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伟:“全国第一家”的创新之路

2020
08/07

+
分享
评论
杨瑞静 / 健康界
A-
A+

在张伟看来,医疗行业的创新要重点围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大方面>>>

“震撼!”7月24日,在“中国创新好声音-面向未来的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show”上,作为导师评审的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徐博,言语间有些激动。

此时,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主任喻本桐刚刚结束《肺癌诊疗一体化 (iLCC)》的演讲。徐博评价道,“我看了很多MDT以及解决方案,做到如此高水平、如此彻底,或者说支持力度之大的,在我印象当中这是第一家。”他提到,这一方案要在现实中落地,面临的困难很大,“至少医院管理者的支持力度要非常大。”

而张伟,就是徐博所说的“支持力度空前”的医院管理者,她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也是该方案的领衔人。

全国第一家

一直以来,肺癌都是中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肿瘤疾病。传统模式下,肺癌患者面临着诊断时间过长、失去最佳治疗时机、不停在科室间转诊等难题。于是,张伟和她的团队着手推出“肺癌诊疗一体化”方案,“从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到科研,进行全病程管理。”

为了提高早筛早诊率,该方案针对江西省50岁以上高危人群制定早筛计划,并专门配备半挂式移动CT诊疗车进行检查,通过5G和AI读片后由专家确诊。

随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立肺癌病理诊断中心,组建胸部肿瘤专家小组,缩短患者等候时间,确保准确性,降低诊疗费用。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肺癌诊疗一体化 (iLCC)》团队

2020年8月,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肺癌一体化中心病房即将投入使用。目前,该病房设立3个病区,6个诊疗组,每个诊疗组都涵盖胸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和呼吸科医生。“该中心将收治全院所有的肺癌患者,由专家团每天进行常规查房和疑难病历讨论。”喻本桐在演讲中提到,一体化中心病房从患者端、医护端、管理端三端进行信息化,打造成智慧病房。

值得一提的是,该中心设置独立的绩效考核机制。“目前为止,我们应该是全国第一家采用实体化运行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陈志平提到,肺癌诊疗一体化项目,真正能使患者得到更方便、更合理、更规范、更科学的诊疗。

医疗创新两大趋势

这并不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次在诊疗方式上的创新尝试。张伟告诉健康界,2018年医院就着手设计围绕患者的一体化诊疗平台,2019年6月开始建设,进入2020年,该院糖尿病代谢疾病中心、儿科诊疗疾病中心等多个一体化诊疗中心陆续投入使用。

“全病程管理创新,在当下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的特殊时期需求迫切,有助于医疗机构更加科学有效地参与应对人口老龄化,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在张伟看来,医疗行业的创新要重点围绕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两大方面,“这些创新不仅表现在医疗行业自身的创新,还包括其它行业技术革新对医疗行业的影响。”

具体来说,医疗技术创新在传统医药创新基础上,受信息技术、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等新成果的影响越来越突出;医疗管理创新则在传统的制度革新基础上,越来越多融入信息化、智慧化手段,表现出以更低的管理成本实现管理范围的不断扩大,以及管理精细化的不断加深。“以信息技术为引领的医疗行业创新正推动医疗行业的深刻变革,这对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决长期存在的医疗健康供需矛盾,保障人民群众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

三招激励医护创新

创新,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医疗健康领域更是如此。在激励医务人员科技创新上,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要采用三大措施:在科研经费上倾斜,在收益分配上激励,在考核评价上支持。

而这些措施实施的前提是,有高水平的科研平台支撑。为此,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建立高标准的科研大楼。医院科研平台的资源并不是某一个人或一个团队独享,而是共享的,“谁有能力就对谁开放,为有能力的创新人才提供充分的空间。”张伟提到,激励医务人员创新,要特别重视人才的评价,为避免人才被埋没,就要用不同的标尺,实行人才的分类评价,对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不同工作性质的人才建立不同的评价体系,让有能力的人才都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

与此同时,为适应多院区的建设发展,近年来,该院不断加大对信息平台的投入,完善制度机制,尽可能地支持管理制度、工具创新,为管理人员搭建一个可以实现管理想法的智慧管理平台。

创新,正在路上

近年来,医药改革不断深入,医疗市场竞争加剧,加上各行各业新技术不断涌现,正在推动医疗行业创新爆炸式增长。

“中国创新好声音-面向未来的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show”就是一次创新项目的战果集体展示。这一由中国医学创新联盟(CMIA)携手海南博鳌医学创新研究院、健康界、阿斯利康共同发起的特色活动,旨在让更多医疗机构正确认识“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一体化全病程管理解决方案。

荣获“项目价值奖”

张伟团队的《肺癌诊疗一体化 (iLCC)》,最终荣获该大赛的“项目价值奖”。“此次大赛围绕全病程管理创新,各医院提出了许多方案,在保障患者生命健康,提高患者就医体验,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张伟告诉健康界,这些优秀方案不仅为各学科的建设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新想法,也为医疗行业带来许多诊疗服务新方式,为中国医院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提供新路径。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经历两年的中国医学创新大赛,正从原来的民间联盟升级为国家队。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健康界和中国医学创新联盟支持和承办的第一届医药科技创新大赛,目前正在火热进行中,参赛报名到8月14号截止。据健康界了解,本次“中国创新好声音”获奖的六支战队,也将会自动入围第一届医学科技创新大赛。

立即点击第一届医学科技创新大赛专题页面,让我们共同见证中国的医学创新走向全新时代!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创新,健康,阿斯利康,诊疗一体化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