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诊疗平台的“统方、补方”问题,从哪入手解决?

2021
11/24

+
分享
评论
苗苗(特约) / 健康界
A-
A+

为何此次意见稿禁止“统方、补方”呢?线上处方的监管如何落实?医生如何立足于互联网诊疗平台?

本文为健康界看健日报原创文章,更多深度好文请点击:看健日报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稿规定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活动应当严格遵守《处方管理办法》等规定,加强药品管理,禁止“统方、补方”等问题发生。医疗卫生人员的个人收入不得与药品和医学检查收入相挂钩。

为何此次意见稿禁止统方、补方呢?

“统方”是指医院对医生用药信息量,用药单据的统计。意见稿中提到的统方是商业目的“统方”,指医院中个人或部门为医药营销人员提供医生或部门一定时期内临床用药量信息,供其发放药品回扣的行为。此次禁止统方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这类事件的发生。此前有声音指出,部分制药企业将合作的互联网平台的线上药品销量计入医药代表的业绩考核,授意医药代表用线下学术拜访推动线上处方量,其中不乏药品回扣现象;有的互联网医院还将医生的服务收入和药品销售挂钩,企图“洗白”药品回扣行为。而在互联网诊疗过程中,先开药后“补方”现象也并不鲜见。

了解了上述两种行为,此次意见稿禁止“统方、补方”就理所当然。另一方面,我们发现原本很多需要医生处方才能购买的药品,在部分平台即使没有处方,只要下单即可发货,其中包括一些精神方面的药物。如果不能“补方”,这种“无方”购药行为更为让人担忧。

由于医保支付方式的关系,互联网医院平台现在发展迅猛,全国各省市均已出台“互联网+”医疗服务价格和医保的支付政策,一些发达地区的医疗机构已实现医保患者在家问诊、线上支付、药品配送到家的全流程线上化诊疗。但是,由国家医保红利加之疫情催生出的众多互联网医疗平台在相关法律合规性却还没有完善。

此次线上处方有了新监管,但监管如何落实?

对于“补方”等行为来说,关键问题在于线上平台医生的是不是真实的、及时的开具了处方。国内处方与西方处方的规定有所不同,西方医师和药师均有处方权,而在国内,只有医师拥有开处方的权利。线上医疗平台急需做到的是,保证每个销售出的处方药都必须由医师开具。现实环境是互联网平台日益壮大,收益增多,患者用户也逐步增多,但国内的优质医生数量并没有增加,推算下来,分布在互联网诊疗平台上的医生数量不会同步增长。

杜绝“补方”,及时开方,这一工作内容目前只能由医生承担,势必会增加医生工作量、延长医生的工作时间,让线下医生抽出更多的精力去面对线上患者。但目前国内优质医生几乎都聚集在大型三甲医院,这些医生每日工作量只增不减。据调查数据显示,疫情到来之前,每位医生平均每周休息1天。而医生的工作日可谓是十分“充实”。随着疫情反复,众多医生几乎连唯一的休息日也被剥夺,临床上超过半数的医生在抗疫前线,对于这些直接参与疫情相关工作的医生,他们的工作负担在疫情期间明显上升,相较疫情前日均工作时长增加了2-3小时。一天24小时的时间里,医生还可以从哪里压缩出时间去线上开具处方呢?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统方,补方,互联网诊疗,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药品回扣,三甲医院,线上诊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