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智慧医疗进行老年慢病管理,尚有哪些方面有待加强

2020
10/27

+
分享
评论
何旭(特约) / 健康界
A-
A+

慢病管理的最终目的不是治愈疾病,而是预防慢性病的长期危害,防治严重的并发症,延缓疾病进程,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与人口老龄化相关的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老年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其所造成的问题已成为公共卫生领域乃至整个社会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国首部《健康管理蓝皮书》中关于中国健康管理与健康产业发展报告(2018)发布指出,我国慢性病发病人数在3亿左右,其中65岁以下人群慢性病负担占 50%,已成为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在我国,慢性病严重威胁着众多老年患者的健康,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老年性慢病也称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或“慢性病”,并不是指某种特定疾病,而是对一组起病时间长,缺乏明确的病因证据,一旦发病即病情迁延不愈的非传染性疾病的总称。由于慢性病的广泛性、复杂性、影响因素的综合性也进而决定了防治任务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慢病防治已经成为卫生系统乃至整个社会不得不充分重视的问题。

目前,虽然有一些医疗机构开始探索慢病管理服务,但由于尚处于起步阶段,没有一个成熟的管理模式,慢病管理在许多地区仅仅是一句话,并未真正落地。加之随着我国医疗体系的不断完善和人民就医要求的不断提高,除了保证基本的医疗条件外,如何进一步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是众多医疗机构提升整体服务能力的目标。对于医疗服务机构而言,应尽力为慢病患者提供一种全流程服务、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慢病一体化管理服务。

其中,建立互联互通、功能齐备的智慧医疗是开展慢病一体化管理的重要支撑,在慢病管理过程中使用信息化处理手段,将实现包括实物、信息、基础设施相互连接,从而实现患者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互动,最终实现实时智能化、自动化互联互通的动态服务,可以更为便捷、系统、综合地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

事实上,随着各种移动设备的普及改变了传统的数据采集模式、通过电子化信息系统使得慢病的发展进程得到了连续记录,加上一些大型统一数据平台的建立,视频和图片的反馈方式也使医学相关信息的搜集结果变得更为通俗易懂,慢病管理体系构建了一个以老年慢病患者为中心,各项医疗服务围绕其展开的管理系统,使得慢病诊疗更为高效、医疗资源利用更为合理、患者的医疗体验也更为满意。

另外,目前的智慧医疗的技术基础已经逐步成熟,大部分医疗设备的数字化,能够及时获取医疗中的各种信息,控制设备运行,大数据的应用,医疗记录、健康监测数据的积累规范以及跨流程、多专科整合,不仅可以节约时间,还能提高诊断及治疗的精准度。

通过信息化手段直观的将患者、家庭医生服务团队、专科医生服务团队紧密联系起来,将机构管理与家庭管理、临床治疗、日常管理与患者自我管理相结合,将慢病管理的各个环节紧密衔接。对于广大慢性病患者以及从事慢性病管理的基层卫生人员来说可以提高服务效率,扩大慢病管理覆盖范围。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通过互联互通的信息平台以及与之关联的客户端口,患者能够随时掌握自身的健康状况,借助便携式医疗设备,以及智慧医疗服务系统本身已具备的交互功能,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可进一步提高。

尤其是对于一些从事基层慢病管理卫生工作者而言,患者病例信息的共享,尤其是检验、检查结果的共享,能够为日常的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最大程度上确保服务的精准性,以及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大大的增加慢病管理的覆盖范围和工作效率。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老年慢病,健康管理,智慧医疗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