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投资人说医健 | 搞定投资是技术变革 还是行业大势

2017
02/15

+
分享
评论
贝壳社
A-
A+
面对潜力巨大的4万亿医疗健康市场与激烈的投资竞争,各大投资机构将会如何开展投资布局?


2016年,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近4万亿的市场。各方资本依旧纷纷涌入,投资量级节节攀升。优质的民营医院集团、具有平台潜力的医疗器械公司、拥有核心IP的生物制药公司,以及精准医疗、专科医疗等新兴板块,在2016年成为热门标的。与此同时,上市公司、独立投资人、学者型投资人纷纷加入投资,使得优质项目的竞争愈演愈烈。

面对潜力巨大的4万亿医疗健康市场与激烈的投资竞争,各大投资机构将会如何开展投资布局?

2017年伊始,贝壳社联合中国医疗健康产业投资50人论坛、基因慧向我国医疗健康产业的12位投资人发出邀请,请其表达自己在医健投资方面的观点,以为新一年的医健投资事业提供参考。

华医资本创始人刘云:医健投资将迎来“百花齐放”的繁荣时局

2016年医健领域股权投资总额为563亿,并购投资总额为942亿,总计1505亿,预计2017年增速在100%以上,投资总额超3000亿,如果更乐观估计,这个数字可在三季度末实现。从2015年末到2030年,医健行业投资进入“黄金十五年”的高速发展阶段,在经过了2016年的预热后将在今年全面开花。

首先是政府、上市公司及金融机构纷纷涉足这个行业,去年坊间流传的3万亿政府产业基金进场意味着国家队对于股权投资的全面进入,对于7万亿规模的股权投资基金来说,资金层面的推动是之前从未有的;一二级市场的价差依然是上市公司进行股权投资和并购的强劲动力来源,笔者去年曾联合券商进行上市公司的调研,结果显示有超过一半的上市公司都有医疗资产配置的打算或意愿,近期随着IPO的开闸,越来越多加入医健投资阵营的上市公司正成为一股巨大的力量;金融机构涉足医健行业投资在2015年下半年起就已经开始试水,随着宏观经济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及以房地产为代表的众多传统行业投资的疲软,医健行业被逐渐纳入各家金融机构投资的重点方向。

众多医健专业投资机构及专项医健基金的出现和设立将在2017年引领行业投资发展。医健行业投资由于投资门槛高、周期长的特点以前在资本市场一直不温不火,阻碍这个行业发展的一个很大的原因是行业专业投资人才的缺失,随着近两年这些专业团队的出现将真正开启医健行业投资的大潮。2016年从总的比例上来说医健行业投资还是一个不大的领域,以股权投资计大概占7.5%,在其它行业显现的“资本寒冬”多少也在医健行业发生,2016年政府对于私募前所未有的严厉监管对于这些刚刚地步的医健专业投资机构和基金还是有很大的影响,但是很多机构也已经在这一波的浪潮中厉兵秣马,2017年正是粮草充足、兵强马壮的最好时候。

同时也要警惕资产价格虚高,避免行业从“资本寒冬”转向“资产寒冬”。但总体来说2017年将是医健投资全面开花的一年。

硅谷天堂医疗健康产业合伙人夏晨:空等技术革命不如买彩票

(摘自由贝壳传媒提供全程媒体支持的南极健康论坛)

2017年,我主要看好两块:一块是筛查类产品。中国的人口基数非常大,随着公众和政府逐步重视“治未病”(预防医学),我们从医疗转向大健康行业。以前我当妇产科医生的时候,更多关注诊断、治疗,随着体检市场兴起,筛查类产品有更大市场。另一块是医疗服务市场。至于医疗器械行业,2014年,我看过一个医疗器械行业报告:中国真正的医疗器械的研发者和管理者尚未形成,正处在探索阶段。在医疗健康行业,要想找到马云、马化腾这类企业,几乎是不太可能,如果真要等到这样一家拥有技术革命这样的公司,我还不如买彩票呢,毕竟买彩票和投项目都是概率的事情。

我投资的好多公司,年利润做到5000万元以上,也都在A股上市了,有的已经套现了,有的因为大盘股价还没套现。并不是我们有多能干,而是整个医疗服务市场一直在发展。大趋势上,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检测手段不断丰富,再加上人民币的贬值,这样的项目肯定是稳赚的。在医健投资的第一阶段,对于表现优秀的投资人,即便是经营最差的医院,每年收入也有15%的增长;经营得好的医院,每年收入增长高达80%。

到了第二阶段,就需要大的投资格局了。投资人不管用什么方式打赢,有的做基金规模,有的做品牌,有的做产业,有的像我们一样做狙击手,都需要在长度、宽度、高度三方面发力。第一是长度,投资需要前瞻性,不能用今天的逻辑思考明天的逻辑,不能用今天的投资经验套用到未来;第二是宽度,需要跨界整合,而不能卖“智能医疗”“精准医学”的概念;第三是高度,也就是全球化视野。

贝壳社联合创始人王学刚:填补中国和世界的创新鸿沟

(摘自由贝壳传媒提供全程媒体支持的南极健康论坛)

贝壳社是一个创业创新服务生态,我们基金的投资方向肯定是创新。创新在中国和世界肯定有一个鸿沟(gap),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如何转化到老百姓身边,或者医疗机构。贝壳社希望更多地考虑在填补鸿沟方面补个课,找到最适合进行转化的技术,以及最适合的团队。2016年,我们布局了整个基因和体外检测(IVD)产业链,大部分项目也会得到下一轮融资。2017年,我们也会更关注基因合成等基因组学其他进展,以及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药。基因编辑、细胞治疗等技术,在过去几年经历了政策碰撞之后,似乎找到了发展路径,值得关注。

投资人找不到下一代技术,不代表下一代技术不存在。我们的投资团队在欧洲从事过生命科学研究,也在美国从事过基因技术行业。医学问题肯定要靠技术来解决。比如现在从事肿瘤诊疗行业的创业公司,如果没有前几十年对这么多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就不会有肿瘤预防策略,也不会有肿瘤早期筛查技术,更不会有靶点药物和个性化治疗。说到生育健康,中国有5.6%的新生儿一出生就有遗传性缺陷,在出生前如何预防、干预,在出生后如何治疗,当研究机制达到一个临界点,就需要更多的人、更多的资本、更多的企业去参与。如果大家关注2016-2017年的学术会议,看到每个医生、专家在展示新技术在临床应用的新的兴奋点,相信一些投资人的投资策略会有所调整。同时,如果看到华尔街在投资新的技术时的策略,也会有所体会。

文 | 梁嘉琳 郑琪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健,投资,大势,医疗器械,基金,技术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