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健康中国行动〗深度专访北京儿童医院方方教授:关注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共建儿童美好未来

2022
06/17

+
分享
评论
刘可 / 健康界
A-
A+

健康界与祐儿医药专访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小儿神经学组副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方方教授,为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现状建言献策。

方(标清)

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是一种表现行为、认知、学习、运动和社会适应能力异常的慢性脑功能障碍性疾病。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关系到儿童一生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可致终身残疾。这类患病儿童通过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可回归社会。因此,扩大社会科普力度,使患儿早诊断、早治疗,以及在儿童神经障碍方面加大研究投入和政策支持,是当前我国实现健康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健康界&祐儿医药专访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小儿神经学组副组长、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主任医师方方教授,为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现状建言献策。

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发病率高居不下

健康界:您对于我国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看法有哪些?对于非药物干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持什么观点?

方方教授: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是一大组疾病,一方面是发病率高。据数据统计,我国目前有1500万儿童多动症(ADHD)患者,我国4.31%-5.38%的学龄儿童患ADHD。目前国内癫痫患者约有900万左右,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儿科,目每年新发患者约40万。孤独症又叫自闭症,发病率在千分之2.8。

另一方面,这类疾病危害性比较大,比如ADHD不局限于儿童,是一个全生命周期的过程,是导致儿童健康问题的慢性疾病。

对于非药物干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我是赞同的。在儿童神经发育障碍中,全面性发育迟缓和智力障碍,还有孤独谱系障碍等缺乏药物治疗方式,主要以康复机构做专业康复训练为主。对于ADHD,目前以药物结合行为训练为主要治疗方式,非药物治疗也是一个重要方面。癫痫首选仍为药物治疗,对于难治性癫痫,非药物治疗中有生酮饮食和手术治疗,如神经调控疗法。如果癫痫共患自闭症,且有发育迟缓,还需进行干预治疗。所以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非药物治疗也是重要环节之一。

儿童多动症:一种常被忽视的疾病

健康界:ADHD作为常见的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疾病,目前诊疗手段有哪些?

方方教授:ADHD的诊断方面,首先应该是由家长或老师注意到孩子的异样(如坐立不安、过于吵闹或兴奋等表现),建议及时前往医院进行就诊。专业医生会根据孩子的病史,在诊室对孩子行为的观察、查体及必要的实验室检查比如注意力障碍检查、多动症评估、社会功能评估、共患病评估等。综合分析,依据我国诊断标准做出诊断。

目前ADHD治疗是药物结合行为训练、干预训练,药物治疗是性价比较高、见效快的治疗方式。

健康界:与国外相比,我国在ADHD的诊疗还有哪些方面可以提高?有没有服用相对方便、副作用相对小的药物或者治疗手段?

方方教授:与国外相比,我们首先需要提高的方面是科普教育。很多家长的认识不够,并不认为这是一种疾病,因此没有第一时间就诊,上学后有老师朋友提醒后,家长才会带孩子前往医院就诊。当医生诊断后,家长又比较焦虑,纠结患儿的用药与否,用药会不会伤害孩子大脑,因为担心用药后的不良反应,不能坚持用药,依从性较差。所以在科普方面,我国还有待提高。

其次,提及儿童用药依从性,国内的药物种类仍然缺乏,比如市场上哌甲酯只有18毫克和36毫克两种片剂剂型,而且儿童用药不同于成人,药物味觉、服用方式都非常重要。不仅是针对ADHD药物,许多疾病药物针对儿童剂型都有待提高。美国早在2012年就已经上市的哌甲酯的缓释干混悬剂、2015年上市的咀嚼片缓释剂型,口味好,儿童的依从性都比较高,剂量最小可以给到5毫克,可以做到精准给药,避免儿童不必要的药物暴露。所以希望我国也可以尽快引进上市,服务于患儿,提高儿童用药依从性。

最后,儿童治疗的行为训练推广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国外的行为训练机构很多,国内有待加强,且还有家庭、学校的有效干预手段,学校教育方面等都存在较大差距。

健康界:ADHD的临床常见结局如何,这部分患者成年后一般呈现怎样的生活状态?

方方教授:ADHD的临床常见结局是家长十分关心的问题,之所以关注度高是因为其影响广泛,不仅影响到患儿的家庭,还会影响到学校、社会的功能。但此类疾病并非不治之症,通过正规的治疗,孩子的认知、学习情绪、社交能力等都可以得到改善,大部分预后较好。还有小部分患者病情带到成年,工作较困难,频繁更换工作,家庭可能也并不美满,与人沟通交往存在一定障碍,更严重的可能会有反社会行为。因此也提醒广大家长,如果儿童患有多动症,应当及时干预,及早治疗,避免发生严重后果。

健康界:为了使这些ADHD患儿未来能够融入社会,和正常孩子一样为社会做出贡献,有哪些建议和意见可以提供给家长?

方方教授:首先,作为家长需要正确认识疾病,需要明白孩子并不是调皮,而是患有需要及时治疗的疾病。

其次,家长要提高孩子用药依从性,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与医生共同制定长期治疗规划方案,不能随意减药停药。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多鼓励孩子。患有ADHD儿童与普通孩子不同,需要更多的包容、耐心和鼓励,及时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表扬,对于患儿犯错不能一味地埋怨、责骂,要采取适当的方式去管理、鼓励。除此之外,也要提醒学校做好干预,对于患儿及时给予适当的管理,老师也要采取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来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儿童抽动症:一种易被误诊的疾病

健康界:多发性抽动症发病率增加的原因是什么?这种疾病未来的趋势如何?目前国内外的治疗手段都有哪些?

方方教授:多发性抽动症又称为抽动障碍或者抽动症,与多动症有50%的共患。抽动症也叫抽动障碍,包括短暂性抽动障碍、慢性抽动障碍及抽动-秽语综合征三个亚型,近年来有发病率增加的趋势,关于原因,目前没有统一的结论,其中可能涉及到内因和外因,内因就是与遗传有关,外因可能与环境因素、社会压力、学习压力,还有一些污染等有关。

我国治疗手段和国外基本相似。首选是药物性治疗,主要目标就是由家长和医生共同商议诊疗目的,从而达到控制抽动症患者的症状,使其进一步实现回归社会生活。除此之外,部分精神类药物也用于抽动症的治疗。同时,进行一些心理行为的干预也是不容忽视的。还有一些难以治疗的抽动症,现在也可以通过神经调控以及非药物性手术治疗以减轻症状。

健康界:国内关于儿童抽动症的诊疗有哪些方面可以提高?

方方教授:对于难治性抽动症,目前尚未明确外科干预治疗的时间。例如在神经调控方面在指南制定上存在缺口。诊断方面,需要家长首先发现患儿的问题,如果患儿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眨眼睛、咽中发声等症状,大多数家长会选择呼吸科、眼科等科室就诊,患儿可能会被诊断为感冒、哮喘、结膜炎等,而忽略神经科或者心理科。因此,科普是极为重要的环节,通过家长和老师认识到起病症状,提高忧患意识,让孩子能够及时得到治疗。

健康界:抽动症儿童家长应注意哪些方面问题?如何优化日常养育及疾病管理?

方方教授:首先与ADHD类似,家长首先需要调整观念,认识到抽动症也是一种疾病,而不是简单的咽炎、感冒等,要及时到儿童神经科就诊。

一方面,如果孩子确诊,家长要带孩子积极接受治疗,不能单纯地认为疾病可以自然痊愈。

另外一方面,很多家长恐惧用药,认为与药物副作用相比,孩子眨眨眼、发发声并不是很重要,害怕药物伤害孩子大脑,影响智力发育。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不及时积极配合治疗孩子就不能痊愈。

其次,为孩子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家庭环境非常重要。很多患儿处于并不美满的家庭环境,相当一部分孩子父母离异、亲人去世,或者父母教育方式过于苛刻。另外,孩子长期患病,家长就会变得焦虑、紧张,久而久之形成恶性循环,也不利于孩子的痊愈。

最后,孩子在学校出现异常动作,可能会遭到同学、老师的嘲笑和不理解;有一些同学还会模仿患儿,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产生厌学、逃学情绪和行为。

因此,做好社会面的科普宣传极为重要,学校的老师、同学善待患儿,多一些包容和鼓励。

及时发现、及早治疗,抽动症的整体预后是乐观的。轻症患儿在不影响学习生活和社会功能的情况下,可以自然痊愈。但中、重度患儿需要及时药物和行为干预。如果没有特别严重的共患病,三分之二的患者在儿童时期可以恢复,只有小部分患者会将病情持续到成人。

总结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以及医学观念的普及,ADHD、抽动症等儿童疾病能够更早的被发现,提早进入治疗,越来越多的患儿能够得到有效治疗,但是儿童医学的发展依然任重道远,针对儿童疾病的预防和规范化治疗依然是重中之重。同时,我们也相信伴随着政府,企业,医生等社会各界的共同建设,一定能够为儿童营造更好的医疗环境,成就儿童美好未来。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儿童多动症,抽动症,方方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