特色。

1、看病预约

在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就诊需提前通过网络、电话或直接到医院门诊大堂或各专科诊室进行预约,之后由门诊医技楼大厅导医引导,分别前往全科诊室或专科诊室就诊。提前预约可以有效缓解医院中拥挤排队情况,使得病人能够更快就诊,等候时间大大缩短,也使病人能在候诊过程中更加舒适。医院也将保证每名患者有至少10分钟的就诊时间。

2、分诊制度

医院采取“先全科,后专科”的分诊制度,即患者先前往全科诊室进行诊段,之后再根据需要前往各专科诊室。大部分患者在全科诊室中即可解决病患,此制度也可避免患者在各专科诊室中来回,使就诊过程更加简洁。

3、打包收费

医院全科诊室采取“打包”收费模式,统一每次收取人民币130元,其中包括挂号费、诊疗费、最多7天的药物费用、标准检验费、非严重伤口处理费等。该费用参照了深圳市3家三甲医院的门诊基础数据并进行模拟测算,并由物价局批准。专科诊室收费不采取“打包”收费模式。

我相信,深圳政府的初衷是好的,是想学习香港经验,探索出一条医疗改革的新路子,事实上,香港大学深圳医院也确实采用了完全的香港模式。

然而医院从开始至今遇到不少争议,除立项和选址阶段获临近住宅区业主代表公开抗议外,其高投入、低产出的模式也受到不少批评。2015年4月,更因为聘请一名没有香港及中国执业资格的高级药剂师而惹起争议,随后更被爆出内部管理混乱。

深圳的GDP一直在全国名列前矛,除了深圳本身强大的经济生产水平外,还得益于其优势的地理位置和同样在全国名列前矛的房价。

随着房价上涨开始趋缓,及有限的土地资源越来越少,面对这样一家“高投入、低产出的模式”的医院,政府高额的财政补贴会引来多方批评,自然也是意料中的事。

我认为这也是香港看似成熟合理的医管模式,却无法被内地广泛效仿的主要原因之一。

至于同样是港式管理,为何在香港风生水起,进入内地就会水土不服,被爆出内部管理混乱,这是另一个话题了。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香港医管局,医疗,防止,医院,诊室,门诊,医生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