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原有投资逻辑,上市公司跨界办医有多难?

2021
05/10

+
分享
评论
郭俊(特约) / 健康界
A-
A+

医疗行业是一个投入大、周期长、见效慢的行业,跨界办医企业的投资路径与此前逻辑完全不同,这是一个需要漫长发展的过程。

本文为健康界看健日报原创文章,更多深度好文请点击:看健日报

跨界办医的资本皮囊千篇一律,能够掌握技术资源供给标准化、且具备溢价空间的硬实力,才是跨界办医品牌形象的百里挑一。

近日,京东方科技集团斥资60亿元打造的成都京东方智慧医院,于2021年4月25日正式开诊。该集团旗下目前已运营还有北京明德医院合合肥京东方医院两家大型综合性医院。其实不止京东方一家公司,近年来,茅台集团、万达集团、美的集团等纷纷在医疗领域布局,民营资本跨界办医成为新趋势。

那么,跨界办医会在医疗领域一骑绝尘吗?本文将就上市公司跨界办医动作背后的一些问题进行探究,希望提出的观点能带给跨界办医一些不同角度的理解和认知。

跨界办医要读懂用户需求,企业投资逻辑还适用吗?

近5年来,医疗健康产业发展趋势,无论是市场格局还是竞争态势,都在发生变化。一些颇具资本实力的上市公司,为了寻找新的利益增长点,纷纷把目光投向医疗健康产业这个颇具诱惑力的标的。相信上市公司必然是基于跨界办医现实框架在做自我进化,但随着一步步升级,这条路径似乎也有上限,跨界办医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从显性层面看,跨界办医旗下拥有多家不同规模的医院,也就是渠道充分渗透和竞争性优势具有不同的体量级,但这只是表象。关键还是看业务布局是多元化的还是相对单一,因为不同业务路径贡献的营收规模都有一定的差距。

从用户视角来看,读懂用户的真实诉求、赢得市场,既要有保障医院稳定和盈利的管理能力,还要有供应链能力的优势。换句话说,跨界办医想要在业务独立发展上有所建树,人才短缺无疑是跨界办医痛点的命门。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人选,薪酬待遇合理,将专家请进门,跨界办医一样可以办得有声有色。

但是资深的行业专家往往是在医疗行业甚至一家医院工作多年,跳槽经历不多,在投入工作前先要适应跨界办医新的企业文化、工作流程、决策机制等,这并不简单。还有的医院只看重专家带来的短期价值,再加上那些熬不过适应期主动撤离的专家,真正能够在新环境发挥价值,成功让专家们理解跨界办医理念的“外来和尚”,实在是凤毛麟角。

所以在笔者看来,跨界办医现目前难以突破“纵与横”的业务边界,即使有医疗专业背景的领军型人才及其所带来的技术团队,也面临商业模式、理念认知不断地更新。

跨界办医如何弯道超车?核心竞争力亟待解决

首先,跨界办医作为一种全新的入局模式,理应成为市场的一大亮点。其核心竞争力应该体现在学科建设发展与自身具有的调性和相应特点相匹配的基础上,打造出能遵循医疗健康产业底层发展规律,并进行医疗服务差异化的优势,而具备这种专业厚度,需要日积月累下的资源匹配度与集中度。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医院,行业,跨界,企业,投资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