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在线医保支付平台上线遭质疑,互联网医保支付路在何方?
民营互联网医院应该对接医保基金吗?
本文为健康界看健日报原创文章,更多深度好文请点击:看健日报
近日,一款自称是全国首个打通互联网医院+零售终端在线医保支付的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您健康”APP上线,并称可让武汉460余万医保参保人员可享受“线上问诊、线上购药、医保支付、配送到家”等无接触、不见面、一站式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
当地医保部门表示,此举是互联网+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全新尝试和主动实践,打破了传统医疗服务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有利于优化医疗公共资源配置,提高医保基金使用效率,提升百姓就医体验和满意度,这将极大提升城市公共医疗体系的数字化升级。
不过,尽管官方的声量很大,但是产业界的质疑声也不小。医疗战略咨询公司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告诉健康界,这很明显是武汉当地的炒作,“类似的一站式互联网医疗平台早就在浙江出现过。”在他看来,武汉当地的“您健康”APP与浙江省的“互联网+医疗+医保支付+物流配送”服务模式并无本质区别。
健康界联系到“您健康”APP的主体运营企业——武汉小药药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客服告诉健康界,“您健康”APP至少在武汉是首家的,而且即使在全国也不多见,毕竟率先实现了互联网医院+零售终端+在线医保支付。“这种三者合一模式在全国还不多见,一头是政府,一头是终端药店、药厂和消费者,一家民企搭桥把这事做成了,这是武汉的创新之举。”
武汉模式并非首例
实际上,在疫情催化下,我国其他地方也有关于互联网医保的政策出现。例如,天津市医保局早在2021年2月就发布了《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支持定点医疗机构开展互联网诊疗服务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在省级层面打通互联网诊疗服务医保线上报销渠道。
天津之后,浙江、江苏、四川、上海、北京、广东等省市亦紧接着出台了相关文件,将互联网复诊项目试行纳入医保支付范围。根据已经开始探索的省市作为参考,健康界梳理总结出三种典型模式:
第一类是以医疗机构个体为主,依托自有互联网医院,为复诊慢病患者打通医保在线支付。以广东省人民医院为例,2016年8月1日,该院作为广州医保互联网支付试点首批试点的三家医院之一开始医保互联网支付试运行。在广州市医保局的带领和支持下,该院在2017年12月便实现了社会医疗保险互联网支付全面上线,实现线上线下医保实名认证、自助个账、统筹结算。
第二种是搭市级或省级的互联网医院平台,仅为当地医疗机构开通医保在线支付。以江苏省为例,2020年12月29日下午,江苏省医保局正式启动了江苏医保云平台服务APP,“江苏医保云是为全省参保群众定制打造的医保公共服务平台。全省统一服务入口和门户,建立统一的用户管理、身份配给和身份认证体系。”江苏省医保局局长周英表示,平台的上线真正实现了江苏省医保服务的线上一网通办。
第三种则是通过引入平台型互联网医院,再开通医保在线支付。2020年6月30日,湖北省黄冈市医保局与微医集团互联网医院签署医保服务合作协议,围绕互联网诊疗、药事服务、数字化慢病管理服务等方面开展“互联网+医保”创新服务,黄冈也成为湖北省首个市级医保部门与互联网医院签署医保服务协议的地市。
对于上述三种模式,赵衡更看好第二种。他认为,建立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作为处方流转平台,将有助于加强对处方的监管,也有利于医保对处方外流的支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