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发布!脑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再添中国力证

2022
08/11

+
分享
评论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A-
A+

脑动脉狭窄是亚洲人特有的高发疾病,对于其治疗手段,尚缺乏基于国人数据的高质量证据。

8月10日,由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焦力群教授团队牵头,国内8家医学中心共同完成的中国血管成形及支架置入术治疗症状性重度颅内动脉狭窄:一项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CASSISS研究),采用中国数据为全球脑血管狭窄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中国方案,打破了国际上对脑动脉狭窄血管内治疗的固有结论,推动了我国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的进步。相关成果在国际顶级医学期刊JAMA发表。该研究共同第一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介入放射科副主任医师高鹏,神经外科主治医师王韬,北京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王大明,以及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David S. Liebeskind教授。通讯作者为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介入放射科主任、神经外科副主任焦力群教授。

脑卒中是我国首位致死致残病因。《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20》显示,我国脑卒中患病率从2012年的1.89%上升至2019年的2.58%。约82.6%的脑卒中为缺血性脑卒中,常见类型是脑梗死和短暂性缺血发作。1990-2019年,我们人群脑卒中发病率下降了9.3%,但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则增加了34.7%。《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2019》显示,2018年我国缺血性脑卒中出院人数为373万余例,相比于2008年,10年间增长了7倍。

对于导致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病因——脑血管狭窄的治疗,支架置入术等血管内治疗一直被视为有潜力的二级预防手段。但是,美国的SAMMPRIS和VISSIT研究——全球仅有的两项对比支架与单纯药物治疗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显示,支架治疗具有较高并发症,比单纯药物治疗更差。对此,学术界历来有很多质疑。近年来,国内外多个前瞻性登记研究、真实世界研究均显示颅内动脉支架还是安全的,并发症风险仅为2.0%-4.3%,与SAMMPRIS研究的14.7%形成鲜明的反差。

脑动脉狭窄是亚洲人特有的高发疾病,对于其治疗手段,尚缺乏基于国人数据的高质量证据。基于西方人群的数据不一定适用于中国人群,而且西方国家研究的结论与我国实际临床工作经验不符。为重新评估血管内治疗对脑动脉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国际上脑动脉狭窄治疗提供中国证据,在科技部“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支持下, CASSISS研究应时代而生。

CASSISS研究是目前全球第三个、中国和亚洲第一个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共纳入了380例患者。对患者选择标准、手术时机、医学中心容量等进行了优化,对比支架和单纯药物对重度脑动脉狭窄患者的卒中或死亡的防治效果。历时10年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优化患者人群和术者经验等条件下,对于重度脑动脉狭窄的患者,支架联合药物治疗在预防卒中或死亡方面,与单纯药物治疗相当。

综合该研究和既往研究的结论,脑动脉狭窄患者如出现一过性或者持续的脑缺血症状,例如单眼黑矇、肢体无力或言语不清等,应该进一步评估脑血管情况。如果脑动脉狭窄程度超过70%,即为重度狭窄,可首先尝试药物治疗。如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可尝试血管内介入治疗。该研究结果建议,血管内治疗应在症状出现3周之后进行。

CASSISS研究以中国数据,不仅回答了国人自己的问题,也回答了世界性问题,为脑动脉狭窄的血管内治疗提供了新的医学证据。同时CASSISS研究也为未来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启示。未来的研究会集中于疾病诊断评估的理念和技术革新,以及介入治疗器械和技术的进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药物治疗,神经外科,脑动脉,支架,狭窄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