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协同与医疗革新,“全院一张床” 究竟改变了什么?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在提升医疗效率、保障医疗质量、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成效显著。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与制度完善,成功实现了医疗服务的深度变革,为解决住院难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例。
在医疗资源优化配置的持续探索中,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 “全院一张床” 管理模式独树一帜。自2014年运营伊始,便踏上这一创新征程,成为北京地区的先行者。
往昔传统模式下,科室床位各自为政,热门科室患者常陷入漫长等待,而部分科室床位闲置,医疗资源浪费严重。清华长庚医院打破常规,构建全院床位统一调配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住院中心肩负关键职责,统筹全院床位资源,确保其高效利用。例如,对于四级手术、微创手术及病例组合指数较高的病种患者,优先安排住院,此举契合三级公立医院定位,有力保障了急危重症与门诊择期患者的就医权益。数据为证,骨科患者等候床位时间大幅缩短,通常不超3天,彰显出该模式在提升就医效率方面的显著成效。
为实现普通床位的高效利用,医院精心制定夜间急诊手术患者床位使用过渡方案。当普通床满员时,日间手术病房便成为临时安置点,病房外临时过渡区也可提供最长48小时的暂住服务,为专科规划本位区床位腾出空间,促进床位的灵活周转。同时,日间手术患者的到院时间由住院中心协同专科与护理部动态协调,全力提升每张病床的周转率,避免夜间手术患者入院对日间手术的干扰,多部门紧密协作,使床位资源效益最大化。
然而,这一创新并非毫无挑战。首诊医生查房难度因患者分散于不同病区而增加,且需承担借床患者全程诊疗工作,护理工作也需跨科室交接。但医院通过明确责任归属,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确保诊疗流程严谨有序。医生虽需穿梭于各病区查房,但如潘勇卫主任所言,相较于患者能及时获得救治,多走几步路的付出微不足道。数据显示,2023年医院年日均住院工作负担为每执业医师1.31个床日,远低于2021 年全国公立三级医院2.2 个床日的平均水平,且随着信息系统升级,床位推介愈发智能高效,进一步减轻了医生负担。
在医疗风险防控方面,医院构建起严密的防护网。一方面,强化三级医生查房制度,增加巡查频次,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另一方面,护理部发挥核心作用,统筹全院护理资源,开展针对性培训,提升护士跨病区护理能力与沟通协调技巧。尤为关键的是,紧急医疗救护快速反应小组时刻待命,成员涵盖重症医学、急诊、麻醉等多学科专业人员,借助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精准评估患者,一旦评分≥9,立即启动抢救流程,确保危重症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救治,全方位保障医疗安全。
主诊医师负责制与医师费制度的联动效能
主诊医师负责制与护理部垂直管理,堪称清华长庚医院“全院一张床”模式的坚实基石。
主诊医师负责制自医院创立便已确立,其以国际通行模式为蓝本,构建起以主诊医师为核心的医疗团队。患者就医全程,从门诊首诊、住院治疗、手术操作到出院随访,均由固定的医师和护士团队全程负责,确保医疗服务的连贯性与一致性。严格的主诊医师甄选聘任流程,是这一制度的有力保障。科主任依据临床技能评定推荐,经医师资格审查委员会审查与院长核准,医师方能获得医疗项目授权;对于存在医疗过当或疏失的情况,科主任有权申请中止授权,暂停其部分职务权限,以此维护医疗质量与安全。
与之紧密配合的医师费(PF)制度,在公立医院收入分配改革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该制度借鉴台湾长庚纪念医院经验,深度考量医师临床执业的专业性、独立性、主导性与责任性,构建起科学合理的绩效分配机制。医师收入紧密关联医疗服务的质与量、风险程度及心力投入,涵盖门诊、急诊、住院、手术、检查操作等环节,与开处方、检查单等无关,真正践行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原则。
在PF制度设计中,兼顾临床服务、教学科研贡献及年资因素,促进医教研协同发展。医师费采用与医院拆账方式,医疗处置收入合理拆分,使其与医院成本控制、损益状况相对独立,有力推动医院管理创新。同时,绩效核算系统高度信息化,前端与各医嘱系统无缝对接,后端关联人力资源、薪资、会计系统,确保数据真实可靠、结算实时高效。医务人员可及时查询收入明细,激励效果显著增强;管理人员工作流程得以简化,核算效率大幅提升。
全院床位统一管理与医师PF费制度相辅相成。在新的床位管理模式下,床位作为共享资源,其固定成本不再分摊至临床专科,而患者诊疗收入依PF绩效分配制度直接与主治医师收入挂钩,收治患者的数量与质量成为医师收入的关键影响因素,极大激发了临床医师的积极性,有效提升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与服务质量。
护理部垂直管理体系的变革与保障作用
护理部垂直管理体系是清华长庚医院 “全院一张床” 模式成功运转的重要支撑。传统医护关系以科室为边界,而在此体系下,护理人员的人事、绩效、培训等管理工作均由护理部统一负责,实现了护士从 “科室专属” 向 “跟着患者走” 的转变。
这一变革对护士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全院一张床”模式下,护士需具备全面且专业的评估与护理能力,关注患者身心整体反应。如高龄骨折患者,除骨科护理外,还可能涉及心肺功能、营养、精神等多方面问题,这就要求护士拥有全人评估与综合护理技能,及时识别并处理各类问题,与医疗团队成员密切沟通协作。
医院积极构建以患者为中心的全人照护团队,护理人员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护理会诊、科组查房、巡诊等机制,专科护士与专家资源得以跨科、跨院区共享,有力保障了患者安全与诊疗效果。护理培训体系也不断完善,聚焦通科护理能力提升与专科团队协作强化,助力护士持续成长,适应新模式需求。
在绩效分配方面,“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打破了以往以科室为核算单位的格局。既往护理绩效多与科室经济效益挂钩,分配方式相对单一。新模式下,护理绩效更注重体现护理风险等级与个人能力,弱化了与科室经济效益的关联,使护士的付出与回报更加匹配,进一步提升了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与职业认同感。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的“全院一张床”管理模式,凭借主诊医师负责制、医师费制度与护理部垂直管理体系的协同发力,在提升医疗效率、保障医疗质量、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成效显著。尽管在实践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但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与制度完善,成功实现了医疗服务的深度变革,为解决住院难题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范例。
医院精益运营管理专区
【系列直播,抢先观看】系列直播分享将涵盖最新的医院运营管理理念和行业趋势,帮助医院实现人、财、物三项核心资源精益管理。
【标杆探访,抢先报名】优先健康界年度标杆医院运营管理主题探访名额,提供实地考察机会,亲身体验和学习标杆医院的先进运营管理经验做法。
【互动交流,持续学习】线上社群随时交流,专家讲师不定时分享优质运营管理学习资料内容,行业经验。
【解决方案,提升效率】根据医院实际情况,提供医院运营管理优选解决方案,帮助医疗机构适应不断变化的医疗环境和技术进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