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新波:医生和医院关系要变革 新医院应建成平台型医院

2017
07/25

+
分享
评论
蓝鲸健康
A-
A+
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就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发展模式和医院与医生的关系给出了看法,他提出了未来的医院应该是平台型医院的概念。

近日,广东省卫计委巡视员廖新波就新医改背景下的医院发展模式和医院与医生的关系给出了看法,他提出了未来的医院应该是平台型医院的概念,以下为他接受采访时的谈话内容。

今天医院和医院管理者的任务非常之繁重,尤其在新形势下。这个新形势是什么呢,就是新医改,新医改又包含以下两个方向的内容:

其一是公立医院改革,限制公立医院发展,使大医院门诊减少,从而达到分级诊疗的目标;第二是药品零加成带来的影响,这两个影响下还有很多影响因素使我们的医生、医院平台发生变化,所以我们不得不重新去思考医生和我们医院的关系,而不是沿袭过去那种粗犷的发展思维。

我们要建立一种关系,即医生和医院之间的一种新型关系,从现在的单位人的关系转变为一种社会人的关系。这种从单位人到社会人的转变,也是我们国家政策里的一个目标,其目标就是在2020年之前进行人事制度改革,取消编制,由此将带来一系列变化,最终导致医生和医院的关系发生变化。

平台型医院为医生多点执业提供场所

现在医生集团非常多,国家也在鼓励医生多点执业,那么医生多点执业去哪里,医生集团去哪里?我认为在这种情况下,未来应该建立一个平台,这个平台就好像超市一样,为多点执业的医生、医生集团等提供落地的地方,这就是平台型医院。

平台型医院应包括后台支持,比如说手术中心、腔镜中心,这些都是很好的做法,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了。国外腔镜,包括心导管,不仅仅在三级医院可以做,在其他符合条件的诊所都可以做。平台型医院还应提供服务型管理、行政型管理,这些在很多平台都已经出现。

平台型医院应符合现在县级医院发展,帮多点执业的医生、医生集团建立科室管理,建立科室流程,还有一些服务营销。在一些医院里,还可以委托营销公司,进行品牌设计。品牌包括医院的品牌、科室的品牌、医生的品牌。

另外还有一点是未来可能出现的医生个人品牌的树立,现在医生的个人品牌完完全全是由他背后的医院所决定,但将来他可能会有自己的社会性的品牌。针对医生的营销或包装出现以后,医生将不再需要医院的背书,他自己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品牌。

从哪些方面来建设平台型医院?我认为有三个方面,首先是服务平台。这个服务平台是以医生为核心。不管你是什么形式,都是以医生为核心,建立高科技的工作平台,让一些有能力的医生可以发挥作用。

其次是运营平台。每一个专科就是医疗的产品线,既然是产品线就关系到每一个细节,从科室的建立到病人治愈之后产生的口碑。要想建设一个产品线,又需要建立四个经营团队:患者管理团队、市场管理团队、运营团队、学科团队。

第三是管理平台。怎么以价值为导向,建立以员工满意为目标的管理平台。我在省人民医院的时候就已经提出只有员工满意才能做到患者满意。在新加坡的医院里,同样也是要求“两个第一”,而不是单纯的患者第一。

在适合中国国情上,平台型医院还有很多点需要我们去研究和发展。平台型医院面临的问题,说到底就是医生的问题,即医生的价值如何体现。所以医院,不管是公立医院还是私立医院,都要甄别医生价值在哪里。

比如说管理型的医生,不仅仅是技术高明,还能做管理;比如职业型的医生,有很高的能力,同时又有很高的满意度和口碑;再比如,潜力型的医生,基础扎实,技术基本功好,医德好,他就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最近讨论很火热的住培交流问题(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尤其是住院医师怎么培养职业素质的问题,其实在这里面也可以找到答案。如何用职业操守来培养他,而不是用一些道德绑架的方式,实际上也跟培养潜力型医生是一样的。很多住培医生都是潜力型,医院要重点培养以便为我所用。

医生和平台型医院是合作伙伴

医生和平台型医院是什么关系?其实最典型的是一种合作伙伴关系。在美国,医院和医生更多地是以这种关系出现,不是单纯的一个多点执业,也不是单纯的雇员制。

所以结合发达国家的情况,我认为我们国家的医生和医院关系将来可能有这几种趋势:一种是完全独立的医生,有一个小型的集团,再一个是开放的医院与医生的合作;还有是紧密的医院与医生的合作,到最后就是所谓的雇员,这种情况下,医生不得与其他医院发生任何的劳资关系。

这一切的基础是多点执业。我认为多点执业能体现医生的价值,改变医生的生态环境。

在多点执业的基础之上,平台型医院建立之后,医院和医生的紧密度从弱到强都有。将来不仅在大医院里有优秀的医生,小医院里也有优秀的医生,这才叫合理的关系。

我们以哈佛大学附属医院为例,它所有的附院没有一家医生数量是超过1500的,都是1000-1500之内。但是他培养这么多医生去哪里了,不是为己所用,而是为社会培养。哈佛大学附属医院就是为社会提供和培养人才的圣地与殿堂。

以此为参考,将来我们国家进行规培也好,专家流动也好,都应该大胆放出去,只有放出去才能培养更多人。

从最后的结果来看,大医院设备好,培养的医生基础好,知识强,科研能力强,但医生如果到小医院独当一面,会有更多的锻炼机会。

医生的身份改变以后,会给医生赋予新的职业要求,当医生为自己的事业奋斗的时候,肯定会全面发挥自身的实力。

平台型医院的驱动因素我认为有两个,一个是技术驱动,一个是服务驱动。服务驱动指的是以服务来吸引病人,病人用脚来投票就是一种服务驱动,着力点在于怎么样取悦患者;技术驱动,就是学科建设和人才,要建立良好的学科发展环境和人才梯队。

我认为,未来医院和医生的关系肯定会发生一个改变,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不离国务院所提出的医改方向。医改的顶层设计是对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指导平台型医院的发展。

以上这些,就是我对新医改背景下,对医院和医生未来关系的展望。

本篇作者: 蓝鲸健康 鄱阳君

版权申明: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蓝鲸健康公众号“lanjingjiankang”, 转载合作请联系微信(13366869556)。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革新医院,廖新波,医生,医院,平台,执业,医改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