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保险在移动互联网医疗中的作用

2016
04/04

+
分享
评论
贝壳社
A-
A+
移动互联网医疗终端种类繁多,目前运营效果却并不满意。为了找到更好的出口,有人开始将商业保险与APP绑定在一起进行运营。这样的做法可取吗?野夫博士认为,这种作用是有限的。

【按】移动互联网医疗终端种类繁多,目前运营效果却并不满意。为了找到更好的出口,有人开始将商业保险与APP绑定在一起进行运营。这样的做法可取吗?野夫博士认为,这种作用是有限的。APP产品到底是不是有魅力,要看其自身的品质。

移动互联网医疗目前面临的困境,使人们不得不寻找更多的出路。有聪明者很快想起来最后的救命稻草,即保险。最近有消息指出,已有保险品种与APP绑定在一起进行设计,分明是一个欲做大事的节奏。

从本质上讲,保险几乎是一个万能的东西,在任何难题出现的时候,保险都是可能一试身手的。如今APP们没有人玩了,保险把人们的欲望重新点燃起来,这种做法不能说不可行。但是,这样的做法真的可行吗?

商业保险的做法是不是可以成功,关键看两方面的问题,首先是政策的指向,其次是医保的方向。

行政部门制定政策的初衷,可以说都是围绕看病难这个问题设置的。不管这样的政策是不是合理,至少是会起到一定作用的。行政政策最大的特点是为多数人服务,也就是使多数人得到满意。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任何辅助的医疗手段,比如APP,如果能顺势而为,按理说会有很大的作为。但事实却总是相反,历史的经验告诉大家,凡是顺势而为者几乎看不到太多的商机。这意味着APP们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与政策的指向唱对台戏。

打个比方。比如分级诊疗的政策。这样的政策是将多数病人强行分流到基层医院的做法。这政策本身是违背患者看病的基本意愿的。虽然最终可能使多数人受益,但民众不一定领情,大家无不希望能到大医院看病。

APP要想找到商机,就必须迎合民众的愿望。如今民众的意愿是反政策性的,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推动民众意愿的商机都会受到行政干预。

商业保险介入移动互联网医疗后,一定要与APP自身的冲动相一致才能有所作为,而如上所述,这样的方式与行政意愿不相符,这注定商业保险的路会很难走。

第二个影响商业保险的内容是医保的方向。医保的政策与行政政策是一致的。由于医保已经全民覆盖,如果在此基础之上再让居民购买商业保险的话,很多民众会不买单。

举个例子说,比如常见的慢性病,这样的病人需要定期到医院开药治疗。这都是医保报销的范围。但这样的行为会被约束在固定的医院。如果病人希望到其他医院进行就诊,并希望通过商业保险完成支付的话,就意味着需要支付额外的保费。面对这样的情况,有几个病人会乐意接受呢?

有的商业保险会设计出针对大病的险种,希望有一定的竞争力。要知道,即便是如今普通的医保也有大病报销的渠道。如此一来,这样的产品还有什么竞争力呢?

随着居民消费习惯的改变,商业保险的作用越来越不容忽视。健康保险是一个潜力巨大的市场,商业保险在此市场中必有大的作为。但是,如果想借商业保险的力量去挽救大量陷入泥潭的互联网医疗产品的话,估计是选错了救命的稻草。

我始终认为,一款医疗APP产品到底是不是受用户喜欢,根本的原因不在于政策,不在于用户,更不在于外部其他的因素,而在于APP产品本身。如果一款APP设计得如微信那样深入人心的话,大家还需要打商业保险的主意吗?

文|野夫  微信:willinew

医学博士,中山大学博士后,资深网络医疗评论人,贝壳社BioMan专栏作家。

本文为作者授权贝壳社发布

仅为作者观点,不代表贝壳社立场

转载请注明来源:贝壳社(微信号:iBio4P)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