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认证 退出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药店并购潮汹涌,谁将成为药品零售新老大?

原创 2020-11-17 申佳 / 健康界
我行我show!中国医院管理案例评选,医院卓越管理实践大秀场。点击查看

头部连锁药店持续跑马圈地,医药零售新风口来临。

近期,市场悄然传来一心堂将和老百姓大药房合并,合建中国最大连锁药店的消息。

针对这一传闻,老百姓大药房证券部相关人士回应称:“对此事暂不予回应。”而一心堂也发布公告称,这一传言并不属实,公司目前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信息。

“虽然消息没有得到证实,但药品零售头部企业寻求扩张已是不争的事实。”一位药品零售行业观察人士告诉健康界。

行业集中度白热化

虽然一心堂和老百姓大药房的合并并未实锤,但两者的关系之所以引起业内广泛猜想,正是因为在行业集中度加强的大背景下,两家的合并的确有着大多的故事可讲。

老百姓大药房是一家由单体民营药店发展起来的中外合资大型药品零售连锁企业,而一心堂药业集团的主营业务为医药零售连锁和医药批发业务,其中医药零售连锁是公司的核心业务。

根据老百姓大药房2020年三季报显示,截至2020年9月30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1.2亿元,同比增长20.91%,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5.99亿元,同比增长23.60%。截至2019年9月30日,公司拥有直营门店4636家,加盟门店1541家。报告期内新增直营及并购门店804家,因公司发展规划及经营策略性调整关闭门店62家。

而一心堂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样保持20%以上的增长。近日发布的一心堂三季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92.39亿元,同比增长20.5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24.80%。

除了老百姓大药房和一心堂,业内四大连锁还包括大参林、益丰大药房在内。四大连锁从创立到发迹,版图扩张的过程也是中国药店行业市场快速壮大的过程。

从门店区域分布看,一心堂门店虽然已经覆盖云南、四川、重庆、广西等10个省份与直辖市,但60.25%的门店仍然集中在云南地区。

大参林同样严重依赖华南市场。根据财报,截至9月30日,大参林拥有5541家门店,其中华南地区门店数量为4389家,占比高达79.21%。

截至9月30日,益丰大药房在华东地区(江苏、上海、江西、浙江)拥有2312家门店,与中南地区(湖南、湖北、广东)的2578家门店数量基本持平;而老百姓大药房则在华东地区的门店数量达到1445家,已经逼近大本营华中地区(湖南、湖北、江西、河南)的1567家。

国内四家连锁药店上市公司彼此不相伯仲,如果真的有其中两家能够合到一起,必然会彻底改变中国药品零售领域的格局,冲击众多药企正在围堵的“院外市场”。

事实上自今年以来,零售药店的并购整合持续不断。4月28日,广东大参林药店公告,自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期间增加门店1005家,其中新增直营门店516家,加盟店76家,收购门店501家。

6月,腾讯6亿元战略投资老百姓大药房,被业内认为是腾讯对医药零售的布局可能才刚刚开始。7月,国大药房在大连产权交易所成功摘牌成大方圆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并正式签订股权合作协议,以18.6亿元收购成大方圆100%股权。

8月5日,国家药监局网站发布2019年度药品监管统计年报。据年报显示,截至2019年底,全国共有《药品经营许可证》持证企业54.4万家,其中批发企业1.4万家;零售连锁企业6701家,零售连锁企业门店29万家;零售单体药店23.4万家。

相比2018年数据,零售单体药店的数量没有发生变化,而零售连锁门店增加了3.5万家,零售单体药店发展不及零售连锁企业门店,连锁化经营已成为趋势。在头部连锁药店上市公司持续跑马圈地的同时,全国性医药零售巨头逐渐浮出水面。

资本推动并购潮

事实上,早在2010年前后,我国药店数量已经逐渐趋于饱和,增速从原来的5%以上的增速降到0~3%,2015年出现首次负增长。

在饱和状态下,通过并购提高集中度是比较常见的方式。本轮药品零售行业的并购狂潮,始于2016年,幕后资本是高瓴资本、基石资本等。此后,国药控股、四大连锁药店、工业企业、互联网企业随即纷纷入局,推动了药店并购价格不断高涨。

2017年2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药品生产流通使用政策的若干意见》指出,要打破医药产品市场分割、地方保护,推动药品流通企业跨地区、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大型现代药品流通骨干企业。

业内认为,随着连锁药店的人工薪酬、房租增长,相应的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也在升高,未来全国性和区域龙头企业借助资本力量加速整合,不断新建和并购,连锁药店成为行业发展主流。

2016年,在基石资本、弘毅资本等数十亿元融资的推动下,以前海王星辰高管为核心成立的全亿健康公司开始了在医药零售领域的攻城略地。截至2017年,全亿健康就完成了从0到2000多家门店、60多亿元销售额的连锁药店建立的全过程。

医药行业资深人士王浩认为,这种操作手法属于国外私募股权基金(PE)的常规操作手法之一,看好某个领域后依托既有的成熟管理团队通过资本手段迅速催化、缩短成长速度。这种手法在国内略显“老土”的医药零售领域里非常的超前,形成了所谓的“降维打击”。

同样看好医药零售领域的还有高瓴资本。凭借在腾讯、京东、蓝月亮等公司上的成功投资,高瓴资本迎来了极大的声誉,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与基金规模也越来越大。2017年,高瓴资本成立了聚焦医药零售领域的高济医疗,并依托高济医疗平台开始了大规模的收购,其收购方式以控股收购区域龙头连锁企业为主,也间或参股少数大规模龙头连锁企业。

2017年至2018年的短短两年内,高济医疗的收购规模至少在200亿元以上,通过收购形成的控股门店数超过1万家。

药品零售,医药电商,药店并购,老百姓,一心堂
VIP
  • 国际数据
  • 国内数据
更新于 更多数据 >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 确诊

  • 疑似

  • 治愈

  • 死亡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发表

相关推荐

赞+1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