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战结合下的医院建设和运维,该如何平衡和发展?

2020
10/18

+
分享
评论
董俊 / 健康界
A-
A+

医院如何拥有一流的基建和后勤保障?

在当前医院大型基本建设项目日益增多的现状下,基本建设项目完成后正式运维管理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着医院的整体服务效率和质量,还直接关系医院的全面安全。10月17日上午,“2020长三角医院建设与运维国际论坛”在合肥召开,论坛围绕“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主题,采用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分享了平战结合下医院建设与运维管理经验和思考。

此次论坛由安徽省医协会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建筑后勤管理专业委员会、江苏省医院协会医院建筑与规划管理专业委员会、浙江省医院协会医院建筑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健康界承办。

长三角区域的基建和后勤问题亟需破题

在会议开幕式上,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部党委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党委书记刘同柱,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副主任陈睦,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朱根,浙江省医院协会秘书长梁立强,安徽省医院协会会长许戈良分别致辞,中国医院协会后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南区院长董辉军主持大会。

刘同柱表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从2017年12月起,正式成为中国科技大学的附属医院,从此开启了百年老院转型升级的新篇章。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医院全面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学校、省卫健委决策部署,全力扛起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责任,在“护皖”和“援鄂”双线作战中科学部署、靠前指挥,先后选派4批次162名医务工作者驰援武汉。医院“托珠单抗+常规治疗方案”被推荐进入《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国家指南》。

他认为,“一流的医院需要一流的技术,一流的医院同样需要一流的基建和后勤保障,后勤管理是一门学问,未来将成为一门科学,这需要在座的更多同仁一起来破题,紧盯长三角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国家战略。”

疫情之下,逆势而行的还有医院后勤人。陈睦表示,“在平疫结合新模式下,蓄能医院硬件设施、后勤服务以及物资保障,融合医院建设与运维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重构医院支持保障体系,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能力,这是未来医院基建与后勤管理的重点任务。”他建议,要加强交流,相互学习,充分发挥长三角医院建设与运维国际论坛的桥梁和平台作用,内联业界精英,集聚跨界智库,按下长三角医院建设、运维管理一体化及高质量发展的快进键,引领国内医院建设运维区域化、协同化发展的新标杆。

作为江苏省医院协会的代表,朱根表示,协会肯定了江苏省医药建筑规划委员会的日常管理工作,并向长三角联盟的相关单位对日常工作中的支持表示感谢。浙江省医院协会秘书长梁立强表示:“在后疫情时代,长三角医院建设和运维将在沪、苏、浙、皖四地医院建筑后勤人的共同努力下,实现区域联动、跨界融合、同志共赢,勇立时代潮头。”

“此次大会必将会被行业铭记,成为响应新时代新要求,共谋新思路,开启新征程的医院基建后勤的盛会,必将成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医院运维后勤管理创新发展提供更多的新方法,带来更多的新思路。”安徽省医院协会会长许戈良说。

在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三角医院建设与运维管理联盟聘任仪式式。该联盟由上海市医院协会医院建筑后勤管理专委会牵头,成员除了沪、苏、浙皖四地的专委会以外,还包括致力于提升医院整体建设人文水平的医院和相关单位。

平疫结合如何“有度”

论坛上半场,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周典、同济大学教授刘燕敏、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医用气体业务总监郭光宇,分别做了主题报告分享。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朱根、杭州市儿童医院副院长刘莉莉担任主持嘉宾。

周典做了《基于一体化管理的医院后勤服务模式》的主题分享。周典认为,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如何赋能后勤服务,保证医院朝着高质量目标发展,成了眼前亟需重视的问题。医院后勤服务多采用“掌控核心、结合外包、专业运行、有效运行”发展模式,即机电设备安全、手术净化等医院核心管理项目如由院方掌握管控,其他非核心的业务,通过社会统一招标交给专业公司去做。这种自管和外包有机的模式能够将医院的后勤服务社会化,弥补院内专业能力不足,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他认为,作为医院的管理者,不论是在医院内部管理还是选择外包服务,都要充分考虑管理体系的一体化,继而最大程度地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而医院后勤的管理目标是建立一套有效的机制和体系。“在把控风险、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我们通过一体化管理模式在医院后勤服务中的评价分析,最大限度地提高服务效能,为后勤管理赋能加分。”周典说。

突如其来的疫情对卫生系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如何做好疫情常态化下的院感防控管理,已经成为了医院管理者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同济大学教授刘燕敏多年来从事净化室内空气品质及建筑节能领域的教育与研究,做了关于《新冠病毒传播及医院防控对策》的主题分享。

通过分析多例典型的新冠肺炎病毒传播事件,刘燕敏提出,在平疫结合政策下,医疗机构如何出台相应的室内环境管控政策和应急预案,既能使医疗设备有效地应用于常态化工作中,又能让机构紧急状况下也能从容地进行医疗救治,需要去平衡和思考。

刘燕敏认为,医疗机构综合防控政策需要关注以下7点。首先是整体控制和关键点控制,感控注重关键点,针对传染源特性,切断传染途径;其次,全室稀释和就地沉降,应尽快使呼出的病菌就地沉降,阻断传播,减少暴露时间;第三,要阻隔除菌,适当滤菌,选择回风过滤,不让致病菌在空间积累;第四,建议采用集中式空调,而非分散式空调。多数室内机可以让室内出现水平横向气流,推向病毒四处飘移,不建议采用;第五,气流均匀分布和气流遏制,使局部污染尽快沉降;第六,防范送风,防范渗漏,避免室内污染直接渗漏出去;第七,建议连续运行,而非间歇运行。因为病毒在室温22-25摄氏度和50%-60%的环境中活性最低,要求合规空调系统连续运行,且提前开机,延迟关机。

“我们防控的目标是防治病菌交叉感染为主。”刘燕敏表示,医院没有必要去采用又耗能又费钱的过度防控的措施,《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GB 51039-2014已经规定,公共区域可采用一般医疗环控的合规唤起、合理上送下回气流分布、合适回风过滤的“三合”措施,重点是合规、合理、合适,医院需要去做平衡。

由于氧气在治疗新冠肺炎中至关重要,因此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都出现了供氧系统超负荷的情况,暴露出医用氧的可靠性问题。液化空气(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中国区医用气体业务总监郭光宇在分享时表示,由于氧气在治疗新冠肺炎中至关重要,因此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都出现了供氧系统超负荷的情况,暴露出医用氧的可靠性问题。他认为,根据武汉经验,氧气瓶使用量增加6倍,液氧增加4倍,根据欧美经验,液氧使用量增加4-6倍。数据背后暴露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气体工程设计缺陷上,如设计管径普遍偏细、汽化器的汽化能力不足、气源配置不合理、钢瓶资产不足以及大流行下的钢瓶清洁等问题。

他建议,医疗机构的医用氧气主气源应当满足一周及以上用量,至少不低于3天用氧量,而备用气源应设置24小时以上的用氧量,应急备用气源应保证手术室等生命支持区域4小时以上的用量。同时医院应该建立数字化系统,针对院内储罐进行液位实时监测,方便医院管理人员随时查看,便于与厂家沟通安排生产和运输调配。

医疗建筑要“预见性留白”

论坛下半场,江苏省人民医院副院长朱根、杭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项海青、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董泽荣、勤好(北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副总夏勇分别做了精彩的主题分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总支书记周良贵、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副院长黄家祥担任主持嘉宾。

值得一提的是,江苏省人民医院新大楼的建设开办和老院区的改造工作都由朱根全面负责。他在主题为《后疫情时代医院建设的思考》的分享中表示,医院在进行发热门诊统一设计和建设的时候,可以尽可能提高建设高度,做到“预见性留白”。

过去的十年,医疗行业技术高速发展,医疗建筑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很多大型医疗建筑不断新建或改扩建。而随着国家和人民对公共卫生和医疗保障需求的不断提升,以及新技术的不断涌现,对医院建设管理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朱根坦言:“这次新冠疫情的处置,暴露出我们在设计、建设、管理中仍有不足,应该总结经验教训,坚持为病人服务,不断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不建设高水平医疗建筑不断努力。”建设过程中,医院如何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进行配合?朱根表示,这需要结合医院的情况,也需要结合当地的情况、以及不断更新发展的行业规范和标准,这样才能跟上形势,避免出现花费不菲资金,结果刚建完就要重新改造的情况。

项海青先后完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滨江院区、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的建设工程和组织筹建,主持建设管理杭州市中医院丁桥院区等多个医院院区,积累了丰富的医院建设管理经验。项海青在《医院发热门诊建筑功能空间若干问题探讨》的主题分享中表示,“发热门诊”的概念越来越清楚,法律法规也越来越多,但这些规范在实际工作仍然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需要共同讨论。

针对发热门诊的规模分类、建筑布局、诊室流程、功能布置难点等方面,项海青提出,医院建设的设计方案应该遵循平战结合原则,且应以战为主。他举例,一个人穿了件衬衫,可以把它剪成短袖,但是一件短袖却难以变成衬衫。“你的医院建造条件首先得符合战,才谈得上平,平的时候可以用,要是达不到战时的需要,就没法改成平,因为有些通道根本做不了。”

“感染性疾病楼不要求层高,但是一层的面积一定要大,因为它需要很多通道、空间和人员,否则太不经济了。”项海青还着重提出“缓冲区”的重要性。他认为,青岛疫情为医院敲墙了警钟,通过此次新冠疫情,医务工作者尤其是管理者应该清楚地意识到,对自身的项目建设要求要更严格,才能够应对接下来的考验。

好的医院建设方案,离不开好的建筑团队落地实施。董泽荣做了《应急救治临时医疗用房建设实践与思考》的主题分享。据介绍,在疫情期间,他带领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团队在21天内如期建造完成了院方的任务:200个床位,1万平方米的建筑,临时坡道,6台电梯。除了工期短,要求高,建设期间还面临1148个建筑工人的防疫问题,在路边临时搭建58个临时厕所、3个食堂,每天发放口罩、消毒、测温,最终保证工期如期交付。

作为龙华医院浦东分院在内三十多家医院的建设总承包单位,上海建工五建集团有限公司被院方赞誉“具有良好的组织施工能力”。在论坛举办地安徽省,蚌埠市第二人民医院占地16万平米的综合大楼也正在建设中。

医院建设属于前期工程,而真正的后勤是在运营维护上。针对智慧后勤一体化管理,夏雨做了经验分享。据悉,勤好(北京)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与全国多家医院达成合作,旗下还成立了子公司华旗融创科技有限公司,建立了后勤管理平台,并成为华为智慧城市的线下运营商。

夏雨提出,一个好的物业公司要站在医院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学会跟医院管理者换位思考,对医院负责。“院长和医院的需求是什么,医院现存的问题是什么,我们能给医院解决什么?这是我们经常思考的问题。”

会议最后,还举行了长三角医院建设与运维管理丛书的新书发布仪式。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副院长朱永松表示,长三角医院建设与运维管理系的丛书也是长三角医院建设与运维国际论坛的重要成果之一。据介绍,这两本新书是《智慧医院建筑与运维案例精选》和《疫情下的考验:医院应急设施建设与后勤保障案例精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医院,建设,后勤,医院建设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