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学4项成果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2021
11/09

+
分享
评论
北京大学医学部
A-
A+

其中包含乔杰等人的“植入前胚胎发育机制与遗传学诊断新方法”、黄晓军的“非体外去T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等。

“十三五”时期,我国科技事业加快发展,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在基础前沿、战略高技术、民生科技等领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坚定创新自信紧抓创新机遇,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近日在北京展览馆举行

1300多件实物、200多件模型

集中展示我国“十三五”以来

科技创新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

以及取得的重大科技成果

本次展览中,4项创新成果亮相

速看~

植入前胚胎发育机制与遗传学诊断新方法

乔杰、谢晓亮、汤富酬

北京大学乔杰、谢晓亮、汤富酬团队对人类胚胎的发育机制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了其遗传表观遗传特征。在此基础上,为解决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在准确性、可操作性、诊断成本等方面面临的难题,研发出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新方法(mutatedallelerevealedbysequencingwithaneuploidyandlinkageanalyses,MARSALA)。

该技术在单细胞水平上通过一步高通量测序即可检测致病基因突变位点和全基因组范围染色体异常,同时完成高精度连锁分析,全面提高诊断的覆盖面和精准性,预防单基因遗传病,避免患儿出生。

在此基础上,针对临床上各种复杂致病突变的诊断难题,团队不断开发新技术,已成功实现单基因遗传疾病联合染色体异常诊断、多个致病基因联合诊断、单基因遗传疾病诊断联合白细胞抗原配型(为家庭中已有的遗传病患儿进行脐带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等。截至目前,该技术推广至国内外多家单位,仅研究团队已帮助千余个家庭孕育了健康后代。

非体外去T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

黄晓军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重症血液病最有效方法之一,国际公认人类白细胞分化抗原(HLA)单倍型相合(半相合)移植难以实现。而要找到HLA相合的供者,兄弟姐妹之间几率只有1/4,父母与子女概率为0,骨髓库找到供者概率仅为10%左右。全球年均供者来源缺口超过10万,因此供者来源匮乏是血液病的世界性难题。

近20年来,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黄晓军团队突破细胞因子诱导免疫耐受、改善造血微环境促进造血干细胞植入等关键技术,首创国际公认的非体外去T单倍型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体系,使得“父母供子女”“子女供父母”等移植模式取得与同胞相合、骨髓库移植疗效一致。2016年该体系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下属的世界骨髓移植协会(WorldwideNetworkforBlood&MarrowTransplantation)命名为“北京方案(BeijingProtocol)”。

“北京方案”得到我国150余家移植中心及意大利、以色列等十余家海外中心应用,覆盖全球单倍型移植病例50%以上,单倍型供者近6年超越HLA相合同胞成为我国排名首位的造血干细胞来源(比例达60%)。“北京方案”核心技术两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肉苁蓉系统研究与产业化推广应用

屠鹏飞、姜勇

肉苁蓉为常用补益中药和濒危沙漠寄生植物,乱采滥挖导致野生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药学院屠鹏飞、姜勇教授团队先后主持国家“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肉苁蓉大品种的研究与开发”、国家科技惠民计划“新疆于田县特色药材科技惠民示范工程”等多项国家重大项目。

经过近三十年的研究,他们在国际上首创寄生植物大面积高产稳产技术体系,系统阐明了肉苁蓉功效物质和作用机制,发现新功效,诠释和发展了中医药理论;构建完善质量标准体系,将管花肉苁蓉收入05版《中国药典》;研发了治疗血管性痴呆新药苁蓉总苷胶囊、松果菊苷片,以及润肠通便的润通口服液,为临床提供了安全有效的现代中药。

迄今,团队在内蒙古阿拉善和新疆和田等沙漠地区推广种植寄主植物梭梭和柽柳600余万亩,接种肉苁蓉200万亩;授权专利42项,取得新药证书2个,临床批件4个,药品注册批件5个,保健食品批件7个,大健康产品20余种,为国家节约治沙资金120亿元,带动15万余人脱贫致富。项目的实施拯救了濒危药材资源,促进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治理大片沙漠,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农牧民致富和社会稳定,取得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乙肝前基因组RNA检测试剂

鲁凤民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鲁凤民教授团队在“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重大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持下,致力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基础及转化医学研究,并作为课题负责人带领团队取得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在国家重大专项办公室推荐下,连续参加了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科技成果展。

该团队建立了血清HBVRNA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并研发了基于该检测体系的HBVpgRNA检测方法(专利号:ZL201710213191.3)。此外,该团队还建立了血清HBVDNA和HBVRNA总核酸的荧光定量PCR检测体系和方法(专利号:ZL201710316858.2),实现了血清HBV总核酸的高效检测。

目前,HBVpgRNA检测专利技术已成功转化,基于该专利开发的血清HBVRNA诊断试剂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受理(受理号:CSZ2100047),将为HBV感染的诊断和抗病毒疗效的评估提供更加有力的检测手段。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转载自其他网站,不代表健康界观点和立场。如有内容和图片的著作权异议,请及时联系我们(邮箱:nanxingjun@hmkx.cn
关键词:
北京大学,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乔杰,胚胎发育,遗传学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