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模式正在悄悄变革

2016
04/22

+
分享
评论
王炳花
A-
A+
走到管理岗位上的医务人员,有能力学习、理解并掌握管理知识,通过学习,通过标准化来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理的不确定性,通过降低不确定性,实现管理的预期效果。

日前,听了医院管理师研修班的《管理医学模式及应用》这堂课,听后获益匪浅,这是一堂全新的理论创新,具有全新的时代意义的新课程。樊代明院士近几年提出了“整合医学”的模式,用“整合”的方法贯彻系统的诊治、诊疗思维。北大客座教授孙学勤在讲座中,也十分推崇及肯定这种管理医学主导的整合医学模式,认为只有管理才能够实现各种资源的整合。马恩祥院长提出管理医学主导的整合医学模型包括:社会医学、环境医学、工程医学、生物医学、心理医学。

医学模式一直在随着时代的进步而变迁,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有的专家提出下一步的医学模式将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信息-生态医学模式”,医学模式似乎会变得越来越长,此时有专家提出“管理-整合医学模式”, 管理医学才能整合所有的资源,才能具有系统思维。

马恩祥院长主讲的《管理医学模式及应用》中,提出两个思考题:

1.管理医学有无必要发展成一门医学分支?

2.医院管理与人文建设如何增强可复制性?

针对这两个问题,分享这样两个信息与个人思考。

第一,来爆个料:国家卫计委即将成立医院管理职业化培训组织机构。

日前参加了一个全面质量管理的学术会议,会议邀请了清华大学刘庭芳教授,中国医院品管圈推动联盟主席,这位80多岁高龄的学者十分令人钦佩。刘庭芳教授讲到,在卫计委李斌主任指示下,国家卫计委即将成立医院管理职业化培训组织,培训组织拟由35位专家组成,刘教授将是负责人之一。培训组织将对医疗机构的副院长以上,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管理知识的系统化培训及考核。

成立该培训组织的背景有两个,大背景是十三五健康中国战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卫计委已经在着手十三五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地。小背景就是国内医院管理的现状,刘教授将医院管理现状总结为“十二重十二轻”(重规模,轻内涵;重硬件,轻软件;重临床,轻管理;重经济,轻质量;重投入,轻成本;重结果,轻过程;重使用,轻培训;重事物,轻战略;重实务,轻文化;重概念,轻工具;重传统,轻创新;重垂直,轻水平)。个人认为,这种典型的“十二重十二轻”,是医疗机构管理滞后于企业管理的重要原因之一。

国家医院管理职业化培训组织的成立,说明医院管理的职业化时代真的已经来临,医管的大势、大趋势已经来临,同时标志着管理医学,管理医学模式时代也正在悄悄来临!

分享的第二个信息,部分医院管理人员、医务人员对医院管理存在认识的误区。有人认为医院管理更多的是靠天赋,认为管理与文化的可复制性差,可借鉴性差,在A医院行得通的措施未必适合B医院、以及C医院,因为每家医院的文化不同,环境背景不同,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普遍性,也是有其来源与根源的,国有医院中高层医院管理者80~90%以上的来自医学背景,是医而优则仕,大部分没有接受过管理的职业化培训,从而给大家造成了一种医院管理靠经验,靠天赋的假象。这种认识及误区令某些医院管理者缺乏对管理学习的自信,会自问“我究竟有多少管理的天赋?”,认为学不会及学了或许用不上,或没有用,难以从理论走向实践,或许难以改变医院管理现状。

首先,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管理是通过学习可以学的会的。先秦经典《礼记.大学》中即提出“格物致知”的学习方法,《现代汉语词典》2012年第六版,对其解释为:推究事物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如果没有管理科学仅靠天赋,很难想象我国的航天技术的发展,从神一到神十等飞天,从两弹一星到北斗一代、二代定位系统,离开了管理简直是遥远的梦,遥不可及的梦。正是管理让每一小到微乎其微的隐患及不确定性,一个一个的消失,正是精确到毫秒、微米、纤毫的管理,让神一、神十成功飞天。管理让细节更精准,让流程更标准,管理让个人的经验退后科学性提前,让个人的天赋退后规律性、科学性提前。 

如果仅靠天赋与经验,没有系统化的科学管理知识,就不会有无锡二院“创亚洲化精益医院——构建医院精益化管理链”项目获得2015年国际医疗卫生领导力于管理杰出奖亚军。 如果没有科学管理就不会有日本哈德洛克工业中永不松动的螺母,并成为该企业的标志性文化。航天管理可以让中国腾飞,实现嫦娥奔月,当代的医院管理者,也一定可以实现医院管理的科学化。

其实以上部分医务人员及医院管理人员的认识误区与疑惑,也就是如何增强医院管理与文化的可复制性的问题。

通过对医院管理知识的系统培训与学习,认识、揭示医院管理的原理,揭示其规律及特点,认识管理的科学性与艺术性,认识管理的不确定性,真正掌握了管理的精髓之后,管理一定是可复制的。标准化是实现可复制的重要条件。

第一管理具有科学性,科学当然是完全可以标准化的。而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特点也可以通过角色管理实现标准化,我们学习的无障碍医院管理中的行为无障碍,就是通过角色的标准化来实现的。角色的标准化也就是某个角色的人,说与角色所对应的话,做所对应的事,履行与角色对应的职责与工作流程等。每个角色、行为都标准了,医学的标准化程度自然也就高了,也就更加接近及实现了标准化。

另外,从最朴素的观点来说,走到管理岗位上的医务人员,有能力学习、理解并掌握管理知识,通过学习,通过标准化来最大限度的降低管理的不确定性,通过降低不确定性,实现管理的预期效果。

认识了管理的艺术性,解决了管理的不确定性就可以实现管理的可复制及标准化。

目前对医院管理及管理学的认识误区,有的将医院管理神秘化,有的则是对管理忽视及轻视。刘庭芳教授概括的“十二重十二轻”就是典型的忽视管理、轻视管理的现象。认为临床技术才是技术与科学,认为管理并非科学。所以,既不要把医院管理、医学管理神秘化(认为管理是学不会的就是神秘化了),也不要对管理不屑及抵触(不屑及抵触来自于不承认管理是科学)。

医院管理就是一门科学。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易利华院长说,“如果医院管理不算科学,那什么算科学?”“管理医疗安全,管理医生、护士,如果这都不算科学,那还有什么是科学?”。无锡市二院通过标准化、精益化,通过持续改进,实现了医疗服务及管理的可及性、技术与服务的同质化。摘得了2015“创亚洲化精益医院管理杰出奖亚军。   

医院管理者如何进行管理知识的学习呢?因为医院管理具有实践性,所以要总结与思考相结合,思考与实践相结合。关于学习中的思考,读书再多听课再多,如果没有思考与消化,读过的书不过只是记住一个书名,多一个炫耀的资本,听过的课不过是听到了一种声音,一大堆音符。所以学习中的思考非常重要,思考是保证理论及知识落地的前提,没有对知识的思考就难以有实践与落地。

如何将所学更好的在工作中实践? 王阳明最重要的哲学观点是知行合一,管理师的学习也应该强调实践,达到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即知即行,即行即知。因为听到≠知道,知道≠理解、理解≠掌握与会用,通过行动落地才是检验学习成果的唯一指标,并在实践中不断加深理论认知。


注释:管理医学的概念(马恩祥)

概念:管理医学是医学科学和医院管理科学紧密结合的产物,它是研究管理方法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从而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疾病诊疗效果,使管理技术成为疾病诊疗和健康促进的工具。管理医学也是把医学应用于健康服务的过程。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