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付费轻问诊:前景可期 需形成商业闭环

2017
08/02

+
分享
评论
搜狐健康
A-
A+
作为远程医疗的一种重要实现手段,在线问诊的形式灵活,响应及时。在国家方针政策和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在线问诊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未来,在线问诊也有望成为管理式医疗的主要实现手段之一。

整理 | 吴施楠

在线问诊(Online Medical Consultation或Online Doctor Consultation)是指利用图文信息、视频或者电话等方式,实时向医生咨询相关健康问题的医患交流方式。

作为远程医疗的一种重要实现手段,在线问诊的形式灵活,响应及时。在国家方针政策和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在线问诊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未来,在线问诊也有望成为管理式医疗的主要实现手段之一。但与此同时,在线问诊也被质疑可能缺乏相关的医学检验、检查结果做诊断支撑等。

为了摸清当下中国在线付费问诊的风向,近日,健康点智库发布了《消费升级,在线付费问诊时代开启》的行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一探其究竟。

起步晚,增势快,中国市场前景可期

谈到远程医疗,我们总会抱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将中美两国的情况进行比较。

美国的在线问诊行业起步显著早于中国,2003年就有35万美国患者使用了远程医疗问诊。由于起步时间早,美国在线问诊行业已相对成熟。截至目前,美国有半数的健康卫生系统在使用远程医疗。

从整体市场来看,美国移动医疗行业已进入数据驱动决策的阶段,在线问诊、远程医疗与在线医疗均有细化的法律规定,医保、商保等支付要素已深度参与其中,未来将趋向纵深化发展。

而从中国在线医疗的市场脉络来看,在线问诊最早受到广泛关注的时间节点是2014年8月。目前,中国仍处于医患互动和医疗改革相关环节的前端,尤其是医保、商保等支付要素尚未有定论,但其优势在于市场体量巨大并且增长迅速。

据公开数据,中国移动医疗用户规模从2015年的接近1亿人增长到2016年的2.94亿人,并预期到2017年底,用户规模将增长到3.6亿人。从市场规模来看,2016年达103.5亿元,预计2017年将增至120 亿元。

2017年中国移动医疗市场规模

在线问诊的中坚力量:主治医生与住院医师

当人们在网上寻医问药时,最想知道的一定是回复我的医生是谁,是什么职位?

对此,《报告》对七大互联网医疗平台医生端的运营状况进行细致分析后发现,虽然各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医生来源各不相同,但有显著共性。比如在线问诊业务上,多数平台以主治医师与住院医师为中坚力量;从问诊互动的结果看,主治医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有平台以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为主。

丁香园副总裁、丁香医生负责人初洋说,主治医师与副主任医师是在线问诊回答质量最高的医生人群,不仅经验比较丰富,而且他们处于医疗体系中非常特殊的时间阶段,工作量不饱和,有足够的碎片时间,而且服务能力和意识非常强。因此丁香医生着重挑选了这一人群作为在线付费问诊的医生主体。

从医生活跃的时段来看,夜间20:00-22:00活跃度略高于上班时间。从《报告》中还可以看出,各家平台问诊量居前列的科室多集中在妇科、儿科、皮肤科、内科等。说明在线问诊的热门科室也存在一定的一致性。

从医生的机构背景来看,移动医疗公司都首先青睐三甲医院的医生。但基于医改的大趋势,各平台也都在向基层发力。

对于医生的收入水平,参加调查的平台均表示无法简单计算医生在其平台上的平均收入。因为医生因其职称、口碑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以及开通服务的类型和提供服务的频次不同,收入差距很大。也有平台透漏医生年收入有的可达百万。

近40%用户仍倾向于免费问诊

随着在线问诊的不断发展,仅仅依靠优质的医生入驻平台已经不足以维持持久的生态健康,如何能确保医生与用户在平台上的持续互动关系,是平台保持生机和活力的关键。这就不得不提到收入和激励模式。

通过分析,《报告》指出,现有的收入方式有两种。分别是开放海量医生入驻,医生凭其问答量获得收入及从内容生产扩展到付费在线问诊。

显而易见,在线问诊平台想往付费模式转变的意愿强烈,那么付费在线问诊的患者端市场趋势是否已形成?《报告》给出的调查数据显示,仍有37.50%的用户(患者)倾向于免费问诊,1.67%倾向于付费问诊,超过五成的用户(患者)两者都可。

虽然希望免费的用户接近4成,但这已经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用户对于在线轻问诊的付费门槛已开始持接受态度。被调研用户中,84.86%的人也表示,相比于自己在线问诊医生,更愿意给自己的家人如父母、孩子购买在线付费问诊服务。

线上渠道和线下联动并举

正如春雨医生新任CEO张琨所言,互联网医疗经过近三年的打磨,已经从“颠覆医疗”的思想转变为“拥抱医疗”。

“流量为王”这一互联网法则在轻问诊平台同样适用,但是与单纯追求线上流量的传统做法相比,现阶段的互联网医疗平台显然更注重与线下的联动。

参与调研的互联网医疗平台在线上渠道合作上的策略各不相同,但对于线上与线下医疗机构的合作或自建,都表现出相当的重视。

春雨医生就给出了新的发展战略:一方面巩固C端在线问诊业务,另一方面是帮助医院构建基于互联网的医疗服务能力,把医院、药企、保险等合作伙伴连接起来,这相当于在传统HIS供应商的基础上做增量市场,重运营、轻产品、强服务,更好的与C端用户连接在一起。

另外,更多的平台将目光投向了线下诊所。丁香园已在杭州建立了两家实体诊所,并拿到了基本医疗保险资质。

实际上,中国患者对于优质的医疗服务的确有强烈的需求。《报告》指出,从2016年开始,免费轻问诊转向付费轻问诊的趋势也已经趋于明朗。从轻问诊企业自身发展的规划来看,向在线医疗服务发展,打通线上、线下合作闭环的想法已是共识,并且各家均在契而不舍的努力。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闭环,付费,前景,互联网,问诊,医疗,医生,平台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