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科慢病管理新模式探索项目”启动,开启探索慢病管理新模式
该项目将助推血管外科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的发展。
血管外科疾病是指除心脏血管、颅内血管以外,其他所有外周血管的病变。因此,血管外科疾病涉及人体的范围很广,疾病种类也很多。其中,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相关统计显示,2000-2020年间,我国PAD患者人数从2944万增加到4113万,增长了近40%。
血管外科是临床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高难度技术应用、高难度手术完成是学科发展的标志。但实际上,由于缺乏血管内科的科室设置,血管外科医生不仅要肩负外科疾病的诊疗,还要兼顾疾病预防、术后随访和长期管理的重任。
“血管外科慢病管理新模式探索项目”在第十五届钱江国际心血管病会议(QICC2021)期间启动。该项目的牵头人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血管外科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血管外科医师分会会长、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血管外科学组组长陈忠教授。
陈忠教授
据介绍,血管外科慢病管理新模式探索项目启动后,接下来将选择血管外科典型代表疾病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AD)等作为试点,结合相关指南和文献,对数万名术后患者进行随访管理。后续项目也将逐步在全国范围内30+医院落地,并在项目过程中沉淀数据,经由项目专家组共同讨论制订并发表相关专家共识,助推血管外科互联网慢病管理模式的发展。
“充满自豪的同时,不免也有惆怅”,陈兵主任用这样一句话表达血管外科医生的境遇,“外科手术对于医生是艺术,对于患者是解除痛苦的操作,但手术时间只占全疾病治疗时间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更少,在漫长的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对患者进行长期用药指导、随访追踪、患教科普、生活方式干预等管理至关重要。”
经过多年的精细化运营,医联在互联网慢病管理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资源。基于医联的优势和血管外科疾病的诊疗特点,经过多次的探讨沟通,血管外科慢病管理新模式探索项目应运而生。
“虽然身为一名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创业者,但我认为当下以及未来互联网医院的建设,不是颠覆传统医院,更不是取代,而是传统医疗模式的有力补充。很荣幸,医联可以参与到血管外科慢病管理新模式探索项目中来,共同探索并推动血管外科慢性疾病管理。” 医联CEO王仕锐表示。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