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相信“三甲公立医院好日子到头”的鬼话

2016
09/05

+
分享
评论
吴帅
A-
A+
最近,一篇《三甲医院好日子不多了》的文章走红医圈,被多家媒体转载,文章出自某知名医院院长。公立三甲医院的好日子真的不多了吗?

最近,一篇《三甲医院好日子不多了》的文章走红医圈,被多家媒体转载,文章出自某知名医院院长。

文章认为,三甲公立医院的好日子不多了,也就剩下这几年的最后疯狂了,既往的大规模扩建医院,大批量的招聘医生护士,大幅度的业务增长的好日子快到头了。大家该收收心,盘算一下以后该如何练好内功,勒紧裤腰带过苦日子了。如果到了这个时候还一味地去想着去做大规模,扩大地盘,和一二级医院去抢普通病人,那可就是真的想去“找死”了。

唱衰公立三甲医院的论据缺乏说服力

一个观点站不站得住脚,要看它的论据是否靠谱。

看看这篇文章的论据:1.政府支持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2.政府大力支持社区卫生中心的发展;3.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改变。美国的现在就是中国的未来,在医疗方面,我们很多的技术和服务以及管理模式都是在学习美国的,估计单病种收费(打包收费)和健康险离中国已经不远了。

而在我看来,这些论据是非常缺乏说服力的。

从政策层面来看,至少近二十年来,政府是一直在扶持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的。问题在于,这种扶持的诚意和力度够不够而已。不要仅仅只拿数量说事,虽然数据显示,2015年民营医院占医院总数的52.6%,在数量上已经超过公立医院。但这又能说明什么问题?难道数量多了,就能够证明公立三甲医院日子难过了?

当然不是,另一个数据是,去年民营医院诊疗人次3.7亿人次,仅占医院诊疗人次总数的12%。数量多少不能说明任何问题,民营医院缺少的也显然不是数量。

“这些新建的医院多数不是以往的莆田系,是来自于私人资本,专业的投资机构,国内的大公司,以及境外的大公司。和莆田系的医院不同,这些医院规模会比较大,资本金充足,管理能力强,有比较强的竞争能力,会对现在的三甲公立医院造成很大的竞争压力。”

这个观点看起来很新颖,但其实依然存疑。有什么证据证明这些从来没有办过医的资本力量,能够比扎根多年的莆田系医院更有竞争力?更为关键的是,这股新生力量凭什么来给三甲公立医院造成很大的压力?中国医疗的水很深,而在这片深海“游泳”需要实践经验,需要时间。“新人为王”的逻辑是站不住脚的。

至于“政府大力支持社区卫生中心的发展”来给三甲公立医院制造竞争压力?面对这个论据,你只能“呵呵”,那是误把中国看成英国了。

要想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是有办法的,这就是单病种收费(打包收费)和健康险。这句话说得很对。但后一句“估计单病种收费(打包收费)和健康险离中国已经不远了。”则是在提示这个判断失准的高风险。

“美国的现在就是中国的未来”,没错!但需要多少年?谁知道。我们也一直在学习医药分开,学习了那么多年,看看现在毕业了没有?

论证需要逻辑,意思是说,你不能拿一个尚未变成现实的东西来作为论证的依据。

所以,“公立三甲医院好日子到头”这个观点在这里根本立不起来。

公立三甲医院将继续坚挺的论据

反对这个“好日子到头”的观点,相反我还认为,至少在未来5到10年内,公立三甲医院会继续坚挺,还有大把好时光。

论据一,对办医而言,品牌和口碑是第一重要的,而这需要很长时间的沉淀与积累。就医者去哪里就医,首选的是他们最熟悉最可信任的医疗机构。毫无疑问,公立三甲医院历史源远流长,办医多年,积累了多年的好口碑,也正因为品牌有价值,所以才会毫无顾忌地开分院扩张。再普通的医生,只要坐到大医院诊室,都会有看不完的病人,哪怕疗效再一般。为何?多年的品牌所致。这些地产大鳄和外资开的医院能不能颠覆格局,给公立三甲医院制造竞争压力,也许能。但这不是短短几年时间就能够完成的事情。

论据二,医疗竞争中,最重要的资源是医生,最顶级优秀的医生。三甲公立医院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就是好医生、名医扎堆抱团,疯狂地囤积医疗人才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垄断是公立三甲医院屹立不倒的最大支撑。这里的垄断其实是与权力联姻的意思。为什么那么多的专家名医坚守体制内三甲医院,哪里都不去?大家都不傻,多数人早已经看到这后面的游戏规则。跟政府合作办医,这才是目前利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的选择。所以请问,和政府办医的好日子会到头?最好医生抱团的医院会好日子到头?

论据三,三甲公立医院的管理的确糟糕。但是不是就等于,其它医疗机构的管理就很到位呢?再者,拿三甲公立的管理绩效来与别的医疗机构比较竞争,前者一定输给后者吗?我不相信这个鬼话。

或许,当你在公立三甲医院觉得死气沉沉,乌烟瘴气,你到别的民营医院获社区医院亲自走一转,你才会发现这个铁一般的事实——没有最差,只有更烂。

当公立三甲医院喊苦喊累的时候,你听出那些信号?

一个很微妙的细节是,这篇文章的作者本身就是三甲公立医院的院长,院长为什么要唱衰自己所属的医院类别?或许是危机感所致。

但有危机感不代表危机就真的到来,反而它还可能会降低这种发生的可能性。事实上,在医疗行业,还有很多这样有危机感的三甲医院院长。

某些时候,他们是不是过于敏感,放大了这种危机?因为他们没办法了解和体验到他们的竞争对手究竟有多弱。

你经常会听到这些大医院在喊苦喊累,但这并非表达的全部。你当然还可以将之解读为,我们完全不缺病人,正在为病人太多而发愁。作为业内一员,请你告诉我,这难道仅仅只是一个坏消息吗?

更重要的一个事实是,医改没有任何削弱公立三甲的迹象,反而很多地方还在提出,要继续建设更多更大的三甲医院。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教授近日说:毋庸讳言,我们的分级诊疗做得非常失败。医改专家蔡江南曾有一个略显刻薄的观点:“好医生集中在金字塔塔尖,基层大量的是本科学历以下的医生,严重制约我国整个健康产业的发展,成为最大的瓶颈。”

对不起!在这里,我听到的都是一片对三甲公立医院的赞美声和肯定意见。

尽管,或许我们很多人都不喜欢和希望看到这个事实,但事实毕竟是事实。

本文首发于医学界。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三甲,鬼话,医院,危机感,论据,医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