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服“土三七”,竟成入院“元凶”~

2016
06/21

+
分享
评论
南京鼓楼医院
A-
A+
​生活条件日益优渥,大家都注重养身保健之道,大部分中老年人都会首选中医药调理,殊不知中药材博大精深,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生活条件日益优渥,大家都注重养身保健之道,大部分中老年人都会首选中医药调理,殊不知中药材博大精深,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家住马鞍山的郑先生最近食欲下降,腹大如斗,辗转来我院就诊,确诊为肝损所致的顽固性腹水。这时,郑先生才恍然大悟,原来自己一直坚信的“神药---土三七”竟会是这次入院的“元凶”!

腹水

腹痛

“三七”大家都很熟悉,是一味活血化瘀的良药,“土三七”虽与其字面相近,却含有一种名叫吡咯烷的毒物,会造成人的肝脏损伤。

鼓楼医院消化内科每年都会接诊这样的患者---因服用土三七中毒造成重度肝损。2015年全年接诊了30多例,其中有两人丧命。而近五年来,鼓楼医院消化科接诊的因土三七中毒的患者超过100例。

肝损腹痛

“三七”属五加科人参属,又名田七、金不换、铜皮铁骨狮子头,以根、根状茎入药,无毒,是名贵中药材,可散淤止血、消肿止痛,用于咯血、吐血、便血、外伤出血、胸腹刺痛、跌打肿痛等。

“三七”具有良好的止血功效和显著的造血功能,能加强和改善冠状动脉微循环,其作用奇特,被历代医家视为“药中之宝”。

中药三七只在云南、贵州的气候和土壤环境里才能够生长,江浙皖一代种植的所谓三七其实都是“土三七”。

“土三七”完全不同于“三七”,

“土三七”别名“菊三七”,又名“三七草”,为菊科。两者虽然在功效上有相似之处,均有散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功效,但来源于不同科植物,更重要的是毒性不同!

“土三七”内含吡

咯烷生物碱成分,可造成肝窭静脉和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肝小静脉阻塞,肝细胞不同程度液化坏死,晚期可见肝纤维化,患者出现肝大、右上腹痛、腹水和黄疸等症状,而且这种损害一经形成,常常无法逆转。乙醇可以把毒性成分更好地粹取出来,所以泡酒的“土三七”毒性更大。

其实“三七”和“土三七”很容易辨别,可从叶形和花形来看,五加科三七的叶形肥大,长得像张开的手掌,六七片叶子朝不同的方向伸展,花是红色的;而土三七的叶形较小,叶子沿着茎对称生长,花是黄色的。

这次住院经历,让郑先生明白了,如有不适,要及时就诊,切忌自行服用中草药!亲们也要谨记哦!

供稿/陈慧(消化科)

编辑/党办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